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中国美学名著导读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百年中国美学名著导读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67.79 5.3折 129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潘知常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

ISBN9787550051157

出版时间2023-12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129元

货号31953970

上书时间2024-05-21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潘知常,南京大学教授、博导,南京大学美学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1989年获市、省级“五四青年奖”,1992年被批准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993年被南京大学特聘为教授。长期在澳门工作,担任澳门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文艺术学院创院副院长(主持工作),澳门电影电视传媒大学筹备委员会专职委员。曾任中国民主同盟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华夏文化促进会顾问、国际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澳门比较文化与美学学会创会会长等。出版“生命美学三书”、“潘知常生命美学系列”(十三卷)等约九百万字的美学专著,在《文艺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两百多篇。1993年提出的“中国美学精神”,2007年提出的“塔西佗陷阱”,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和2014年在重要讲话中均曾予以关注,后者目前网上搜索量为299万条,被称为:“一个中国美学教授命名的政治学、传播学定律”。1985年提出“生命美学”,并创立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出现的第一个美学学派——生命美学学派,目前网上搜索量为4490万条。

目录
目 录

上卷
主体论美学的庄严建构——高尔泰《美是自由的象征》导读/范 藻
美在创造——蒋孔阳《美学新论》导读/江 飞
美与实践——李泽厚《美学四讲》导读/李 骏
生命美学:“光明在勾拨我爱的心弦”——潘知常《走向生命美学——后美学时代的美学建构》导读/刘 燕
王国维的“美”与“真”——王国维《人间词话》导读/吴申珅
自我的超越和超越的美学——杨春时《作为第一哲学的美学——存在、现象与审美》导读/肖建华、吴上清
中国现代美学“体”与“用”的确立——朱光潜《文艺心理学》导读/周 丰
实践·生成·境界——朱立元《走向实践存在论美学》导读/王 敏 
下卷
独具慧眼、探本溯源、中西融合——佛雏《王国维诗学研究》导读/黄石明
美、诗学与艺术的迷思——胡经之《文艺美学》导读/段绪懿
感性的实践生成与对象化历史——李泽厚《美的历程》导读/吴寒柳
中国美学之何为与可为——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导读/王世海
书法的故事 灵魂的探险——熊秉明《中国书法理论体系》导读/颜以虎
为人生而艺术——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导读/秦兴华
中国美学图景的初次勾勒——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导读/崔淑兰
“有”与“无”的双重变奏——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导读/向 杰
美与人生境界——张世英《美在自由》导读/王燕子
守正与创新:语境中的美学突围——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导读/李金来
散步美学的延续——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导读/陈 莉
意境美学的现代建构——宗白华《艺境》导读/张泽鸿

内容摘要
《百年中国美学名著导读》选取了二十本近一百年来中国经典美学名著,同时邀请当代美学界二十位著名美学家对这些名著进行一个学术导读与评析,全面介绍这些名著的内容,评析名著的美学思想,通过这些名著,梳理近百年来中国美学发展中的重要事件、重要流派、重要美学家,以这种“名家解读名著”的方式,呈现一本有着重要学术价值的美学学术评点文集。

主编推荐
该书从近百年来中国经典美学名著里选取二十部重作,当代美学界二十位有名美学家对选取的名著以导读的形式进行阐述,全面系统地介绍其中的内容,评价其中的美学思想。该书以名家解读名著,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指导意义,有助于读者了解中国现当代美学思想。

精彩内容
这是一部贮满了泪水与心血的生命之书;这是一部闪耀着哲理与诗情的美学名著;这就是著名主观派美学的重要代表高尔泰的《美是自由的象征》。
这本书在1986年12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首次推出后,一时洛阳纸贵,1988年又原封不动再版发行,“美是自由的象征”成为当代中国第二次“美学热”的流行概念。及至2021年,北京出版集团再次以《美是自由的象征》为名出版此书,虽然这个版本编排上有些调整,内容也有一些增减,但《论美》《美感的绝对性》《美是自由的象征》《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人道主义与艺术形式》《关于艺术的一些思考》六篇作为《美是自由的象征》一书核心的重要文章依旧在列。
笔者要引领大家走进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的《美是自由的象征》。 尽管这不是一部篇章井然、条理分明的学术专著,但却是一部思想精深、观点新颖和文采斐然的美学名著;虽然这不是一部史实钩沉、思想总结的学问著作,但却是一部写给“未来”和走向“未来”的书。不论是此书“前言(一)”表露的能否适应未来时代需要的担忧,还是“前言(二)”写下的对“未来”的期待,抑或是高尔泰在2021年版《美是自由的象征》开篇的《庚子春秋—作者前言》里发出的“渺小个人在巨大历史命运面前的无能为力”的感慨,都是对“作为同一种意义的追寻”。那么,他追寻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意义”呢?那就是生命意义。
从1986年到2021年,弹指一挥,三十六载,世事沧桑,社会巨变,但高尔泰在这本书里拳拳执念的两个问题—“人”的问题和“美”的问题,依然未变,并且愈加复杂和日益沉重。 一、高尔泰与《美是自由的象征》(一)一个不可复制的高尔泰孟子问:“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高尔泰是江苏高淳人,中国画家、美学家、散文作家,1935年生于江苏省高淳县,1955年肄业于江苏师范学院美术系,历任兰州第十中学美术教师、敦煌文物研究所研究员、兰州大学哲学系教师、中国科学院哲学所美学研究室研究员、四川师范大学美学研究室主任与副教授。1970年代,他开始发表作品,1992年出国,在海外从事绘画、写作,并成为内华达等大学访问学者。他先后出版了《论美》《美是自由的象征》《评论的评论》《寻找家园》和《美的抗争:高尔泰文选之一》《美的觉醒:高尔泰文选之二》等著作。
以上是网络上对高尔泰的介绍。循着网络上提供的信息,经过笔者的“修复”和“还原”,我们将发现一个什么样的美学家高尔泰呢?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