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樵历史文化文献丛书天山草堂诗存诚征录北行日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西樵历史文化文献丛书天山草堂诗存诚征录北行日记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31.15 5.4折 5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明)何维柏 撰 (清)何沅 辑 (清)何沅 著

出版社广西师大

ISBN9787559848383

出版时间2022-03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58元

货号31436198

上书时间2024-05-22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天山草堂詩存》評介

 

任建敏

 

《天山草堂詩存記》不分卷,明何維柏撰,清何錫祥編、何沅鈔。半葉8行20字,無欄格。南海沙滘村何樹能藏光緒二十九年(1903)何沅鈔本。
何維柏(1511-1587),字喬仲,號古林,廣東南海登雲堡沙滘鄉(今佛山市南海區丹竈鎮沙滘村)人。有關何維柏的生平事迹,可參見冼玉清《何維柏與天山草堂》及本叢書《天山草堂存稿》書前吴國聰《評介》有關介紹,在此不再贅述。[ 冼玉清:《何維柏與天山草堂存稿》,《嶺南學報》1950年6月第10卷第2期;吴國聰:《評介》,《天山草堂存稿》,《西樵歷史文化文獻叢書》,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第1-10頁。]
本書爲南海沙滘村何樹能所藏沙滘何氏諸種鈔本的一種,爲筆者於2020年10月前往該村調研時訪得。除本書外,還有何維柏《天山草堂存稿》(五卷本)、何維柏《誠徵録》、何沅《北行日記》及《何慎德堂家譜》共五種,對了解何維柏生平及沙滘何氏歷史有着重要的參考價值,蒙何樹能老先生首肯,列入《西樵歷史文化文獻叢書》中影印出版。此外,中山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吴勁雄博士在2016年通過何樹能獲得《天山草堂存稿》《天山草堂詩存》《誠徵録》三書的鈔本,并對其内容、版本、源流進行了梳理研讀。[ 吴勁雄:《新見何維柏著作清鈔本三種》,《圖書館論壇》2017年第8期,第130-134,118頁。]吴勁雄還將三書進行了標點、整理與輯録,彙爲《何維柏集》,於2020年由知識産權出版社出版。[ 何維柏著,吴勁雄整理:《何維柏集》,北京:知識産權出版社,2020年。]
書前有光緒二十九年何沅《重鈔天山草堂詩存記》、咸豐二年(1852)何錫祥《天山草堂詩存序》、咸豐五年(1855)何藻青《天山草堂詩存叙》、咸豐五年何若瑜《叙》。
本書何錫祥《天山草堂詩存序》稱,何錫祥在咸豐元年(1851)春時『與諸父昆弟論及天山草堂遺文,鮮有存者,予情不自已,多方搜采,冀復睹其全書,而除《天山草堂稿》《誠徵録》外,終不可得,未嘗不令人致慨於杞、宋也』。直到後來在其叔祖何星衢、叔父何澧堂二人處得到『手鈔詩若干首』,其後又於《西樵志》《誠徵録》中獲得若干篇,『裒而集之,共得八十余首,此所謂存什一於千百者』。


【书摘与插画】

《天山草堂詩存》評介

 

任建敏

 

《天山草堂詩存記》不分卷,明何維柏撰,清何錫祥編、何沅鈔。半葉8行20字,無欄格。南海沙滘村何樹能藏光緒二十九年(1903)何沅鈔本。
何維柏(1511-1587),字喬仲,號古林,廣東南海登雲堡沙滘鄉(今佛山市南海區丹竈鎮沙滘村)人。有關何維柏的生平事迹,可參見冼玉清《何維柏與天山草堂》及本叢書《天山草堂存稿》書前吴國聰《評介》有關介紹,在此不再贅述。[ 冼玉清:《何維柏與天山草堂存稿》,《嶺南學報》1950年6月第10卷第2期;吴國聰:《評介》,《天山草堂存稿》,《西樵歷史文化文獻叢書》,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第1-10頁。]
本書爲南海沙滘村何樹能所藏沙滘何氏諸種鈔本的一種,爲筆者於2020年10月前往該村調研時訪得。除本書外,還有何維柏《天山草堂存稿》(五卷本)、何維柏《誠徵録》、何沅《北行日記》及《何慎德堂家譜》共五種,對了解何維柏生平及沙滘何氏歷史有着重要的參考價值,蒙何樹能老先生首肯,列入《西樵歷史文化文獻叢書》中影印出版。此外,中山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吴勁雄博士在2016年通過何樹能獲得《天山草堂存稿》《天山草堂詩存》《誠徵録》三書的鈔本,并對其内容、版本、源流進行了梳理研讀。[ 吴勁雄:《新見何維柏著作清鈔本三種》,《圖書館論壇》2017年第8期,第130-134,118頁。]吴勁雄還將三書進行了標點、整理與輯録,彙爲《何維柏集》,於2020年由知識産權出版社出版。[ 何維柏著,吴勁雄整理:《何維柏集》,北京:知識産權出版社,2020年。]
書前有光緒二十九年何沅《重鈔天山草堂詩存記》、咸豐二年(1852)何錫祥《天山草堂詩存序》、咸豐五年(1855)何藻青《天山草堂詩存叙》、咸豐五年何若瑜《叙》。
本書何錫祥《天山草堂詩存序》稱,何錫祥在咸豐元年(1851)春時『與諸父昆弟論及天山草堂遺文,鮮有存者,予情不自已,多方搜采,冀復睹其全書,而除《天山草堂稿》《誠徵録》外,終不可得,未嘗不令人致慨於杞、宋也』。直到後來在其叔祖何星衢、叔父何澧堂二人處得到『手鈔詩若干首』,其後又於《西樵志》《誠徵録》中獲得若干篇,『裒而集之,共得八十余首,此所謂存什一於千百者』。
又何藻青《天山草堂詩存叙》稱:咸豐元年春,何藻青在家鄉與諸位兄弟搜輯何維柏的遺詩,『凡見於他本者,隨手録之,僅得若干首,吉光片羽,彌覺寶珍』。到了咸豐五年二月,『杏樵侄』(按:應該指的是何錫祥)『恐其閱時而仍失也,亟付剞劂,杏樵可謂能紹復先人之大業者矣』。
又據何若瑜《叙》中提到:咸豐四年春『族兄慕桓(按:應該指的是何錫祥)於各志書搜羅迨遍,得公詩若干首。其間各體具備,乃亟爲授梓以垂永久,吉光片羽,文豹一斑,則所爲繩祖武而慰公志者』。
又據何沅《重鈔天山草堂詩存記》提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所載録的《天山草堂存稿》八卷中,有文六卷、詩二卷,但沙滘何氏『族中所傳鈔本已缺詩二卷矣』。而何沅所鈔之本,來自沙滘何氏舊藏:『其版成於咸豐初年,旋遭火劫,今族中亦僅存數本而已。』何沅又提到,光緒三年(1877)『沅曾手鈔一本』,至光緒九年(1883)『又鈔附於存稿之後』。至光緒二十九年在鄉居住的時候,在閑暇時『復鈔是本,區區之意,蓋恐久而復失,或者多得一本,亦可失彼而存此云爾』。
又據何沅《重鈔誠徵録序》提到,何沅伯父何瓚卿曾『出《天山草堂詩存》一卷,命沅讀之,且曰:「公之著作,此其一班也。」詩板由迪徽堂敬刊,今板亦燬,族中所存,當是三五卷耳。沅受而歸,隨手鈔一卷』。[ 何沅:《重鈔誠徵録序》,載何維柏:《誠徵録》書前,佛山南海何樹能藏清鈔本。]
綜合以上何錫祥、何藻青、何若瑜、何沅等人的自述,大致可以了解現存《天山草堂詩存》的來歷。該《詩存》與《天山草堂存稿》後兩卷之《詩》并無直接繼承關係,早在清初傳下來的《天山草堂存稿》(今存於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西樵歷史文化文獻叢書》均以此爲底本影印)中就已經佚失了『詩』兩卷。沙滘何氏族人對此仍多方搜輯,至咸豐二年,何錫祥通過彙集其叔祖何星衢、叔父何澧堂(按:可能指的就是何藻青)處的手鈔詩,以及《西樵志》《誠徵録》内所録何維柏之詩,終於輯録了八十多首,成爲《天山草堂詩存》本書的主要組成内容。至咸豐四年(1854)春,何錫祥的搜輯工作已大致完成,隨後準備刊刻。咸豐五年,何錫祥將其付諸沙滘何氏『迪徽堂』鋟板刊行。但不久後書板被燬,幸得何瓚卿還保存了一卷,并將其借予何沅一閱。何沅得到該書後,如獲至寶,分別在光緒三年、光緒九年、光緒二十九年三次手鈔,現存者爲其光緒二十九年的鈔本,也是該《詩存》現存的孤本,也算是不負鈔者『失彼而存此』的初心。
現存《天山草堂詩存》,共收録詩一百一十三首,其中何維柏本人所作詩八十五首,與何錫祥《序》中提到的『共得八十余首』相符。另有諸家題贈詩二十二首、沙滘何氏族人詩六首。
本書所輯何維柏之詩,按詩體爲類編排。其中五言古風六首,七言古風二首,五言律詩十首(其中《游飛來寺》一題三首),七言律詩二十五首(其中《渡鎮江述懷》《冬日由沙堤至磻溪山中游覽》各二首),五言絶句六首(其中《還故居》二首),七言絶句三十六首(其中《七夕》八首,《江村感舊漫書》四首,《山居感懷》《贈鶴所兆先兆明三位從兄》各二首),一共八十五首。在以上詩的後,有朱筆『題陳白沙先生祠堂門聯并書:道承孔孟三千載,學接程朱支』共26字,其字迹與正文相同,大概是何沅後來補入之文。
此外『附録諸家題贈』共二十二首。包括著名理學家、廣州增城人湛若水所增何維柏詩三首,著名學者、湖南常德人蔣信《讀書堂》二首,廣州南海人龐尚鴻(明代一條鞭法著名推行者龐尚鵬之弟)《與何古林同登崑都山》一首,以上三人都是何維柏同時代人。此外還有後學明末宰輔、香山人何吾騶,長泰知縣、三水人陳景唐詩各一首。其末則是『八閩歌謡』十四首。據何錫祥所作題記,這十四首歌謡是采自《誠徵録》所載,是何維柏任福建巡按御史參劾時任首輔嚴嵩時被嘉靖皇帝下旨逮捕,『時閩之庶士沐公之澤,思公之德,憫公之忠,一一寄諸謳吟,以抒其憂慕之誠者也』。
後還附録了『列祖律詩』七首,何錫祥提到,沙滘何氏『以詩縣者不一而足』,可惜都『流失散佚,蕩然無存』,何錫祥在輯録何維柏詩的過程中,便將『列祖之詩隨所見聞,敬而録之,并付諸梓,庶留什一於千百云爾』。在本書目録中,收録了何應初一首、何士傑二首、何維椅(何維柏之弟)一首、何嘉元一首、何瑗有《白裹白》二首。不過在今存鈔本中,何應初、何士傑、何維椅、何嘉元四人之詩均已佚失,僅存何瑗有的《白裹白》二首。
大體而言,本書所收之詩,以山水游覽詩居多,其中與西樵山直接相關者也不少。如七言律詩《題方少保西樵山書院壁》《西樵月夜感舊》《春日偕諸弟侄游西樵》《偕陳黃門崔民部陸孝廉游西樵經梅花館》,五言絶句《西樵山居》,七言絶句《天湖釣月》《翠岩流觴》《經方文襄公故居》《西樵道中》《紫雲樓雨夜書懷》《天湖亭雜詠次嗇翁韻》等,均爲何維柏居西樵山時所作。此外,還包括了何維柏行經廣州、韶州、山東、江西、福建等地的記游、記事之詩。
值得注意的是,本書所收詩中,有不少詩題之下還有小字注文。從其内容來看,對補充理解詩作撰寫的背景非常有幫助。其叙述之詳盡,非親歷者不能爲,所以很可能源自何維柏本人作詩時就已經撰寫出來的注文。而何錫祥在輯録何維柏詩的時候,也對這些注文進行了補充和修改,所以在注文中屢屢提到的『公』,就是何錫祥對何維柏的稱呼。這些注文對進一步了解何維柏相關詩作的創作背景非常有參考價值。如《望游武夷》詩,何錫祥提到是在何維柏在行經崇安縣長平驛時,與戴、甘、劉、黃等友人『遲留此數日』,經武夷山九曲水而作此詩。又如《鉛山道中尋弟不遇》,何錫祥的小注長達173字,十分詳細地交代了何維柏在福建巡按御史任上被逮之後,何維柏本人、朝廷所差『使者』、福建的地方官員、何維柏諸弟的動向。又如《扃院草疏用前院聶雙江韻書懷》一詩,交代了何維柏在閉門撰寫參劾嚴嵩的奏章時的心境。何錫祥提到:『草疏奏嚴嵩,是夜拜告天地,祈格君心,秉燭起草,有大鴉百十噪繞庭中,至翌晨一啄硯池,二立公座,公祝曰:「柏志已定,縱啄吾目,當亦不止。」鴉仍徘徊亭中,揮之復聚。』這一段注文非常有畫面感,把何維柏下定決心,不顧身家性命也要參劾嚴嵩,以期皇帝醒悟而草疏時的場景描繪了出來。
因何維柏《天山草堂存稿》中所收之『詩』已全部佚失,因此本書是現存何維柏之爲集中與系統的詩文著作,對了解何維柏的人生經歷以及其詩文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價值。今據鈔本影印,行諸於世,以饗讀者。

 

 



 
 
 
 

商品简介

《诚征录》一部分是何维柏所作的奏疏和日记,如《救荒策》《建言日记》;一部分是时人为何维柏而写的事迹和歌谣,如《台谏逸事》《苍蝇传》《惠德编》《八闽歌谣》。
《重钞天山草堂诗存》共收录何维柏诗89首,并附有诸家题赠、八闽歌谣、何氏列祖律诗等29首,是何沅于光绪二十九年癸卯(1903)所抄。
《北行日记》为清南海沙滘乡人何维柏的后人何沅讲述自己北上赴考过程的日记。

 

 



作者简介
何维柏(1511—1587),字乔仲,号古林,谥端恪,广东南海登云堡沙滘乡(今丹灶镇沙滘)人,生于明正德六年,明代著名学者及名臣。
何沅,字梦兰,清末南海沙滘人,贡生。光绪十四年(1888)曾与康有为同赴京应顺天乡试,落第后回乡行医。

目录
总 目
《天山草堂诗存》评介         一
《天山草堂诗存》书名页      七
重抄天山草堂诗存记(何沅)九
天山草堂诗存序(何锡祥)   一一
天山草堂诗存叙(何藻青)   一五
叙(何若瑜)                        二〇
原书目录                               二五
天山草堂诗存                        三三
原书何锡祥跋                        九五
原书补记                               九七

《诚征录》评介                    九九
何沅重抄《诚征录》书影      一〇五
原书目录                              一〇七
重抄诚征录序                       一〇九
原叙                                     一一五
诚征录                                 一一七

《北行日记》评介               二二三
《北行日记》书影               二三三
北行日记序                          二三五
北行日记                             二三七

内容摘要
《诚征录》一部分是何维柏所作的奏疏和日记,如《救荒策》《建言日记》;一部分是时人为何维柏而写的事迹和歌谣,如《台谏逸事》《苍蝇传》《惠德编》《八闽歌谣》。
《重钞天山草堂诗存》共收录何维柏诗89首,并附有诸家题赠、八闽歌谣、何氏列祖律诗等29首,是何沅于光绪二十九年癸卯(1903)所抄。
《北行日记》为清南海沙滘乡人何维柏的后人何沅讲述自己北上赴考过程的日记。

主编推荐
这是一部珍贵的历史民间文献影印本,集合了《天山草堂诗存》《诚征录》和《北行日记》。在书中,我们既可以阅读到明代何维柏的诗歌,领略岭南文学风韵,与古人对话,又可以“跟随”何沅赴京赶考,见识晚清社会的众生相。总而言之,这是一部珍贵而有趣的历史文献。

精彩内容
《天山草堂詩存》評介任建敏《天山草堂詩存記》不分卷,明何維柏撰,清何錫祥編、何沅鈔。半葉8行20字,無欄格。南海沙滘村何樹能藏光緒二十九年(1903)何沅鈔本。
何維柏(1511-1587),字喬仲,號古林,廣東南海登雲堡沙滘鄉(今佛山市南海區丹竈鎮沙滘村)人。有關何維柏的生平事迹,可參見冼玉清《何維柏與天山草堂》及本叢書《天山草堂存稿》書前吴國聰《評介》有關介紹,在此不再贅述。[冼玉清:《何維柏與天山草堂存稿》,《嶺南學報》1950年6月第10卷第2期;吴國聰:《評介》,《天山草堂存稿》,《西樵歷史文化文獻叢書》,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第1-10頁。]本書爲南海沙滘村何樹能所藏沙滘何氏諸種鈔本的一種,爲筆者於2020年10月前往該村調研時訪得。除本書外,還有何維柏《天山草堂存稿》(五卷本)、何維柏《誠徵録》、何沅《北行日記》及《何慎德堂家譜》共五種,對了解何維柏生平及沙滘何氏歷史有着重要的參考價值,蒙何樹能老先生首肯,列入《西樵歷史文化文獻叢書》中影印出版。此外,中山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吴勁雄博士在2016年通過何樹能獲得《天山草堂存稿》《天山草堂詩存》《誠徵録》三書的鈔本,并對其内容、版本、源流進行了梳理研讀。[吴勁雄:《新見何維柏著作清鈔本三種》,《圖書館論壇》2017年第8期,第130-134,118頁。]吴勁雄還將三書進行了標點、整理與輯録,彙爲《何維柏集》,於2020年由知識産權出版社出版。[何維柏著,吴勁雄整理:《何維柏集》,北京:知識産權出版社,2020年。]書前有光緒二十九年何沅《重鈔天山草堂詩存記》、咸豐二年(1852)何錫祥《天山草堂詩存序》、咸豐五年(1855)何藻青《天山草堂詩存叙》、咸豐五年何若瑜《叙》。
本書何錫祥《天山草堂詩存序》稱,何錫祥在咸豐元年(1851)春時『與諸父昆弟論及天山草堂遺文,鮮有存者,予情不自已,多方搜采,冀復睹其全書,而除《天山草堂稿》《誠徵録》外,終不可得,未嘗不令人致慨於杞、宋也』。直到後來在其叔祖何星衢、叔父何澧堂二人處得到『手鈔詩若干首』,其後又於《西樵志》《誠徵録》中獲得若干篇,『裒而集之,共得八十余首,此所謂存什一於千百者』。
又何藻青《天山草堂詩存叙》稱:咸豐元年春,何藻青在家鄉與諸位兄弟搜輯何維柏的遺詩,『凡見於他本者,隨手録之,僅得若干首,吉光片羽,彌覺寶珍』。到了咸豐五年二月,『杏樵侄』(按:應該指的是何錫祥)『恐其閱時而仍失也,亟付剞劂,杏樵可謂能紹復先人之大業者矣』。
又據何若瑜《叙》中提到:咸豐四年春『族兄慕桓(按:應該指的是何錫祥)於各志書搜羅迨遍,得公詩若干首。其間各體具備,乃亟爲授梓以垂永久,吉光片羽,文豹一斑,則所爲繩祖武而慰公志者』。
又據何沅《重鈔天山草堂詩存記》提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所載録的《天山草堂存稿》八卷中,有文六卷、詩二卷,但沙滘何氏『族中所傳鈔本已缺詩二卷矣』。而何沅所鈔之本,來自沙滘何氏舊藏:『其版成於咸豐初年,旋遭火劫,今族中亦僅存數本而已。』何沅又提到,光緒三年(1877)『沅曾手鈔一本』,至光緒九年(1883)『又鈔附於存稿之後』。至光緒二十九年在鄉居住的時候,在閑暇時『復鈔是本,區區之意,蓋恐久而復失,或者多得一本,亦可失彼而存此云爾』。
又據何沅《重鈔誠徵録序》提到,何沅伯父何瓚卿曾『出《天山草堂詩存》一卷,命沅讀之,且曰:「公之著作,此其一班也。」詩板由迪徽堂敬刊,今板亦燬,族中所存,當是三五卷耳。沅受而歸,隨手鈔一卷』。[何沅:《重鈔誠徵録序》,載何維柏:《誠徵録》書前,佛山南海何樹能藏清鈔本。]綜合以上何錫祥、何藻青、何若瑜、何沅等人的自述,大致可以了解現存《天山草堂詩存》的來歷。該《詩存》與《天山草堂存稿》後兩卷之《詩》并無直接繼承關係,早在清初傳下來的《天山草堂存稿》(今存於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西樵歷史文化文獻叢書》均以此爲底本影印)中就已經佚失了『詩』兩卷。沙滘何氏族人對此仍多方搜輯,至咸豐二年,何錫祥通過彙集其叔祖何星衢、叔父何澧堂(按:可能指的就是何藻青)處的手鈔詩,以及《西樵志》《誠徵録》内所録何維柏之詩,終於輯録了八十多首,成爲《天山草堂詩存》本書的主要組成内容。至咸豐四年(1854)春,何錫祥的搜輯工作已大致完成,隨後準備刊刻。咸豐五年,何錫祥將其付諸沙滘何氏『迪徽堂』鋟板刊行。但不久後書板被燬,幸得何瓚卿還保存了一卷,并將其借予何沅一閱。何沅得到該書後,如獲至寶,分別在光緒三年、光緒九年、光緒二十九年三次手鈔,現存者爲其光緒二十九年的鈔本,也是該《詩存》現存唯一的孤本,也算是不負鈔者『失彼而存此』的初心。
現存《天山草堂詩存》,共收録詩一百一十三首,其中何維柏本人所作詩八十五首,與何錫祥《序》中提到的『共得八十余首』相符。另有諸家題贈詩二十二首、沙滘何氏族人詩六首。
本書所輯何維柏之詩,按詩體爲類編排。其中五言古風六首,七言古風二首,五言律詩十首(其中《游飛來寺》一題三首),七言律詩二十五首(其中《渡鎮江述懷》《冬日由沙堤至磻溪山中游覽》各二首),五言絶句六首(其中《還故居》二首),七言絶句三十六首(其中《七夕》八首,《江村感舊漫書》四首,《山居感懷》《贈鶴所兆先兆明三位從兄》各二首),一共八十五首。在以上詩的最後,有朱筆『題陳白沙先生祠堂門聯并書:道承孔孟三千載,學接程朱第一支』共26字,其字迹與正文相同,大概是何沅後來補入之文。
此外『附録諸家題贈』共二十二首。包括著名理學家、廣州增城人湛若水所增何維柏詩三首,著名學者、湖南常德人蔣信《讀書堂》二首,廣州南海人龐尚鴻(明代一條鞭法著名推行者龐尚鵬之弟)《與何古林同登崑都山》一首,以上三人都是何維柏同時代人。此外還有後學明末宰輔、香山人何吾騶,長泰知縣、三水人陳景唐詩各一首。其末則是『八閩歌謡』十四首。據何錫祥所作題記,這十四首歌謡是采自《誠徵録》所載,是何維柏任福建巡按御史參劾時任首輔嚴嵩時被嘉靖皇帝下旨逮捕,『時閩之庶士沐公之澤,思公之德,憫公之忠,一一寄諸謳吟,以抒其憂慕之誠者也』。
最後還附録了『列祖律詩』七首,何錫祥提到,沙滘何氏『以詩縣者不一而足』,可惜都『流失散佚,蕩然無存』,何錫祥在輯録何維柏詩的過程中,便將『列祖之詩隨所見聞,敬而録之,并付諸梓,庶留什一於千百云爾』。在本書目録中,收録了何應初一首、何士傑二首、何維椅(何維柏之弟)一首、何嘉元一首、何瑗有《白裹白》二首。不過在今存鈔本中,何應初、何士傑、何維椅、何嘉元四人之詩均已佚失,僅存何瑗有的《白裹白》二首。
大體而言,本書所收之詩,以山水游覽詩居多,其中與西樵山直接相關者也不少。如七言律詩《題方少保西樵山書院壁》《西樵月夜感舊》《春日偕諸弟侄游西樵》《偕陳黃門崔民部陸孝廉游西樵經梅花館》,五言絶句《西樵山居》,七言絶句《天湖釣月》《翠岩流觴》《經方文襄公故居》《西樵道中》《紫雲樓雨夜書懷》《天湖亭雜詠次嗇翁韻》等,均爲何維柏居西樵山時所作。此外,還包括了何維柏行經廣州、韶州、山東、江西、福建等地的記游、記事之詩。
值得注意的是,本書所收詩中,有不少詩題之下還有小字注文。從其内容來看,對補充理解詩作撰寫的背景非常有幫助。其叙述之詳盡,非親歷者不能爲,所以很可能源自何維柏本人作詩時就已經撰寫出來的注文。而何錫祥在輯録何維柏詩的時候,也對這些注文進行了補充和修改,所以在注文中屢屢提到的『公』,就是何錫祥對何維柏的稱呼。這些注文對進一步了解何維柏相關詩作的創作背景非常有參考價值。如《望游武夷》詩,何錫祥提到是在何維柏在行經崇安縣長平驛時,與戴、甘、劉、黃等友人『遲留此數日』,經武夷山九曲水而作此詩。又如《鉛山道中尋弟不遇》,何錫祥的小注長達173字,十分詳細地交代了何維柏在福建巡按御史任上被逮之後,何維柏本人、朝廷所差『使者』、福建的地方官員、何維柏諸弟的動向。又如《扃院草疏用前院聶雙江韻書懷》一詩,交代了何維柏在閉門撰寫參劾嚴嵩的奏章時的心境。何錫祥提到:『草疏奏嚴嵩,是夜拜告天地,祈格君心,秉燭起草,有大鴉百十噪繞庭中,至翌晨一啄硯池,二立公座,公祝曰:「柏志已定,縱啄吾目,當亦不止。」鴉仍徘徊亭中,揮之復聚。』這一段注文非常有畫面感,把何維柏下定決心,不顧身家性命也要參劾嚴嵩,以期皇帝醒悟而草疏時的場景描繪了出來。
因何維柏《天山草堂存稿》中所收之『詩』已全部佚失,因此本書是現存何維柏之最爲集中與系統的詩文著作,對了解何維柏的人生經歷以及其詩文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價值。今據鈔本影印,行諸於世,以饗讀者。
《誠徵録》評介何薇何維柏,字喬仲,號古林,嘉靖十四年(1535)中進士,歷任監察御史、大理寺少卿、督察院左副都御史,吏部左右侍郎,南京禮部尚書等職,有《易學義》《禮經辯》《太極圖解》《天山草堂存稿》傳世。在他起起伏伏的仕途生涯,巡按福建、開倉賑濟、强諫彈劾嚴嵩而獲罪入獄,成爲最濃墨重彩的一筆,《誠徵録》所收録的日記、傳記、歌謡,均與這一時期密切相關。重鈔者何沅,是何維柏後世族孫,光緒時人,輾轉搜集問得《誠徵録》一版,在書蠹之下搶救存鈔,爲理解何維柏的政治活動保存了珍貴的史料。
一、版本介紹此重鈔本爲綫裝,右側裝訂。封面書有『光緒二十八年、誠徵録、何沅重鈔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