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这样的人——精神谱系的故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你是这样的人——精神谱系的故事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31.81 5.5折 5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晋,朱薇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ISBN9787513346429

出版时间2022-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31365879

上书时间2024-05-25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序言:精神坐标有多少?
建党精神
什么是建党精神
用建党故事解读建党精神
《共产党宣言》与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故事
彭湃:为了“建设国家变富强”,为了“工农翻身把家当”
李大钊:“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
入党誓词里的“永不叛党”
井冈山精神
什么是井冈山精神
用井冈山故事解读井冈山
“革命成功万岁”
“我们要到这眉毛画得最浓的地方去当‘山大王’”
朱德的扁担
“三大纪律六项注意”
长征精神
什么是长征精神
用长征故事解读长征精神
半截皮带
断肠明志
四渡赤水出奇兵
“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
半条棉被
遵义会议精神
什么是遵义会议精神
用遵义回忆故事解读遵义会议精神
“恩来同志起了重要作用”
打鼓新场不能打
陈云向共产国际汇报遵义会议情况
桔林会谈
延安精神
什么是延安精神
用延安故事解读延安精神
“爬也要爬到延安去”
“实事求是,不尚空谈”
“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
周恩来、任弼时成“纺线能手”
西柏坡精神
什么是西柏坡精神
用西柏坡故事解读西柏坡精神
“我们决不当李自成”
“世界上最小的指挥部”
小河沟里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
“把军队变为工作队”
红岩精神
什么是红岩精神
用红岩故事解读红岩精神
《我的修养要则》
“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
“光荣的儿子,伟大的母亲”
我的“自白书”
抗美援朝精神
什么是抗美援朝精神
用抗美援朝故事解读抗美援朝精神
“志愿军第一人”毛岸英
舍身堵枪眼的黄继光
杨根思的“三个不相信”
邱少云“为整体、为胜利而自我牺牲”
“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
“两弹一星”精神
什么是“两弹一星”精神
用“两弹一星”故事解读“两弹一星”精神
“我相信我的前途在中国”
“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工作目标要奔世界先进水平”
一定要搞出自己的“争气弹”
燕山脚下的“爆轰试验场”
中央专门委员会
突破氢弹原理
特区精神
什么是特区精神
用特区故事解读特区精神
“杀出一条血路来”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三天一层楼
抗洪精神
什么是抗洪精神
用抗洪故事解读抗洪精神
抗洪抢险突击队
抗洪英雄高建成
大堤上的“生死牌”
抗震救灾精神
什么是抗震救灾精神
用抗震救灾故事解读抗震救灾精神
“全球灾后重建最佳范例”
打通震中“生命线”
决战唐家山堰塞湖
抗疫精神
什么是抗疫精神
用抗疫故事解读抗疫精神
“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火神山医院见证“中国力量”
与时间赛跑的钢铁战士张定宇
陈薇团队疫苗诞生记
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脱贫攻坚精神
什么是脱贫攻坚精神
用脱贫攻坚故事解读脱贫攻坚精神
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顶层设计
第一书记黄文秀
十八洞村
朱有勇院士团队的创新扶贫模式
为贫困女孩点一盏希望的灯
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内容摘要
《你是这样的人——精神谱系的故事》一书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的时间轴上,选择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具有代表性的14个精神坐标,梳理每一种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具体内涵,结合丰富鲜活的故事,让读者“亲历”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历史,读懂中国共产党。

精彩内容
第一书记黄文秀
在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中,党中央集中精锐力量投向脱贫攻坚主战场,广大党员干部以昂扬斗志向贫困开战。 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名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鲜红的党旗始终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高高飘扬。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黄文秀便是其中的一位。
2016年,27岁的黄文秀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毅然回到家乡百色工作,当一名定向选调生,扎根基层。她对自己的硕士导师说:“我是从广西的贫困山区出来的,我想回去建设家乡,把希望带给更多父老乡亲。”2018年3月,黄文秀积极响应组织号召,主动报名来到条件艰苦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乐业县,担任百坭村驻村第一书记。百坭村村民居住分散,黄文秀翻山越岭,往来奔波在崎岖的山路上,用近两个月时间遍访全村19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她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百坭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分散居住在几个不同的山头,对于我这个不熟悉地形的‘新手’来说,要在最短时间内掌握全村贫困户的详细情况,是非常困难的。但我没有失去信心,想起了那句话——‘让扶过贫的人像战争年代打过仗的人那样自豪’,长征的战士死都不怕,这点困难怎么能限制我继续前行。”百坭村有种植砂糖橘的传统,但种植技术不行,又没销路,挣不了多少钱。黄文秀到任后立即为村里联系到百色一家公司,帮村民建起标准化果园,村民以土地入股,公司负责传授技术。为打通市场销路,她不仅到处争取资金修路,还联系云南、贵州等外省大果商来村收购,甚至积极探索网上销售路径,建立起百坭村电商服务站。渐渐地,黄文秀带领群众摸索出了一条以种植砂糖橘、八角、杉木等为代表的产业脱贫道路,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种植产业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为了建设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黄文秀跑项目、找资金、请专家。在她的努力下,百坭村硬化完成了4个屯的道路,修建4座蓄水池,完成2个屯的路灯亮化工程。她对群众满怀深情、真诚质朴。她关爱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为面临辍学的孩子及时申请“雨露计划”,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村民化解矛盾,赢得了群众普遍信任。 2019年6月16日,黄文秀挤出时间回家看望刚做完肝癌手术不久的父亲。两天前,百坭村一个灌溉200多亩农田的渠道被山洪冲断裂了,黄文秀放心不下,冒着暴雨连夜返回工作岗位。6月17日凌晨,黄文秀在从百色返回乐业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难,献出了年仅30岁的宝贵生命。 黄文秀生前惦记的百坭村乡亲们如今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2018年,103户贫困户顺利脱贫88户,贫困发生率降至2.71%。2019年,百坭村实现整村脱贫。2020年底,百坭村所有贫困户脱贫摘帽,奔向更美好的幸福生活。
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把太行山区生态治理和群众脱贫奔小康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常年扎根基层、埋头耕耘,探索出了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贫新路,赢得山区人民的爱戴。他扎根太行山革命老区30多年,每年进山扶贫200天以上,累计推广36项实用技术,帮助山区农民实现增收28.5亿元,使140多万亩贫瘠荒山披上绿装,带领10万名群众甩掉“穷帽子”奔小康,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科技财神”。 1981年,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李保国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上班仅十几天后,他就响应号召来到太行山搞起了山区开发研究。他常说:“我是农村长大的,过去家里很穷,见不得老百姓穷。学的是农林专业,该用学到的知识为农民做点儿什么。”当年的太行山三分之二地区人均年收入不足50元,一个900多人的村子里有100多人打光棍。李保国选择了“最硬的骨头”——邢台县浆水镇前南峪村作为开发试点。经过十几年的开发治理,这里由过去的“年年种树不见树,岁岁造林没有林”变成了如今“太行山最绿的地方”,到处“山顶洋槐戴帽、山中果树缠腰、山底梯田抱脚”的生动景象。这里还获得了“全球生态环境建设500佳”提名奖。 1996年,一场山洪袭击了邢台市内丘县侯家庄乡岗底村,村里仅有的250多亩耕地被冲毁,这让山秃人穷的岗底村雪上加霜。就在乡亲们一筹莫展的时候,李保国随河北农业大学科技救灾团来到了这里。他在烟盒上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悄悄递给了着急上火的村支书,对他说:“别灰心,不是还有几十亩果园吗?我来帮你们!”村支书半信半疑,李保国却直接在岗底村住了下来。在果树的修枝、疏花、疏果、套袋等的每一个环节,他不仅要传授技术,更要花费很大的气力去做村民的思想工作。村民们不愿意花钱给苹果套袋,李保国拿出自己仅有的5万多元科研经费买来纸袋,手把手教村民套果。收获的时候,村民们服气了,李保国指导过的果子卖相更好,价格更高。如今,“富岗苹果”作为中国驰名商标,连锁基地已经遍及太行山区369个村,7万多名村民因此脱贫致富。 1999年,临城县李家韩岗的村民高胜福为了响应县里治理开发“四荒”的号召,与人合伙承包了3500亩荒山。李家韩岗又名狐子沟,一无土二无水,连草都种不活,更别说种树了。走投无路的高胜福找到了当时正在太行山开荒的李保国。李保国二话没说又住进了狐子沟,带领村民们挖种植沟,在山沟取土修建人工水库,并用挖出的砂石修建了4个拦水大坝,用以截留雨水,为这里的特色种植——核桃的生长提供保障。如今,昔日的荒岭变成了绿坡,“绿岭”牌薄皮核桃远近闻名。 2016年4月10日凌晨李保国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享年58岁。6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指出“李保国同志三十五年如一日,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长期奋战在扶贫攻坚和科技创新第一线,把毕生精力投入到山区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事业之中,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彰显了共产党员的优秀品格,事迹感人至深。李保国同志堪称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