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壬辰录(万历朝鲜半岛的抗日传奇)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壬辰录(万历朝鲜半岛的抗日传奇)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0.95 5.5折 3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韩国汉文小说集成编委会

出版社上海古籍

ISBN9787532578436

出版时间2016-08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8元

货号3623575

上书时间2024-06-16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反映朝鲜壬辰卫国战争(1592-1598)的讲史小说《壬辰录》(又名《抗倭演义》)约出现于十七世纪,在朝鲜有朝鲜文本和汉文本两种文本传世。汉文本长期以手抄本形式流传,共有十数种之多,各种抄本间差异较大。
韩国汉文小说集成编委会编的《壬辰录(万历朝鲜半岛的抗日传奇)》从“朝鲜汉文小说集成”中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三种汉文抄本,即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藏本、美国加州大学藏本、韦旭昇点校一九六四年平壤本(朝鲜文学艺术总同盟出版社出版),合而为一书,并将《明史》《甲辰录》等中、朝相关史料作为附录一并收入,使读者得以一窥《壬辰录》全貌。
各版本的《壬辰录》情节虽多有虚构,但对于了解两百年前朝鲜民间对明朝援朝抗倭的看法,以及朝鲜小说发展史、中朝比较文学的研究都颇有裨益。

目录
前言
上编  古代朝鲜汉文小说《壬辰录》
  壬辰录(日本东洋文库本)
  壬辰录(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东亚图书馆藏本)
  壬辰录(韩国国立中央图书馆藏本)
  壬辰录(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藏本)
下编  明朝有关“壬辰倭乱”史料
  第一章  丰臣秀吉的野望
  第二章  那些年  浴血抗日的大明将士
  第三章  义武奋扬  跳梁者虽强必戮

内容摘要
 万历朝鲜战争爆发于我国明朝万历二十年(1592)、朝鲜宣祖二十五年,日本关白丰臣秀吉入侵朝鲜,朝鲜宣祖李昖向宗主国大明求援,明神宗派军赴朝鲜半岛,与朝鲜军民共同击退入侵者。是年干支纪年为壬辰年,故称“壬辰倭乱”。万历二十五年丁酉(1597),日军再次入侵朝鲜,史称“丁酉再乱”,明朝再次派军救援。万历二十六年(1598),这场长达七年的战争以日本失败而告结束,丰臣秀吉也在战争末期死去。韩国汉文小说集成编委会编的《壬辰录(万历朝鲜半岛的抗日传奇)》是古代朝鲜汉文小说中正面反映这段历史的代表性作品。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中国中央电视台与韩国放送公社(KBS)联合拍摄了历史纪录片《万历朝鲜战争》。

精彩内容
 初六日,李提督率兵直抵平壤,靠近平壤城安营扎寨。然后同诸将及沈惟敬绕城视察,看到平壤东南二面临江,西南靠山,形势陡峻,北面有牡丹台,高耸入云,最是要害之地。倭寇四面重兵防守,布置拒马地炮,陈兵以待。李提督徘徊观望,一时想不到进攻的办法。便派一支南方部队联合朝鲜士兵攻打牡丹台,以试探敌人的力量,攻战不克后,故意且战且退
。倭兵接着从城中冲出,偷袭我军三大营,知道我军早有防备,也退回城中。李提督因派张大膳进城,对倭寇晓以祸福。初七日,雾气弥漫,午时,大膳回来报告,约定倭寇退兵三十里,写降书投诚。李提督知道倭寇狡诈,是假意投降。初八日五鼓,做好米饭,黎明给诸将分派战斗任务。杨元领中军攻小西门,李如柏领左军攻大西门,张世爵领右军攻西北城角,只留东门一面,故意留给敌人逃生。李提督立即传达号令,许诺先登上城墙者赏银一万两、世袭指挥使,争割敌人首级者斩。李提督往来城下,看见有个士兵向后稍退,即亲手斩之,因此三军奋勇,呼声震天,无不以一当十,前赴后继。这时,倭贼全部站在城墙上,不断挥动旗帜,包围圈大约有二十余里长,鸟铳铅子飞下如雨,射中者无不立时毙命。有一颗铅弹穿透二人的,敌人又在女墙垛口放箭,抛击石块。但我军将士皆奋不顾身,并力攻打,从卯时至未时,战斗越来越激烈。副将杨元亲自率领本营将士,先用毒火箭及各种火炮,一齐射向敌人,乘势攻城,杨元的家丁
丁景禄被鸟弹打死,杨元奋不顾身,从小西门首先登上城墙;戚金接着跟进,随即命令家丁把总杨世隆等砍开小西门;张世爵、钱世祯由北城门先登;李如柏、李宁、李如梅、方时辉、谷燧、杨绍先都从大西门杀入。这时,参将骆尚志被倒塌的城墙压住,遭到后面众人的践踏,但他努力从砖石下爬出,一跃而起,登上城墙;游击吴惟忠不幸中弹,铅子穿透胸膛,鲜血直流,一片殷红,直至脚下,但他视若无睹,仍坚持督战;参将李芳春被箭射中咽喉,右胳膊又被射穿;参将李如梧被铅弹击中,穿透左臂;参将方时春被毒火烧伤。这五人都不顾重伤,杀入城内;而李提督的战马被鸟铳击死,他立即换马继续战斗,后来又触到毒火,鼻孔血流,但仍左右指挥,往来督阵,神色不变。都督佥事李如柏的头盔被铳击中,幸好衬盔棉厚,未造成重伤。
城门攻破后,我军四面而来,如云涌风驰,雷轰电掣,健马奔突,短兵相接,倭贼全部被摧倒在栅栏下,火箭飞射,射中者、烧着者立时毙命。有倭贼头目率领贼六七千逃窜,藏匿在子城风月楼中,还有倭贼五六千屯聚在馆驿台后山坡。李提督命令立即救回被倭寇掳去的朝鲜男女一千余名,护送到朝鲜平安道布政使李元翼处安置。这日,火箭火炮齐发,楼台房屋一齐点燃,大火熊熊,倭寇被火烧死、炮打死、火箭射死者难以统计。又据查大受家丁查应奎口报:初九日在牡丹台边侧瓮城屋内,看见被火箭焚烧而死的倭寇有二三百人,平壤城内烧死者更是不可胜计,焦臭冲天,秽闻十里。平壤东面城墙临江,有倭寇从城墙上跳下,落在江中而溺死的又不计其数。因为天色已晚,暂令收营,共计临阵斩获倭寇首级一千二百八十五颗,夺获战马二千九百八十五匹,各种倭寇器具四百五十二件。李提督又估计倭贼已黔驴技穷,一定会趁着夜色逃遁,便遵照宋经略在江东埋伏的密令,暗中派遣副参将李宁、张应种、查大受、祖承训、孙守庶、葛逢夏等将领率精兵三千,走江东小路埋伏。
夜晚倭寇果然扶着伤者从小路逃遁,李提督率领杨元、李如柏、张世爵等,从大路追杀,没追上,小路的伏兵又突然冲出,斩敌首级三百六十二颗,生擒倭贼
得儿半、在顺、二郎三名,其他倭贼弃甲抛戈,舍命奔逃,官军则因转战多时,战马疲倦,让残敌侥幸逃脱。战后清点,缴获倭寇所丢器械无数,前后共斩获敌人首级一千六百四十七颗,查出其中有倭将头目二十五颗,名将三名,生擒倭寇将领五名,烧死、淹死倭寇约有万余。李提督以平壤刚收复,向宋经略申明,号令士兵秋毫不许有犯,三军肃然听命。
P282-284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