• 漫步上海老房子——外滩篇
  • 漫步上海老房子——外滩篇
  • 漫步上海老房子——外滩篇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漫步上海老房子——外滩篇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30.43 6.3折 48 全新

库存8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飞鹏|责编:麻俊生

出版社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75796

出版时间2023-07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8元

货号31800963

上书时间2024-06-17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吴飞鹏本名吴顺民,1962年出生于上海,曾经是一名出色的会计师和财务总监。2010年起致力于城市文化和城市建筑历史的研究和创作,并在上海策划了一系列以上海城市文化为主题的展览和旅游活动,现任上海海派生活美学促进中心副理事长。在他长达二十多年的关注和探索城市建筑中出版了《漫步上海老房子》《寻找赉安》和《建筑大师赉安传奇》。

目录
目  录
第 1 站 外滩
第 2 站 外滩源
第 3 站 南京东路
第 4 站 四川中路
第 5 站 江西中路
第 6 站 北外滩
第 7 站 四川北路
第 8 站 北苏州路
第 9 站 南外滩

内容摘要
上海是留存中国近代老建筑最多的城市,尤其是在黄浦江和苏州河沿岸的老建筑更是构成了“万国建筑博览群”。随着城市的更新改造,一些老建筑被人们重新认识和发现,并得到妥善的保护。特别是在贯通黄浦江两岸滨江空间和苏州河两岸滨水空间工程中,许多具有百年历史的工业用厂房和仓库被重新利用,成为上海老建筑群中一个新的亮点,而以往少有介绍。本书是“漫步上海老房子”的系列篇之一,通过精心设计的九条导览线路,重点介绍黄浦江和苏州河两岸的老建筑,引领读者领略上海在一轮轮城市更新后一江一河两岸最新的城市风光。

精彩内容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和文化,漫步一座城市,感受最深的是建筑。
上海自1843年开埠以来,以赉安、邬达克等为代表的外国建筑师和以庄俊、董大酉等为代表的中国建筑师,先后为上海设计建造了众多的城市建筑,包括住宅、商用、公共等各类建筑,这些建筑采用了当时世界流行的多种建筑风格,也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式样,形成中西合璧的“万国建筑博览群”。徜徉于这些建筑当中,仿佛置身于异乡他国,更有如走进了上海乃至中国的近代历史中。
经历了百年多的风雨岁月,上海不少老建筑令人遗憾地消失了,而遗存下来的老建筑越发显得珍贵。这些老建筑承载着上海近代以来的屈辱与辉煌,每一座老建筑都有说不完的故事和讲不尽的传奇,它们是上海城市历史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很难想象,假如没有了这些老建筑,我们还怎样去触摸上海城市的文脉,还怎样去寻找上海的根。
值得欣慰的是,在城市更新改造中,人们对老建筑的保护意识有了增强,一些即将被拆除的老建筑在有识之士的呼吁下得以幸存下来。2020年1月1日,上海实行了修改后的《上海市历史风貌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公布了5批1058处、3075幢优秀历史建筑,3437处不可移动文物,397条风貌保护道路(街巷),84条风貌保护河道,44片历史文化风貌区及250处风貌保护街坊。另外,每年6月的第2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这一天,上海会有许多免费开放的历史建筑可供参观。
2017年我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了一本小书《漫步上海老房子》,作为上海建筑阅读的指南用书,很受读者欢迎,就连旅居海外的华人也有托亲人或朋友购买,用来了解上海的老建筑,感受上海的新变化。这本书出版社早就没了库存,市面上也很难买到了,还出现了不少盗版书。近几年来,上海仍在不停地发展变化着,新的道路开通了,老旧小区改造加速了,一些具有独特风格和历史价值的老建筑被重新发现并得到妥善维护,就连我这个土生土长的老上海人也惊异于上海的巨大变化。许多热心的读者朋友建议我将上海的新变化反映进去,于是我有了修订这本小书的想法。
2022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我不得不暂时中断带领老房子爱好者徒步上海的活动,就此安心在家修订这本书。这次修订,延续了上一版徒步路线的指南方法,在经典路线的设计上突出了近年贯通的黄浦江滨江和苏州河河岸的风光带、工业遗址和老建筑的文化地标,在介绍上也更加详细和生动。重新设计的9条徒步路线基本上不与上一版的17条经典路线重合,两本书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
感谢摄影师焦磊(Steven)先生不辞辛苦,为这本书拍摄了大量精美的图片,使这本书更具观赏和收藏价值。感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资深编辑麻俊生先生一如既往的大力支持,他是我的新书《寻找赉安》的责任编辑,也是上一版《漫步上海老房子》的责任编辑,这次又担任了修订版《漫步上海老房子—外滩篇》的责任编辑。他对上海海派文化的热爱让我心存敬意,他为这本书所付出的心血不是我用语言可以表达的。感谢这些年来一直跟随着我参加“漫步一座城”活动的众多朋友,你们的热情支持和鼓励是我投身于研究和传播上海老建筑文化的最佳动力。当然,书中如有不周之处,概由作者本人负责,也欢迎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