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面构成设计/艺术设计专业设计基础导读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平面构成设计/艺术设计专业设计基础导读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9.09 7.7折 3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宋莹等编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

ISBN9787112071029

出版时间2005-04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38元

货号0777233

上书时间2024-05-22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刘宝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出版有《色彩构成设计与三属性》、《色彩混合》、《色彩对比》、《色彩构成作品点评》、《色彩设计作品分析》等著作。其中《色彩混合》获第二届全国优秀教育音像作品三等奖。《伊斯兰装饰艺术初探》、《浅谈清代陶瓷艺术造型》等多篇论文在全国艺术类核心刊物发表,《花釉瓶》等陶艺作品入选《中国陶瓷、染织、装饰艺术作品展》并在香港、澳大利亚等地展出。与他人合作著有《色彩写生教程》、《色彩构成教程》等。现为全国高校工业设计学会会员、中国工业美协会员。
宋莹讲师1972年生于天津1995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2004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助教研修班,现任教于天津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油画作品《人物肖像》、陶艺作品《丰收之喜》、《偶然》、《瓶之舞》、《装饰盘》等入选《中国中青年美术家作品选集》。发表《壁画的民族气派与民族精神》、 《视觉的运动》等多篇论文。参与编写《服饰图案设计》并著有《色彩构成教程》等。
现为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员。

目录
绪论构成概述    l
    构成的概念及理解    1
    构成作为基础造型活动的意义    2
    构成作为基础造型活动的渊源    3
1  平面构成的基础理论    5
    1.1  .乙面构成的目的和要求    5
    1.2平面构成的造型方法    5
    1.3  .乙面构成的材料和用具    17
    1.4课程设计    17
 2  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21
    2.1  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点    21
    2.2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二——线    25
    2.3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三——面    3 1
    2.4课程设计    35
3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规律    41
    3.1和谐    41
    3.2  匀衡和对稍43
    3.3比例和尺度    45
    3.4节奏和韵律    47
4  平面构成的构成形式——形态的秩序组合  49
    4.1重复构成    50
    4.2近似构成    54
    4.3渐变构成    56
    4.4发射构成    60
    4.5课程设计    62
5  平面构成的构成形式——
  形态的对比与统一    71
  5.1构成理论的基础——对比    71
  5.2破规和变异构成    77
  5.3课程设计    81
6  关于空间    85
    6.1~平-面构成的空间表现    85
    6.2暖昧空间    88
    6.3矛盾空间——无理图形    9l
    6.4课程设计    93
7  错视    97
8  造型材料与质感研究——肌理    101
9  综合命题设计    107
10  平面构成作品欣赏    117
参考书目    169

内容摘要
 平面构成属于一种视觉形象的构成。它主要研究在二维空间内如何利用造型的基本元素(点、线、面)创造形象,处理形象与形象之间的关系,如何按照形式美法则创造一种视觉上和知觉上的美的关系,从而培养基本的造型能力和设计的审美能力。本书系统分析归纳了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和造型方法,详细论述了造型中有关形态、构图、表现语言及其他与平面造型有关的技法与规律。本书还将平面构成的构成形式细分为形态的秩序组合与形态的对比与统一两部分内容,并结合大量例图充分揭示形式美的基本原则。同时本书还特别论述了关于空间、动感、错视等与平面造型有关的知觉幻像方面的问题。 本书图文并茂、形象生动、专业性强,可作为艺术设计专业本、专科教学参考用书,也可供建筑学、工业设计、装饰设计、装潢设计、服装设计、染织设计等专业人员学习参考。

精彩内容
第101、102、103页造型材料与质感研究——肌理造型要素包括形态、色彩与质感,而有关造型材料和质感的研究是造型构成的重要部分。肌理是指利用不同材质的工具,采用不同技法造成的各种视觉特征,如颜料的流动、压印;纸张的撕拉、刻刮等。也指不同的材料所具有的不同视觉特征及触觉特征,如木头、玻璃、金属、织物等。造型的方法多种多样,造型的效果也是千差万别,意外的形态在偶然中产生,带着神秘感,而具有一种和谐的自然魅力。
肌理如加以细分的话,则包括“视觉肌理”与“触觉肌理”。 “视觉肌理”指形态表面给人的视觉感受,是一种偶然形态的创造。在平面构成中,这种偶然形态所具有的美感是造型构成的关键。 “触觉肌理”指形态表面给人的触觉感受,这将在立体构成的研究中具体分析。本章就“视觉肌理”的造型材料及常见技法进行归纳和分析。
一、喷洒喷洒是用喷笔或牙刷把溶解的颜料雾状地洒在纸上。喷洒可以结合形态内容,对颗粒的密度和大小进行适当的调节。喷洒时可配合纸张的遮挡,可得到特殊的轮廓痕迹,整洁而自然,具有偶然之中必然的形式魅力。这种方法常用来作各种层次灰面的表现,追求层次的浓淡渐变。 二、薄色流吹薄色流吹是将稀释的颜料滴在光滑的纸面上,使其自然流动,或用吸管呈一定方向吹动。如用吸水性较强的纸张,颜料流程较短,但被吸收的痕迹具有润泽的美感。用吸水性较弱的卡纸时,颜料流程较长,痕迹有力透纸背的效果。这种方法形成的偶然形态,自然而生动,极具力度,是用笔无法达到的(图8—2)。 三、厚色压印厚色压印是将浓度较大,未经稀释的颜料堆积于纸面上,用玻璃或厚纸板等工具进行压印(图8—3)。也可以运用多种色相颜料进行对称压印,使各色色料自然相混合,会得到自然对称的蝶状图案。 四、浮色拓印浮色拓印是将墨水或颜料滴在水面上,用工具轻轻搅动,在颜料还未完全混合时,用吸水性较好的纸张放在水面上转印出图形。这种方法制作出的图形跌宕起伏,流动性很强,具有强烈的视觉运动感。 五、干笔飞白干笔飞白是用较软的毛笔,较干燥少水的色料,在粗糙的纸面上迅速划动,可得到气势生动的飞白痕迹。毛笔飞白是书法中的重要技巧,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充满生机与速度之美感。 六、钝器刻刮钝器刻刮是用尖锐的刀或其他钝器,在较厚的纸张上进行刻刮,破坏纸面的完整和均匀。如在涂满白色颜料的黑色纸面上刻刮,则出现黑色笔触。反之,在涂上黑色颜料的白色纸面上刻刮,则出现白色笔触。这种方法往往产生较有力度的线条,视觉效果强烈(图8—4)。 七、凹凸拓印凸凹拓印是在有凹凸表面的形体上放置较薄的纸张,用铅笔、炭笔或钢笔等硬笔工具进行反复摩擦。凸起的地方呈现重色,凹陷的地方呈现浅色,完整的形象渐显于眼前。拓印法得到的图形具有版画的效果。图8—5是一幅运用拓印法所作的重复构成作品。同样是重复骨骼重复基本形构成,但没有采用对基本形直接手绘的通常手法,而是先用卡纸剪刻成“龟”状基本形的阴阳模板,然后把打好骨骼的绘图纸放置在模板上,用炭笔反复摩擦,最终形成基本形的正负交替重复构成。这种方法使画面形成不规则的偶然性纹理,较一般重复骨骼重复基本形的构成新颖而有变化。 八、水油相混水油相混是用油画棒、蜡笔或粉笔等油性色料在纸面上造型,再将广告颜料、水彩颜料等水性颜料涂于其中,使之水油不容,相互抗拒,会产生较厚重的肌理感和一种偶然中必然的神秘效果。
九、熏烤熏烤是用火在纸面上进行局部熏烤,呈现一种斑驳表面。这种方法较难把握,多用于一些具有破坏性主题的设计之中。经熏烤的表面轮廓和图形的结合要经过巧妙的设计与组织(图8—6)。
十、拼贴拼贴是利用有色纸张、印刷品或蛋壳等较薄材料在二维表面上进行组织和再创造,常运用材料本身的颜色与肌理增强画面的层次与质感对比,增强视觉效果的厚重性(图8—7、图8—8)。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