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常突破(1935年大渡河之役详考)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非常突破(1935年大渡河之役详考)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39.21 5.0折 7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双石|责编:董玲

出版社四川人民

ISBN9787220099649

出版时间2017-0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78元

货号31133535

上书时间2024-05-24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大渡河之役特别是飞夺泸定桥之战,是党史军史中的难点热点,而且长期没有足够说服力的解读,本书以详实的敌我双方档案史料和大量实地调研(十多年的实地踏勘和调研),以及生动活泼的文风,严谨的论证,填补了这个空白。该书在当事人后代(红二代)和泸定县史志部门广泛征求意见,获得一致好评,被认为迄今为止的*详实*客观*可靠的史记!



作者简介

 双石,原名周军,互联网上笔名“Two Stones”,军史研究学者,原任教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电讯工程学院外军研究室,现为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高级编辑。长期致力于中国近现代战争史研究,对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史情有独钟,对*军事思想有一些比较独特的研究和认识。双石功底深厚,作品考据扎实,与冰冷雨天、王外马甲和萨苏并称为四大军博作者。北京大学孔庆东教授认为:“周军的军史研究,必将长留在学术史和革命文化史上。”已出版《开国*战》(中共党史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先后出版)、《魂作楚天雄——刘少卿将军传》(中共党史出版社)、《*的神来之笔——记中央红军长征中的四渡赤水抢渡金沙江之战》(解放军出版社)、《开国*战》上下(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拂去历史的尘埃——西路军问题再考辩》(香港大风出版社)等。



目录
.

内容摘要
 大渡河之役特别是飞夺泸定桥之战,是党史军史中的难点热点,而且长期没有极具说服力的解读。本书以详实的作战双方档案史料和大量实地调研(十多年的实地踏勘和调研),以及生动活泼的文风,严谨的论证,填补了这个空白。该书在当事人后代(红二代)和泸定县史志部门广泛征求意见,获得一致好评,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详实最客观最
可靠的史记!

主编推荐
2021年全国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全面推开,全党同志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同时,在喜迎建党100周年之际,本书是一本不错的党史读物,理清大渡河之役特别是飞夺泸定桥之战的重要性,为广大读者提供真实且具有说服力的全面解读。同时,作者根据大量的实地考察数据自绘了战略示意图,极具史料价值和实勘意义,是军史、战史类图书中少有之作。

精彩内容
 这是一条不归路?
一、历史的阴影——翼王覆灭的悲剧当年的石达开踏上这条不归路,乃夙愿也,亦无奈也。
石达开图川之志久矣。早在太平天国初期太平军由桂入湘之际,石达开
在对天王和东王的奏折中,就有图川之议,然因当时天国领导层对进取江南的战略目标非常投入,该议遂被搁置而未予重视。
天京事变后,石达开率所
部在皖赣浙闽湘广诸省转战两年有余,征程数万里,大小数百战,屡战屡败,屡败屡走,人困粮乏,颠沛流离,终无立锥之地,经营之所。
达开遂重萌图川之念。
石达开此时图川之战略设想,与七十二年后那支戴红星、背斗笠、穿草鞋的队伍,非常相似。
——进入四川,袭取成都,建立根据地。
其目的也如出一辙,结束“叫花子打狗,边打边走”的生存状态。
为达此目的,1862年1月下旬,石达开率部由湘西北龙川进至鄂西南的咸丰,后又经利川转向西进,沿长江辗转征战,力图寻找清军设防空隙渡过长江,直趋成都。然因清军统帅、四川总督骆秉章对石部意图洞若观火,处处重兵设防,石部沿长江在川滇黔转战了近一年,屡经挫折,终未遂所愿,实现“击破清妖防堵,渡长江以图川”之战略目的。
1862年9月底,石达开
在川黔边境的东溪镇(今重庆市綦江区)召开军事会议,确定了“三路奇袭成都”的长期军事计划,即分兵三路,由赖裕新、
李福猷各领一路,分两路从贵州绕道云南,以赖部为先锋,设法抢渡金沙江
;石达开自领主力为一路,仍从叙府以南地区进军,约期在金沙江以北的木川司(今四川省沐川县)会合,合力共取成都。
1862年12月31日,石部先锋中旗赖裕新率众万余,从云南昭通米粮坝渡过金沙江,进入四川宁远府境(今凉山彝族自治州)。1月31日,进抵会理、德昌,3月15日进攻宁
远以吸取清军主力,策应主力渡江。而后欲经越巂
彝族区趋大树堡渡口抢渡大渡河,但途中先于21日在冕山先遭重挫,24日后又在中所与越巂之间的深沟被彝族土司岭承恩所部伏击,激战中,赖裕新牺牲。余部由旗帅郑永和率领,于3月31日在大树堡击破地方团练抵抗,并以布匹连接船只充作浮桥,顺利渡过大渡河。4月5日绕过清溪(当时的汉源县城),翻越大相岭,进占荥经。9日,进占天全。
15日,进入邛州高家场,再度被穷追不舍的清军猛击,又撤向大邑、崇庆、
温江。而后,又在步步紧逼的清军追击之下,被迫改变原定经峨眉、乐山,策应主力进取成都的计划,改经什邡、德阳、罗江
、绵阳、平武北上以求生
路。
这支屡遭重挫的先锋部队虽然顺利渡过了大渡河,但却在清军紧追之下被迫北走,所以并未起到牵制清军策应石部主力的作用,反而使清军了解到石部主力的行军计划,从而加强了这个地方的戒备和防务。
1863年4月15日,石达开率众四万余人,从赖裕新渡过金沙江的同一地点进入四川。沿途击溃地方团练和少数清军的阻挡,攻占重镇河西,驻节樟木箐。而这个时候,先锋赖裕新残部已被清军驱至川甘边,清军主力也得以腾出手来,全力对付石达开
部主力。
石达开驻扎樟木箐时,曾向当地人士征询进军路线。士人赖由诚献策:欲取成都,必越大渡河。
而趋大渡河边之路线有二。一为大道,经越巂、海棠,直到大渡河边的大树堡——此为赖裕新进军路线;二是小径,经冕宁、
大桥、拖乌、铁宰宰,直到大渡河边的紫打地。大路略远但平坦,小路略近却险窄。
石达开思忖,赖裕新所率领的中旗队伍走的是大路,沿途清军与彝兵必然有所防备;小路虽然险窄,然设防必定薄弱。
遂决定,行小路出奇兵以趋紫打地,冲过大渡河。
这条路,大致也就是七十二年后中央红军选择的进军路线。
P1-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