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激情飞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歌国徽诞生故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让激情飞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歌国徽诞生故事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4.16 5.4折 45 全新

库存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冬权,詹红旗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ISBN9787520539401

出版时间2023-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5元

货号31646652

上书时间2024-05-21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杨冬权,1955年4月出生,江苏淮安人。1982年1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曾任国家档案局机关档案工作指导司地方处副处长,中央处处长,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档案馆(室)业务指导司副司长,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办公室主任,中央档案馆副馆长,国家档案局副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共十七大、十八大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
詹红旗,吉林省农安县人,1963年出生,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先后担任中国档案出版社史料编辑室主任、中国言实出版社第二编辑室主任、中国文史出版社第二编辑室主任;编审职务,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多年来一直在一线从事编辑工作,策划、编辑出版有《蒋介石年谱》《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世界新闻出版大典》《共和国五十周年珍贵档案》《公文写作一点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微国歌档案》《毛泽东批注二十四史》等有价值有份量的图书,所编辑的图书多次获奖。

目录
新中国走来 / 001
一、1949,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年份 / 003
二、西柏坡,中国命运定于此村 / 005
三、筹建新中国 / 008
国旗国徽国歌方案的征集 / 017
一、第六小组,负责草拟国旗、国徽及国歌方案 / 019
二、《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辞谱启事》  / 021
国旗:一张天下最美的脸 / 027
一、聘请初选委员会专家顾问 / 029
二、“初选十一号”与“初选十七号”之争 / 031
三、曾联松与他设计的国旗图案原稿 / 053
四、五星红旗 / 056
国歌: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 075
一、社会各界踊跃投稿 / 077
二、聘请专家进行初选 / 079
三、《应征国歌歌词复选集》(一) / 080
四、用《义勇军进行曲》暂代国歌 / 091
五、国歌的确定 / 095
国徽:庄严而美丽的国家象征 / 099
一、“国徽是否可慢一点决定” / 101
二、国徽工作筹备已久,希望在政协一届二次会议上得到解决 / 105
三、国徽的确定 / 123

内容摘要
本书是一本关于国旗国徽国歌诞生经过的书。
是一本写给青少读者的图文并茂、简单易懂的知识性的图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国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标志和象征。国旗、国歌、国徽诞生的过程,记录了老一辈革命家、社会名流、知识分子等社会各界人士在中华人共和国成立过程中非凡的历史贡献,还有那些设计者、创作者们在拟制过程中的感
人故事。历史将永远铭记着他们!
本书利用大量档案材料和珍贵展览图片编辑而成,是一本内容独特,集知识性、生动性于一体的普及读物。相信本书对广大青少年了解国旗国歌国徽知识,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薰陶具有积极意义。

精彩内容
一、1949,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年份从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组织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略性战役,共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44个师,非正规军29个师,合计154万余人。使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毁,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1949年,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注定将产生激烈巨变的年份。
1949年1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撰写的《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献词中说:中国人民将要在伟大的解放战争中获得最后胜利,这一点,现在甚至我们的敌人也不怀疑了。
一九四九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向长江以南进军,将要获得比一九四八年更加伟大的胜利。
一九四九年我们在经济战线上将要获得比一九四八年更加伟大的成就……一九四九年将要召集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以完成人民革命任务为目标的政治协商会议,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并组成共和国的中央政府……几千年以来的封建压迫,一百年以来的帝国主义压迫,将在我们的奋斗中彻底地推翻掉。一九四九年是极其重要的一年,我们应当加紧努力。
这一时代激变,正在加速催产一个全新的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二、西柏坡,中国命运定于此村河北平山县有一个小山村西柏坡,被誉为“中国命运定于此村”。它如一颗明珠镶嵌于太行山东麓的滹沱河畔,闪耀革命史册。这个小山村,曾一度成为整个中国革命的“心脏”,是新中国的摇篮。1973年2月,周恩来为西柏坡题词:“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三大战役在此,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此。”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柏坡与干部群众代表座谈时说:“西柏坡我来过多次,每次都怀着崇敬之心来,带着许多思考走。”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毛泽东在会上作了重要报告。提出了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以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以及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
会议批准了由中国共产党发起的关于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及成立联合政府的建议,批准了毛泽东关于以八项条件作为与国民党南京政府进行和平谈判的基础的声明,并根据毛泽东的报告通过了相应的决议。
七届二中全会描绘了新中国的蓝图,对迎接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对新中国的建设事业,都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七届二中全会后,3月25日,中共中央及其所属机构由西柏坡迁至北平。
七届二中全会后,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了渡江战役。“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人民军队以摧枯拉朽之势,一举占领了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巢穴——南京,挂在伪总统府上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如秋后残叶,凄然飘落,国民党22年的反动统治寿终正寝。在人民解放军向全国大进军的凯歌声中,新中国正迈着坚实的步伐,一步步走来!这时,象征新中国主权、尊严、意志、团结的国旗、国徽、国歌,已在党和革命人民的心底开始描绘……三、筹建新中国1.“五一”口号开启协商建国序幕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不顾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向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展开大规模进攻,解放区军民奋力抗击,全面内战爆发。到1948年春,人民解放军在各战场展开强大攻势,外线开创了中原战场的新局面,内线捷报频传,并于4月21日成功收复延安。解放战争大局愈加明朗,革命胜利指日可待。此时,中国共产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合作,协商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事项提到现实的日程上来。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出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口号,号召巩固和扩大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一战线,为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而共同奋斗;团结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如何召开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问题。
5月1日,毛泽东致信给在香港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李济深、中国民主同盟中央主持盟务的常委沈钧儒,进一步阐述“五一”口号精神,就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的地点、时间、人员范围等问题征求意见,同时提议由中共中央、民革中央、民盟中央发表联合声明倡议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5月5日,李济深等12人代表各自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联名发出给全国同胞和毛泽东两个通电,热烈响应中国共产党的“五一”号召。之后,民革、民盟和其他民主党派、民主人士一起,在香港等地就召开新政协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提供许多积极的意见。中共中央与民主党派的互动,为协商建国拉开了序幕。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