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遇见表演艺术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遇见表演艺术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36.51 5.4折 68 全新

库存6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章文颖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13242044

出版时间2021-05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68元

货号31168194

上书时间2024-05-21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章文颖:

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市曙光学者。2016年于复旦文艺学专业,获文学博士。2016-2018年在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做师资博士后研究,出站后留校任教。目前主要从事西方美学、戏剧美学和艺术学理论研究。已出版著作《艺术中直观永恒的——谢林美学思想研究》(2018年),在各类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十数篇,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  



目录
第一章  认识表演艺术
  第一节  什么是表演艺术?
  第二节  表演艺术的特性
  第三节  表演艺术的实质
第二章  演员的基本素养
  第一节  先天素养
  第二节  后天素养
第三章  表演创作素养训练
  第一节  表演训练概述
  第二节  演员基本功训练
第四章  世界主要戏剧表演学派
  第一节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
  第二节  梅耶荷德的“有机造型术”
  第三节  格洛托夫斯基的“质朴戏剧”表演训练
  第四节  谢克纳的“环境戏剧”表演理论
  第五节  铃木忠志的演员训练法
第五章  角色创造
  第一节  什么是角色?
  第二节  角色和演员的关系
  第三节  演员如何创造角色
第六章  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异同
  第一节  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相通之处
  第二节  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的差异
  第三节  影视表演艺术的特性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是“遇见艺术”系列中的一册,从表演艺术的特性、实质,谈到演员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之后介绍了表演创作素养的训练内容和世界上主要戏剧表演学派的训练方法,阐述了演员和角色之间的关系,最后厘清了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的异同,可说是一本简明的表演艺术入门读物。

主编推荐
1. 表演只是简单的“学得像”吗?观众应当如何评判演员的演技?“演员的基本素养”都有哪些?演员如何塑造深入人心的角色?本书从表演艺术的特性与实质出发,系统阐述了表演艺术的相关知识,适合表演艺术初学者及表演艺术爱好者阅读。
2. 图文并茂,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带你探索表演艺术的奥秘,更好地欣赏戏剧与影视作品。

精彩内容
 表演艺术是以演员的行动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
而人们的生活也是通过各种各样的行动来实现的。很多时候,演员在舞台或荧幕上的行动看起来好像就是借着
角色在另一个人物的生命里生活。所以,人们常常容易将表演行动和生活行动混淆起来,以为两者差别不大,表演无非就是“假装”在做什
么事情而已。然而,也就是这“假装”二字包含了表演行动最核心的专业性和艺术性,使其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对表演艺术的了解,要
从知晓什么是表演艺术开始。本章将从表演艺术的界定、艺术特I生和艺术本质三个方面,详细介绍表演艺术的审美内涵、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主要特征,以及构成表演行动的关键要素。
第一节什么是表演艺术?“表演”一词,顾名思义是“表现”和“演绎”的结合,任何凭借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情感、思想或意义有组织地表现出来的,就可以是“表演”活动。因此,从广义上来说,“表演艺术”(perfornlingarts)包括舞蹈、器乐、歌唱、戏剧、影视、戏曲、杂技、曲艺、魔术等通过演员的形体动作、
语言和表情在一定的时间延展过程中表现情感和意义的艺术活动。西方学界甚至还用“演出艺术”(performancearts)的概念把表演艺术的内涵从传统的艺术门类延伸至即兴表演、观念艺术、行为艺术、政治演讲和社会表演等所有涉及公共演出的艺术活动,也就是指在一定的演出空间里,由表演主体和观
众共同构成的艺术活动①。
但本书所讨论的是狭义的“表演艺术”,聚焦于戏剧和影视剧这两种艺术门类,是指演员运用一定的演剧技术,以剧本为依据,通过肢体或语言,在一定的演剧空间里,面对观众创造人物形象、表现情节的艺术活动。狭义的表演艺术虽然和广义的表演艺术有很大的差别,但是广义的表演艺术概念在一
定程度上也彰显了当代世界戏剧艺术跨界综合发展的维度,对开拓戏剧表演艺术的思路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表演是人类的一种天性。从艺术发生学的角度来看,原始歌舞是人类社会中最
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出于认知模仿、情感表达、过剩精力的发泄、娱乐狂欢、
生产生殖或宗教仪式等生命本能的需求,在人类社会中很早就形成了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戏剧表演的元素正脱胎于原始歌舞和宗教仪式中的扮演行为。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发现小孩子大多有很强的模仿和表演的能力:学狗叫,学兔子跳,学大妈跳广场舞,学老师生气的样子……有时候他们的模仿还惟妙惟肖。可见,表演是一种人类本真的生命形态
,它既是人的天赋能力,也
是本能的需求。
但是天性中的表演能力并不等同于表演艺术。要使自然的表演行为上升到表演艺术的层次,还必须包含三方面的要素:一是创造鲜明的艺术形象。演员在舞台或荧幕上的表演,虽然在形式上所使用的技巧和素材同日常生活近似,但必须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文学剧本或演出脚本的要求,创造性地进行凝练加工,还可采用夸张或变形的方式,塑造出高于生活的艺术形象,集中地表达作品的主题。二是具有一定的技术规范。和任何其他的艺术门类一样,艺术创作必须遵循一定的技艺要求。表演艺术需要演员能够熟练地运用自己的肢体、
声音、情感和意识,通过一
连串的人物行动,将创造的角色形象表现出来。这种技
艺需要经过长时间的专业训练和反复的实践操练才能掌握。三是呈现的结果要有艺术审美的价值。演员创造的舞台或荧幕形象是否具有艺术性,还要看呈现的形象是否能够实现艺术审美的价值
。简单地说,这种审美价值
体现在演员所演绎的角色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在这三方面的要素中,“创造角色”是表演的基本任务,“运用技术”是实现手段,两者有机统一在“审美价值”这一最高目标之中,才能真正实现表演行为向表演艺术的转化。
表演艺术的审美价值可以从真、善、美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方面是“真”,是指演员创造角色要符合艺术的真实性。人物形象的真实性是表演艺术的核心要义,是演员赋予角色生命的关键。艺术真实源于生活真实,又高于生活真实,是多个层
面真实性的统一。生活真实是基础,演员创造人物必须要从这个戏剧人物在日常生
活中类似的原型中学习模仿他的仪表仪态、行为方式甚至语音语调。P1-3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