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2021年精装增订版)
  • 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2021年精装增订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2021年精装增订版)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9.51 4.2折 69.8 全新

库存33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梁晓声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ISBN9787511569868

出版时间2021-04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69.8元

货号31139998

上书时间2024-05-22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梁晓声,当代知名作家、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至今创作了包括散文、小说、杂论、纪实文学等在内的作品逾千万字,多部作品被译为英、法、俄、日、韩等国文字推介到海外。代表作有《今夜有暴风雪》《年轮》《雪城》《知青》《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郁闷的中国人》等。其中《今夜有暴风雪》和《雪城》分别获第五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和第六届中国电视剧金鹰奖。2019年,凭借作品《人世间》以最高票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目录
引 言- 001
第一章当代资产者阶层- 023
第二章当代“买办”者阶层- 185
第三章当代中产者阶层- 247
第四章当代知识分子- 319
第五章城市平民和贫民- 347
第六章农 民- 399
第七章中国农民工- 415
第八章中国当代“黑社会”- 425
第九章 中国“灰社会”- 441
第十章 关于国家和经济发展机遇- 447
附 录- 475

内容摘要
本书作者根据中国社会各阶层的人群特征、普遍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进行了归类梳理,将中国社会分为当代资产者阶层、当代“买办”者阶层、当代中产者阶层、当代知识分子、城市平民和贫民、农民、中国农民工、中国当代“黑社会”、中国“灰社会”等阶层。
  作者为那些生活在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寻找一份心灵上的寄托与精神上的充实,探寻一系列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平民视角思考人生和社会中的常态现象及潜在的问题,用从容的心态进行一些新的尝试和突破,力图为各阶层的现实生活寻找他山之石。作者以独特的经历和生活感受,从现实与精神两方面对社会各类问题进行了凝练,启迪人们面对各种各样的现状应该抱有怎样的生存态度。虽然该书于20年前出版,但是它的深刻内涵和独特价值并未因时代变迁而被稀释,对当下仍有借鉴意义和警示意义。而且,此次出版对原作进行了最新的修改和增订,拉近了时代,丰富了内涵,使这部力作更有现实感和可读性。

精彩内容
任何比喻都有缺陷。
在此前提下,我将生产力比做一柄梳子。它处于落后的世纪和时代,梳齿稀少;因而只能通过其对社会的必然作用,将人类分成极有限的群体。那便是,且只能是——阶级的群体。
阶级是人类群体的胶和现象。胶和它的是较为共同的“阶级意识”。存在决定意识,归根结底,胶和它的是较为共同的经济状况,以及较为共同的经济诉求。
落后的生产力,决定着经济基础的虚弱。虚弱的经济基础,难以满足各阶级的普遍的经济诉求。纵观历史,我们有充分的根据得出这样的结论——一般而言,它只能满足扩大化了的统治阶级的愿景。亦即统治集团本身,和与之唇齿相依的嫡戚阶级的欲望。为了维持这一种满足,它必然地,也不得不榨取其他阶级的经济利益。
于是阶级矛盾产生了。
阶级矛盾迫使在经济利益方面受到榨取的阶级更加胶和在一起。于是形成阶级的意识对立。
落后的生产力这一柄梳子,是梳不开胶和在一起的阶级的群体的。它对社会的梳理,相反只能使阶级更加明显。好比齿稀齿缺的梳子,梳不开胶和成缕的发结。
一百个人分成三个群体,则每一个群体都有足以认为自身强大的方面。人数少的也许以统治地位的优势而自认为强大。赤手空拳的也许以人数众多而自认为强大。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这一种阶级的对立一向是人类大的危险。某些特殊情况下,此危险顺理成章地爆发为阶级斗争。
在生产力落后的世纪和时代,阶级斗争是传染性极大极快的社会“疾病”。
像SARS,具有爆发和迅速蔓延的特征。当草根阶级的最低利益也无保障,并且愿景常成泡影时,于是揭竿而起在所难免,并且具有合理性。古时他们的行动叫造反,叫起义。近代叫“革命”。不论叫什么,都是仇恨的行动。而仇恨的行动,则必伴随暴力和血腥,镇压它于统治阶级而言势在必行。双方互视为不共戴天的宿敌——雨果的《九三年》和狄更斯的《双城记》对此情形有恐怖又真实的描写:一方将敌人的头颅砍下,挑在矛尖上;而另一方为敌人制造了分尸轮……值得人类社会庆幸的是,如此残酷的阶级斗争,基本渐止于19世纪和20世纪之中了。那种骇人的历史,于西方人的记忆,比于中国人的记忆,约远百年。
发达而先进的生产力,决定着经济基础的雄厚殷实。雄厚殷实的经济基础,是以商业的空前繁荣为标志的。空前繁荣的商业是冲压机床。它反作用于生产力,使生产力成为一柄梳齿排列紧密的梳子。甚至可以说已不再是一柄梳子,而仿佛是一柄——篦子。
繁荣昌盛的经济时代,对人类社会而言,乃是效果最理想的“洗发剂”。阶级这一绺胶和在一起的头发,遇此而自然松散开来。经生产力这一柄篦子反复梳理,板结消除,化粗为细。
于是阶级被时代“梳”为阶层。
于是原先较为共同的“阶级意识”,亦同时被时代“梳”为“阶层意识”。
人类社会由阶级化而阶层化,意味着是由粗略的格局化而变为细致的布局化了。
格局极易造成相互对立的存在态势。布局有望促成相互依托的存在态势。
而这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一大欣慰。
较为共同的“阶级意识”,是人类的一种初级意识,反应敏感,逻辑单纯,导致引起了暴烈到你死我活地步的行动。无论对于统治阶级还是被统治阶级,都是这样。
中国历史小说中的某些民间英雄口中最经常喊出的号召是——“弟兄们,反了吧!”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便发生了。
法国国王查理十世迷信专政,曾对他的宠臣塔莱朗说:“对波旁王朝而言,在王座和断头台之外别无选择。”以至于深感忧虑的塔莱朗不得不提醒他:“陛下,在下一次民众起义之前,您起码可以选择乘驿车‘临时出走’这一条路。”阶级一经细分为阶层,便很难重新胶和在一起了。好比钢化玻璃一经破碎,便很难再复原一样。
一百个人若分成三十个群体,则每一个群体都不再强大。而当面包和黄油是一百零五份甚至更多份时,尽管分配得不公和不均匀可能依然存在,却肯定会被大多数群体相对的心理满足所抵消。
如果一个人手里拿着一份儿,瞪视着手里拿着两份儿的人大声疾呼:“弟兄们,反了吧!”他可能一点儿也引不起共鸣。
发达而先进的生产力,是必然会与民主与法治携手并进的。
一般而言,将会由民主和法治来解释某一个人为什么该得两份面包和黄油,完全不需要通过“造反有理”的方式解决。
只有手中一份儿面包和黄油也没有的人,才似乎有权那么大声疾呼。
在生产力发达而先进的时代,一无所有的人必是少数。这样的时代,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明白自己有责任、有义务、有使命关怀和体恤一无所有的人们。最重要的是,它有能力。因为有能力渐渐富有经验。
由阶级而细分为阶层的社会不再发生阶级斗争。
生产力发达而先进的时代不再产生“革命”的英雄和“革命”的领袖。
发达而先进的生产力对社会进行的每一次梳理,其实都意味着是对一条“革命理论”的无须言说的否定。
那一条“革命理论”即——“阶级斗争是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动力”。
即使从前是,以后却不会再是……对于中国而言,生产力正在摆脱落后,经济基础正在摆脱虚弱,商业时代正方兴未艾地孕熟着,阶级正日益加快地分化为阶层……故曰阶层分析,而非阶级分析。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