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乾隆:政治、爱情与性格
  • 乾隆:政治、爱情与性格
  • 乾隆:政治、爱情与性格
  • 乾隆:政治、爱情与性格
  • 乾隆:政治、爱情与性格
  • 乾隆:政治、爱情与性格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乾隆:政治、爱情与性格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8.69 4.8折 59.8 全新

库存6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宏杰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ISBN9787545566185

出版时间2021-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9.8元

货号31303970

上书时间2024-05-21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张宏杰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研究员。著有《饥饿的盛世》《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简读中国史》《简读日本史》等。曾在《百家讲坛》主讲《成败论乾隆》。大型纪录片《楚国八百年》总撰稿。辽宁省作家协会特聘签约作家。

目录
第一章  一言难尽的乾隆
第二章  与众不同的生辰八字
第三章  提前接班
第四章  叛逆的继承人
第五章  大权独揽
第六章  驾驭大臣的手段
第七章  皇帝的爱情
第八章  不祥的乾隆十三年
第九章  伴君如伴虎
第十章  张廷玉之死
第十一章  登上盛世极峰
第十二章  严峻的新挑战
第十三章  乾隆朝的离奇案件
第十四章  盛世文治
第十五章  乾隆皇帝老了
第十六章  和珅的崛起
第十七章  惊天大案
第十八章  君臣赌局
第十九章  来叩门的英国人
第二十章  英国人的礼物
第二十一章  鸦片战争的种子
第二十二章  接班和传位
第二十三章  乾隆身后事
后记

内容摘要
他二十五岁登基,为了大权独揽,全力打击后妃外戚、皇族、太监、权臣、朋党等种种势力。他三十八岁时,孝贤皇后去世,这不仅使他性格大变,也给大清政坛带来了一次不小的震荡。他四十九岁时,亲手打造了一个“极盛之世”,将康乾盛世推向了顶峰,使其成为整个中国传统社会的鼎盛时代。晚年,他闭目塞听,极为自大,在接见英国使者一事上埋下了鸦片战争的种子。本书通过详实的史料、通俗的讲述,向读者揭示了乾隆执政风格的变化与其性格和爱情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精彩地论述了乾隆执政的成败得失,全方位地还原了一个真实复杂的帝王形象。

精彩内容
清朝皇帝乾隆,可以说是中国读者最熟悉的皇帝之一,大家通过电视剧、小说,对他了解得比较多。但是影视、文学作品中的乾隆,和真实的乾隆,反差很大。比如,在野史传说中,乾隆皇帝沉溺酒色,日日笙歌宴饮。事实上,乾隆并不喜欢喝酒。除非在一些重大庆典场合,他会象征性地喝上那么一口,平时,他生活十分节制,基本不饮酒。一个有力的证据是,他一生写了几万首诗,但是从不以“酒”字入诗。你若去翻乾隆的诗集,会发现里面没有一个“酒”字。再比如,许多电视剧里,乾隆都是一个喜欢微服私访的皇帝,没事就喜欢到胡同里逛逛,体验体验老百姓的生活。有一个传说,有一年年三十晚上,乾隆从通州微服私访归来,饥肠辘辘,但天色已晚,店铺都关门了,只有一家“王记酒铺”还在营业。乾隆便与随从进店,要了一壶烧酒、几盘烧卖,吃了感觉不错,于是要过纸笔给“王记酒铺”写了三个大字——“都一处”。从此,“都一处”名声大噪,成了京城一家有名的饭店。事实上,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清代皇帝特重祖制,他们出门有一套严密的保安制度。同时,那个时代,一个皇帝微服出宫如果被人发现了,会被认为是一种极不自重、极不自爱的荒唐举动。乾隆皇帝是一个特别好面子、特别重视规矩的皇帝,他对自己要求极高,要求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要成为后世帝王的楷模。所以,乾隆不太可能私访。退一步说,他即使有过一两次私访,也不可能给人题字,暴露自己的身份。再比如,人们津津乐道的刘墉刘罗锅的故事。说刘墉是皇太后的干儿子,因此也是乾隆的干兄弟,没事就和乾隆开开玩笑,有的时候还捉弄捉弄乾隆。其实把这样的故事安排在乾隆朝是特别不合适的。因为乾隆是中国历史上对大臣最为严厉的皇帝之一,他对君臣之分看得非常重,乾隆朝的大臣,即使贵为大学士,见了皇帝也如同老鼠见了猫,大气都不敢出。三朝老臣张廷玉,那可是乾隆的老师,就是因为在乾隆面前一句话没有说对,便丢官罢职,滚回老家,身败名裂,一生功业毁于一旦。因此,乾隆朝的大臣绝对不敢在皇帝面前炸刺儿。从上可知,我们通过影视、文学作品得来的乾隆印象,大部分是站不住脚的。所以,我要为大家讲述一个真实的乾隆形象。我们要侧重分析乾隆的性格与命运,总结乾隆一生的成功与失败。现在人事部门决定是否录用一个人,会要求他先提供一份简历,以便了解一下他的基本情况。哪些基本情况呢?第一,姓名和生日;第二,家庭背景;第三,照片,看看他长什么样;第四,主要经历,主要做过哪些事情,取得过什么成绩;等等。那么接下来,我们就给乾隆制作一张履历表,看看他的基本情况。乾隆履历表的第一项,姓名和生日。乾隆皇帝姓爱新觉罗,这是清皇室的姓氏。他本名弘历。这个名字,我们可以讲几句:清朝一开始给皇子皇孙起名,没有什么规章制度,起得很随便。有的是以排行起名。比如,努尔哈赤最小的儿子费扬古。这个名字是什么意思?老疙瘩。有的是以动物命名。比如,鼎鼎大名的摄政王多尔衮。他的名字是什么意思?獾,一种动物。有的是以物品命名。比如,努尔哈赤的孙子博洛。什么意思?凉帽,夏天戴的帽子。还有的是以生理特点起名。比如,贝子傅喇塔。什么意思?烂眼边子,烂眼皮。所以入关前,满族贵族起名是很随便的。那么入了关,从康熙朝起,因为受汉文化的影响越来越深,康熙就给皇子皇孙起名定下了规矩。康熙的儿子们,名字的第一个字必须用“胤”字,第二个字必须有示字旁。胤禛(yìnzhēn)就是这样。孙子辈第一个字必须用“弘”字,第二个字要用日字边。说到这,我们要介绍一下,满族人的名字,不能像汉族人的名字一样,和姓连到一起用。比如,我姓张,名宏杰,到哪儿一介绍,我叫张宏杰。而满族人不能这样。比如,弘历不管是自我介绍,还是别人提起他,都只叫他弘历,不可能管他叫爱新觉罗·弘历。满族人历史上从来没这样叫过,不信你去翻所有的史籍和档案,都是这样。现在有时候一些满族朋友递给我名片,一看,上面是爱新觉罗·爱国,或者叶赫那拉·美丽,这个其实不是满族的历史习惯。弘历做了皇帝后年号是乾隆,死后庙号叫高宗,谥号叫纯皇帝。所以他的长辈叫他弘历,百姓叫他乾隆,他的后代子孙尊称他为高宗纯皇帝。乾隆生于康熙五十年,也就是公元1711年,阴历八月十三日。从属相上说,乾隆属兔;从星座上来说,他是天秤座。他的出生地是北京雍和宫,关于这个,有过争论,我们以后还会提到。这是他的姓名和出生日期。第二项,家庭背景或者说血统。乾隆的父亲是雍正皇帝,这个我们都知道,母亲也是满族人,钮祜(hù)禄氏。从血统上来说,他身上有百分之八十一点二五的满族血统、百分之六点二五的蒙古族血统和百分之十二点五的汉族血统。这是怎么算出来的呢?清代创建者努尔哈赤和皇帝皇太极都是血统纯正的满族人,顺治皇帝的生母是蒙古人,也就是史上著名的庄妃——博尔济吉特氏。所以顺治身上,满、蒙血统各占百分之五十。康熙的母亲佟佳氏本是汉军旗人,所以康熙身上,有百分之五十的汉族血统,满族和蒙古族血统各为百分之二十五。到了雍正、乾隆两代皇帝,他们的生母皆为纯正的满族人,因此他们的满族血统就连续上升。所以乾隆皇帝在清代皇帝中,是满族血统较占优势的一位帝王。履历表的第三项,就要给乾隆贴张照片,看看乾隆的外表到底是什么样。皇帝是一种非常奇怪的“动物”。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们长得都差不多。从汉代到清代,史书上记载的皇帝们的长相,无外乎用的都是“貌奇伟”“龙睛凤目”“日角龙颜”这些词,皇帝们脸上从来不长麻子,不长粉刺,也不长老年斑。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描写皇帝的外表,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虽然理论上皇帝应该都长得很英俊,但实际上,绝大多数皇帝的长相都很平庸。所以为了不犯错误,史官们就用一些格式化的词语,比如什么“天日之表”之类的,来搪塞一下。《清史稿》中关于乾隆皇帝的外表只战战兢兢地用了四个字:隆准颀(qí)身。这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高鼻梁、大高个。而《清高宗实录》中则说得多一点儿。说乾隆长什么样呢?“生而神灵,天挺奇表。殊庭方广,隆准颀身,发音铿(kēng)洪,举步岳重,规度恢远,嶷(nì)然拔萃。”这说得太抽象了,没有一个具体的词儿,说了半天等于没说。中国史书上,凡是皇帝,必然隆准,也必然颀身,而事实上呢?乾隆身材并不高大。乾隆晚年,有一个叫马戛尔尼的英国使臣,曾经出访中国。他目测说,乾隆帝身高约五英尺二英寸,换成公制,约一米六。不过,这是乾隆八十三岁时的身高。我们知道,人到老年,身材会有点“缩水”,估计乾隆年轻时比这要高一些。故宫现在还保存着乾隆夏天所穿的一件十二章朝袍,根据这件衣服的长度,我们大致可以推测,乾隆的身高是一米六六,个子并不太高。这是身高,那么容貌如何呢?乾隆皇帝酷爱画像,故宫现存他的画像有一百多张。而且由于乾隆时代已经引进了西洋画法,所以他的肖像画得很逼真。从画像中我们可以看到,乾隆“脸庞呈长方同字形,两腮稍削,皮肤白皙,微带红润,眼睛黑而明亮,炯炯有神,鼻稍下钩,体态文雅,外表平和。青年时代是一位英俊潇洒的翩翩佳公子,老年时代,则显示出尊严、和蔼与慈祥”(戴逸《清代人物研究》)。这是乾隆的外表。履历表的第四项,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就是一生做了什么大事,取得了什么成就。换句话说,就是乾隆皇帝的主要功业和历史地位。乾隆皇帝之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如此引人注目,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创造了一系列辉煌的统治成绩,这些成绩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就是一系列历史纪录。第一,乾隆朝的人口创了历史纪录。在清朝以前,中国历朝历代的最高人口纪录不过七千万左右。当然,也有历史学家认为,在几个时点上,中国人口曾经短暂地突破过一个亿。乾隆六年(1741年),清朝进行了一次人口普查,人口已经达到一亿四千万。到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又进行了一次,全国人口达到了多少呢?三个亿。就是说,乾隆皇帝用不到五十年的时间,使中国人口翻了整整一番。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绩。第二,乾隆统治时期,中国的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一。今天我们特别重视GDP(国内生产总值)这个衡量综合国力的指标。在乾隆朝,中国的GDP占了世界的三分之一。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比今天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占比还要高。当时中国的制造业总产量是英国的八倍,俄国的六倍。为什么不和美国比呢?因为那时美国刚刚建国,还没什么制造业。20世纪90年代,有一本著名的经济学著作,西方学者弗兰克所著的《白银资本》,其中说,当时的中国,不仅是东亚国际贸易体系的中心,而且在世界经济中也占支配地位。第三,乾隆时期是清朝版图最大的时期。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平定准噶尔之后,国家版图达到了一千三百八十万平方公里。今天我国的领土面积是多少呢?大家都知道,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而且乾隆时期,皇帝对边疆地区实现了空前有效的、强有力的政治管辖和军事控制,而不是实行历史上的羁縻政策,或者说比较松散的控制,这是历朝历代所不能比的。第四,乾隆朝在文化上也创造了一项无人能超越的纪录,乾隆朝修的《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字数最多的一部丛书。全书近八万卷,一共多少字呢?九亿九千七百万字。它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部丛书。这四项纪录,无可置疑地说明了乾隆皇帝确实是中国历史上成绩最伟大的帝王之一,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上,乾隆都创造了中国历史的巅峰。他的历史地位,由此可见一斑。当然,大家对乾隆皇帝如此关注,不仅仅是因为他统治成绩出众,同时还因为他本人也是一个非常有特点的皇帝。这些特点,也体现为好多个历史纪录。第一,他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掌握实权时间最长的君王。乾隆做了六十年皇帝,之后又做了三年多掌握实际权力的太上皇。也就是说,他的实际统治时间为六十三年零四个月,这个长度居世界统治者之首。有人说,乾隆的年号可没他的爷爷康熙长,应该是康熙的统治时间长吧?没错,康熙的年号是六十一年,乾隆是六十年。但是,第一,康熙没做过太上皇;第二,康熙刚登基的时候才八岁,没有亲政,他的实际统治时间不过五十五年。还有人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当了七十二年国王。然而他的情况和康熙很类似,五岁登基,一介童蒙,根本不懂得什么叫作“统治”。他二十二岁才开始亲政,实际掌权时间不过五十年。还有一些知识面更广的读者会说,波斯国王沙普尔二世统治时间也比乾隆长。没错,沙普尔二世是波斯萨珊王朝著名的国王,公元309年至379年在位,他当国王的时间长达七十年。不过他即位的时候年纪就更小了。小到什么程度呢?小到了负数。原来他是上一任国王的遗腹子。他还没出生,父亲就死了,所以贵族们就把王冠放在他母亲的肚皮上,用这种方式给他加了冕。所以他虽然名义上统治时间长达七十年,但亲自理政的年限不超过六十年。还有人说,那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呢?她的在位时间可长达六十四年呢,与乾隆皇帝基本一样啊。我们讲过,我们说的是掌握实权的君主。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已经进入君主立宪时期,所以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君主,她的权力与中国帝王的权力根本无法相提并论。所以,经过古今中外这一圈的比较,我们可以确认,乾隆的实际统治时间是全世界最长的。第二,乾隆是世界上最长寿的君王之一。中国历史上,年龄可考的皇帝一共有五百多位。其中能活到七十岁以上的,仅有七人;活到八十岁以上的,只有四个人。哪四个人呢?梁武帝、武则天、宋高宗、乾隆四人,乾隆又以八十九岁高龄在这四个人中拔得头筹。所以在中国历史上,乾隆毫无疑问是最长寿的皇帝。不过,要是放到全世界来说的话,他就要排第二了。因为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活了整整九十岁,比乾隆多了一岁。所以,我们只能很遗憾地在这个世界最长寿的君王后面,加上“之一”二字。第三,乾隆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身亲七代”的皇帝。什么叫身亲七代呢?就是亲自见到了七代人。往上见过祖父、父亲;往下,见到了儿子、孙子、曾孙、玄孙,加上自己,一共七代。这个纪录,在历代帝王当中绝对是独一无二,无人能够超越的;不但在皇帝中绝无仅有,就是在普通老百姓家里也十分罕见。我查了一下中国历史纪录,几千年间,只有从唐朝钱朗到明代文徵明等六个人,曾经做到过这一点。我们今天不是经常会讨论幸不幸福这个问题吗?如果那个时候有人去采访乾隆皇帝,他的回答一定是很幸福。你看,他长寿,长期掌权,又子孙满堂,这还不幸福吗?事实上,除了拥有这几项纪录,乾隆身上还有几个别的条件,也是让我们大家都非常羡慕的。其一,乾隆的身体素质非常好。从武的方面说,乾隆身体底子很好,一生身强体壮,体力出众,武功、骑射本领高强。从文的方面讲,他智商奇高,读书过目不忘,懂得五种语言,满语、汉语、蒙语、维吾尔语、藏语他都会讲。谈到这里,我们不妨再介绍一下乾隆的另一项小小的历史纪录:他是中国历史上产量最高的诗人。他一生写了四万三千六百三十首诗。《全唐诗》收了唐朝五代两千多名诗人的作品,加到一起是多少呢?也不过四万九千多首。乾隆一个人的,就顶了差不多唐朝两千人的总量。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纪录。其二,乾隆一生运气极好。他即位的过程非常顺利。因为雍正发明了秘密立储制度,没有人和乾隆争皇位。雍正立了乾隆当继承人之后,又早早死了,这让乾隆在二十五岁,也就是最年富力强的时候当上了皇帝。同时乾隆在登基的时候,又有一个很好的统治基础。经过康熙和雍正七十多年的统治,乾隆登基时,政治安定,经济平稳,既无内忧,又无外患,政治舞台的所有布景都布置妥当,只等他上演一出辉煌的统治大戏。由此可见,他的运气非常好。其三,他的结局也很好。人生幸不幸福,结局很重要,特别是政治人物,能不能平安降落,非常关键。很多皇帝都不能善终,我曾经在《坐天下很累》一书中专门统计过,中国历史上,皇帝的横死率,就是说非正常死亡的概率,是百分之四十四,所以皇帝实际上是一个非常高危的职业。而乾隆在统治六十年之后,又成功地举行了禅位大典,在生前就把皇位传给了自己挑好的接班人嘉庆。传位之后,他还掌握着实际权力。这个安排既保证了接班的平稳,又做到了终身保持权力。中国人衡量幸福,很早以前就有了一套明确的标准,就是《尚书·洪范》中所说的“五福”: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第一条是长寿,只有活到一定年龄,你才能享受到各种幸福。第二条是富,即有钱,你得有起码的经济条件。第三条是康宁,这辈子别遇到什么大灾大难。第四条是攸好德,即要有一定的道德追求。不是有句话吗,清白的良心是最温柔的枕头。我们后世对乾隆如何评价是另一回事,乾隆自己认为自己还是有道德追求的。第五条就是得善终。这五条,乾隆基本都占全了,你说他是不是要算中国历史上最幸福的皇帝呢?!以上我们讲的都是乾隆的成就,也就是乾隆身上光彩的部分。接下来,我们还要讲一讲乾隆身上的缺点。我们评价一个人,都说“是非功过”。履历表中在个人成绩这栏下面,往往还有一个栏目——个人处分,即在工作中犯过哪些错误,受过哪些处分。所以,要讲一讲乾隆的失误,这个简介才算完整。乾隆的第一个错误,当然是他在晚年骄傲自满,不思进取,贪图享受,带头腐败,导致大清的衰落。他重用和珅去给他搞“创收”,又拼命让大臣们给他进贡各种好东西,供他享受。由此引发了大清政坛上全面的贪渎之风,后来更是出现了白莲教起义,这些使得大清从极盛走上了中衰。这是他的第一个重大错误。乾隆的第二个错误,也是最广为人知的错误,就是大兴文字狱。乾隆的成就有很多创了历史纪录,而他的错误有一些也创了历史纪录。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制造文字狱最多的一位皇帝。在清朝以前,中国历史上的文字狱很少。到了清朝康雍乾三朝,才呈现爆发之势。不过康熙年间,文字狱只发生了不到十起;雍正年间,发生了近二十起。而乾隆年间发生了多少起呢?一百三十多起。这个数量远远超过其他所有皇帝的。乾隆另一个不光彩的历史纪录,是销毁图书的数量。我们前面说过,乾隆朝文化上的一大成就是修了《四库全书》。但是事实上,他借着修《四库全书》的机会,也销毁了大量不利于清朝统治的图书,史载乾隆销毁的书籍达六七万卷。也就是说,他修成了一部《四库全书》,也烧掉了另一部《四库全书》。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文化浩劫之一。乾隆的第三个错误,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错误,就是误判了世界大势,采取了错误的外交方针。乾隆生活的时代,正是人类历史发生空前剧烈变化的时代。从物质文明来讲,雍正十一年(1733年),也就是乾隆即位的前三年,英国人凯伊发明了飞梭,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瓦特发明了蒸汽机,标志着机器化大生产已经开始了。从精神文明来讲,乾隆十八年(1753年),乾隆四十三岁的时候,卢梭开始撰写名著《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在乾隆晚年,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大革命,《人权宣言》颁布,提出了“主权在民原则”,标志着人类精明文明的飞跃式发展。那么1797年,也就是乾隆皇帝禅位给自己的儿子嘉庆之后的第二年,美国总统华盛顿功成身退,拒绝担任第三任总统,从此美国总统连任不能超过两届成为定例。这两位历史巨人对权力的态度,反映了当时清朝和西方政治文明发展的差距。但是乾隆对西方文明的发展却毫无所知,也根本不感兴趣。他自信天朝高高在上,无所不有,所以在全球化发展越来越快的时候,他却进一步闭关锁国,把清朝的开放口岸由四个缩小到广州一个。乾隆晚年,英国派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乾隆对他们提出来的要与大清建立平等外交关系的要求不屑一顾,说我天朝上国无所不有,你们愿意来做买卖就做,不来拉倒,我们不缺你们那点货物。所以我们说,乾隆落后的外交思路与后来清王朝的衰败,有直接的关系。如果我们单单把乾隆放在中国古代史中去和其他皇帝相比较,我们可以确认,乾隆确实是一位很伟大的统治者。但是,如果我们放宽视野,把他放到全世界去比较,我们就会发现,他的统治成就立刻暗淡了许多。因为他所处的时代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不同,历史对他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问题,而面对这些问题,他没有给出合格的答案。讲到这里,乾隆的简历我们就介绍完了。我前面说过,我讲乾隆,重点是分析他的性格和命运,那么最后我们要简要介绍一下乾隆的性格特点。如果用一个词总结乾隆性格的话,那就是复杂。可以说,他是一个拥有多重性格的人,一个非常复杂多变的人。举一个例子,他有仁慈善良的一面。雍正在遗诏中称乾隆“秉性仁慈”。小时候宫中小猫小狗死亡,他都会哭上半天。史料表明,乾隆一生多次因为灾情而流泪。有一年,安徽太湖县遇到了灾荒,老百姓在野外挖到一种叫“黑米”的东西。这可能是很多年前的陈化粮,都已经炭化了,他们就用这个来充饥。乾隆知道后,让地方官把这种黑米呈上一些,他想看看是什么东西。送来之后,他自己想尝一下,结果黑米刚刚放进嘴里,他的眼泪就下来了,因为这东西太难吃了,根本不能下咽。于是,他把剩下的黑米分给了他的皇子们,让他们了解了解老百姓的生活是多么不容易。所以凡事都很精明的乾隆,独独对救灾过程中的跑冒滴漏“难得糊涂”。发生灾害时,他宁肯地方官报得严重一点儿、夸张一点儿,以防出现救助不力的情况。从这点上看,他是非常仁慈的。但是他又有极为残暴的一面。根据《清代文字狱档》记载,乾隆十八年(1753年),有一个叫丁文彬的疯子从浙江来到山东孔府,敲开了孔府的大门,说他几天前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上天把孔府的两个女儿许配给了他,因此他今天来做上门女婿。孔府的人看他疯疯癫癫,把他送到官府,官员在他身上搜出一本书,上面写着奇怪的年号。他对官员说,他时常听到一个小人在他耳边说话,说已经命他当了天子,替他起了这些年号。地方官将此事上报给了乾隆。乾隆皇帝看了材料,认为此人是个疯子。他亲自下指示,命人将这个疯子推上街头,当着众人的面凌迟处死,活活剐了他三千六百刀。乾隆这样做,目的就是制造恐怖,恫吓“愚民”,“务必重处,以警其余”。连疯子说一声想当皇帝都要被这样残酷杀掉,何况其他?!从这一点看,乾隆又是极为残忍的。所以,乾隆性格中的第一对矛盾是仁慈与残忍。除了仁慈与残忍,乾隆性格中冲突的部分还有很多。比如,他情商很高,风度翩翩,很善于讨取别人的欢心,常使人感觉“蔼然有春风和气”(朴趾源《热河日记》);然而他又高己卑人,内心深处很少有瞧得起的人物,施政过程中他经常峻烈严酷,刻薄寡恩。他为人节制,生活特别有规律,平生饮酒不过数杯。有时他又穷奢极欲,花的钱如沙似海,如搞了六次南巡。他早年富有自知之明,谦虚谨慎,把盛世推上了顶峰;晚年却刚愎自用,自我膨胀,听不进任何意见,亲手毁了这个盛世……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那么乾隆这样独特的性格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有哪些是先天遗传,有哪些是后天因素?乾隆的父亲和母亲遗传给了他哪些与众不同的基因呢?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