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分钟疗愈手册
  • 5分钟疗愈手册
  • 5分钟疗愈手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5分钟疗愈手册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31.15 5.4折 58 全新

库存47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莎拉·克鲁斯比|译者:周悟拿//陈梦婷

出版社浙江人民

ISBN9787213113758

出版时间2024-06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8元

货号32064811

上书时间2024-05-21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英〕莎拉·克鲁斯比毕业于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学院,获考古学和地理学荣誉学士学位,接受再培训成为人文综合治疗师,获得都柏林商学院HDip和硕士学位,现在都柏林担任心理治疗师。
在社交平台instagram拥有34万关注者,擅于把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提炼成易于理解的小笔记条目。此作品是她将心理健康讯息进行趣味化普及的尝试。
译者简介周悟拿,英语、丹麦语、挪威语译者。1991年生于湖南,浙江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曾在香港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美国耶鲁大学交流访问,现任教于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主要从事中外文化交流史、文学翻译研究。已出版译著《没有面目的人》《了不起的女孩》《地球编年史:人类起源》《人类遗骸之谜》等。
陈梦婷,湖南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学士、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目录
前? 言 01 
第一章? 自我发现:如何做自己 / 001 
第二章? 探索依恋:如何建立有意义的亲密关系 / 031 
第三章? 自我对话:如何善待自己 / 061 
第四章? 识别诱因:如何理解自己的反应 / 097 
第五章? 自我调节:如何安抚自己 / 123 
第六章? 设定界线:如何真正实现自我关怀 / 155 
第七章? 重新抚育:如何自我疗愈 / 191 
第八章? 超越自我:如何帮助友人 / 227 
结束语 / 251 
致? 谢 / 255

内容摘要
本书是一本指导读者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扰,学习心理上具体的应对方法,重获身心健康的心理自助图书。
在本书中,心理治疗师莎拉·克罗斯比通过心理探索、练习和指导帮助读者找到解决心理难题,并一步一步应用到生活中的方案。全书详细阐述了心理学中关于依恋、界线、自我对话、触发因素、内在小孩、自我抚育等专业领域的理论、方法、应用实例,帮助读者通过自身的学习和练习迅速掌控自身情绪、处理人际关系、正确规划人生,培养出坚强、自信、平静的特质,在人际关系的维持和处理中掌握高效的方法,从而获得幸福的生活和良好的心态。

精彩内容
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你会吸引你所做的人?为什么当您的伴侣不回复短信时您会如此沮丧,或者为什么相同的争论不断出现?
也许你已经注意到你真的很想建立一段关系——直到你成为一个人?或者为什么你的朋友在第二次约会后就准备和某人确定恋爱关系,而你却花了两年时间才说出“我爱你”?我们与生活中的人有着非常不同类型的关系。
探索依恋方式如果你接受过治疗,那么依恋的概念很可能以某种形式出现——而且是有充分理由的。从本质上讲,依恋是我们与他人相处的方式,而我们的“依恋风格”负责检查我们生活中人们的安全性和可用性。这是我们的关系蓝图,它总结了我们倾向于与他人感受到的情感纽带或联系的类型。了解我们的依恋风格是有帮助的,因为它:*影响我们在每段关系中的感受、思考和行为方式*告知我们与亲密关系的关系以及我们围绕浪漫、友好和家庭关系的叙述*影响我们处理冲突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深入了解我们小时候的感受*展示我们如何抵御情感联系*照亮需要我们关注的关系创伤。
由于婴儿与其照顾者之间的关系,儿童时期形成了依恋风格。依恋对于关系和情感发展至关重要。我们与生俱来就有一种与提供一切的照顾者建立情感纽带的驱动力,对我们的生存至关重要:食物、温暖和安全。
这种依恋的风格是通过养育、玩耍以及最重要的是父母对婴儿需求的反应程度而形成的。例如,当孩子哭泣时,父母会如何回应?带着舒缓的咕咕声,还是带着沮丧和提高声音?父母会看孩子的眼睛吗?或者他们是否缺席,或被手机分心?
这些互动的累积效应决定了孩子的安全感有多坚定。当婴儿可以看到并感觉到他们的照顾者始终如一、亲切而迅速地做出反应时,孩子就会知道他们可以信任负责照顾和生存的人。这最终巩固了安全附件的基础。大致可分为四种依恋:1.焦虑2.回避3.杂乱无章4.安全然而,这些风格,就像我们的自我意识一样,不是一成不变的。尽管它们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但许多因素会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影响它们。这些因素包括各种积极和消极的生活经历,包括但不限于早期的友谊、遭遇欺凌、搬家、疾病、经济安全或不安全感,亲人的死亡或分离,亲密关系中的治愈经历,个人成就,成瘾,虐待,忽视,对自我工作的承诺,以及我们与治疗师的关系,如果我们有的话。消极的经历使我们感到不那么安全,而积极的经历使我们能够治愈并感到更安全。
没有任何依恋风格一定是“坏的”。这也不是任何消极或虐待行为的理由。 “不是我,是我的依恋风格”不会让你走得太远。
尽管没有错误的依恋方式,但我们许多人的希望是努力建立一种安全的联系,因为这将减少可能阻止我们过上充实生活的情绪和关系上的痛苦。然而,重要的是要知道,我们每个人在童年时期形成的依恋风格并不是我们做出的选择;它只是为了保证我们的安全而形成的。因此,考虑到这一点,当我们探索我们觉得自己拥哪种依恋风格时,最好带着同情心、好奇心和努力治愈的意愿来处理随之而来的信息。
Take5:检查自己在我们进一步研究不同类型的依恋之前,先盘点一下你现在的想法。或许你正在抢先一步,想要了解更多。也许你已经选择了你希望拥有的依恋风格。问你自己:*我做了什么假设?
*我可以在阅读前保持开放的心态吗?
*我是否愿意被惊讶或误解?
*我可以将我想要的和实际的分开吗?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