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道无垠(在浙里打开共富画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大道无垠(在浙里打开共富画卷)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32.63 4.8折 68 全新

库存1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何玲玲//王俊禄//方问禹|责编:陈云//贺璐//陈璐璐//张谦//樊文睿

出版社浙江摄影

ISBN9787551444576

出版时间2023-06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31781481

上书时间2024-05-26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序章
    历史的天空,回荡着共富梦想
    社会的演进,难以避免的分化轮回
    共同富裕,新时代的必答题
    坚持“两个结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第一部分  为什么是浙江
  第一章  大道溯源
    引言
    改革引领
    农民变股民,渔村新玩法
    转换动能
    文明原野崛起科创高地
    民呼我为
    “小橘灯”照亮“共富路”
    协调发展
    惠风和畅古兰亭
    美好家园
    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
    平安是福
    “枫桥经验”历久弥新
    以文化人
    转角遇到美
第二部分  求解共同富裕
  第二章  聚焦人的现代化
    让技工有盼头
    “常山阿姨”成品牌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第三章  推动高质量发展
    数字赋能“块状经济”
    民营经济新飞跃
    从“雏鹰”到“鲲鹏”
  第四章  打造诗意栖居地
    唤回绿水青山
    扮靓美丽经济
    追求和谐美好
    “浙”里万类竞自由
  第五章  富了口袋富脑袋
    左手烟火,右手诗意
    推窗见绿,出门人园
    身有所栖,心有所寄
  第六章  缩小差距促均衡
    城与乡各美其美
    着力“扩中”“提低”
    区域协作“双向奔赴”
  第七章  拓宽共富康庄路
    打造共富型大社保体系
    引导先富帮后富
    “万企兴万村”
  第八章  念好新的山海经
    发挥乡村比较优势
    “蚂蚁雄兵”闯山海
    “弄潮儿”的乡土情结
第三部分  逐梦中国式现代化
  第九章  共富故事汇
    “上古小城”奔共富
    乡村“金牛”拓富忙
    古韵新风,临平不平
    “一老一幼”总关情
    三代瓜农的“甜蜜事业”
    “浙里捐赠”探路三次分配
    “幸福邻里坊”巧破心墙
    金融活水“支农支小”
代后记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求解共同富裕共性难题
附章  重要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

内容摘要
 2003年7月,浙江省委全面实施“八八战略”。“八八战略”是浙江省域发展的全面规划和顶层设计,为浙江
推进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制度保证、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激发了无穷的精神力量。
202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赋予浙江先行先试为全国实现共同富裕探路的使命。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篇章,浙江把率先推进共同富裕作为浙江最主动使命担当、最鲜明使命标识,不断推动示范区建设出成果、出模式、出经验。
本书以浙江省域实践为观察样本,聚焦浙江如何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和省
域现代化先行,打造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篇章。

精彩内容
 历史的天空,回荡着共富梦想群山夹峙,水阔山远。
良田阡陌纵横,沙洲星罗棋布;百姓傍水而居,恬淡闲适富足。在钱塘江上游的富春江两岸,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铺陈出一幅平静美好的诗意画卷。
这是600多年前,元代画家黄公望笔下的《富春山居图》。
如今的富春江畔依然一
派繁华盛景。随着历史变迁
,这一带除了乡野耕牧,还衍生出湿地、森林公园,以及农旅、文创等新形态,形成了江南地区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当地百姓正沿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康庄大道阔步前行。
以诗意,共远方。
党的二十大开启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浙江
牢记殷殷嘱托,深入实施“八八战略”,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抓住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这一
基本路径,聚力驱动高水平创新、突破高难度改革、扩大高能级开放、走向高品质生活、形成高效能治理、打造高认可模式,以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实干实效生动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图景。
共同富裕,这是一个亘古以来,中华文明孜孜以求
、人民群众世代期盼的美好世界。
共同富裕,它一头连着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梦想”,一头连着每个家庭、
全体中国老百姓的“小日子”。
若单论一个“富”字,富甲天下者自古有之,国富民强之盛世也不罕见。但富民之难,难在共同,也重在共同。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天下大同”的思想。纵观中华民族发展史,实现共同富裕既是广大民众最质朴的生活理想,也是历代先贤不懈的追求。
古人的共富意识是自发的、朴素的,源自对“天地之道”的不懈追寻。翻开典籍,从《易经》的“裒多益寡,称物平施”“损上益下,民说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到《礼记》的“黄帝正名百物,以明民共财”;从《管子·霸言》“以天下之财,利天下之人”、《道德经》“损有余而补不足”,到《论语·季氏》“不患寡而患不均”,先人们将大自然的普惠与人类社会的公平相关联,倡导效法自然,弘扬天道。
先秦思想家们认为,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源自人的本性。实现理想的社会状态,需要保障人人有追求富裕的机会,强调下层民众的富足安乐,“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荀子·富国》)。因此希望施政者“为政以德”“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最终实现社会大同。
统观早期农家的“并耕而食”理想、道家的“小国寡民”理想、儒家的“大同”理想,以及近代孙中山的“天下为公”理想,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对幸福生活、共同富裕的憧憬和追求从未止步。
纵览上下5000年,可以看到这种意识与人类文明进步史如影随形。只不过囿于生产力发展阶段和认知水平,往往限于“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种乌托邦式空想。士子们将希望寄托于统治阶级施舍,从而实现“大同”的想法,却屡屡破产。
P3-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