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体养育
  • 整体养育
  • 整体养育
  • 整体养育
  • 整体养育
  • 整体养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整体养育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8.84 5.8折 49.8 全新

库存4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忻|责编:温慧

出版社中信

ISBN9787521715514

出版时间2020-09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9.8元

货号30884205

上书时间2024-05-19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推荐序
给所有焦虑父母的静心礼物   i
从心理解孩子   iii
给你一幅儿童发展的全景图   vi
育儿中,“为什么”比“做什么”更重要   ix

第一部分   育儿的基础:做有准备的父母
育儿要练内功,而不是疲于奔命地学招式  002

第一章   多角度理解儿童的发展
儿童发展的三个维度   008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儿童的发展   014
平衡看待儿童的发展   018
影响孩子发展的因素   024

第二章   整体养育
抓大放小   032
改变视角   036
权衡利弊,平衡养育   042
贴近最近发展区帮助孩子   046

第三章   亲子关系是一切的基础
父母是孩子的安全港湾   058
安全依恋和安全感   062
亲密与独立   067
父母在孩子社会性发展中的重要性   072
合拍的情感舞蹈   078

第四章   做有血有肉的父母
父母需要不断调整亲子关系   088
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092
做真实而非完美的父母   099
夫妻关系与亲子关系   106

第五章   做有效的父母
养育方式类型   116
良好匹配模型   121
做有效父母的三个要素   127
灵活运用育儿法则,避免各类育儿陷阱   132

第六章   和孩子建立情感链接
做一个有同理心的父母   144
重新理解共情,抚慰孩子的情绪   148
理解孩子情绪背后的心理   154
父母要和孩子站在一条线上  160

第一部分结语 166

第二部分   育儿的技能:做有智慧的父母
奠定孩子生命内核的基本能力 170

第七章   认识自我
自我概念   174
自尊的出现和发展   178
自我价值和评价   182
自我价值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   186
帮助小学生的自尊发展   190
寻找真实的自我   195

第八章   面对挫折:复原力
复原力及其影响因素   204
对事件的解释方式影响孩子未来的成就   207
怎样帮助孩子建立成长型心智模型   212
爱是孩子面对挫折的铠甲   224

第九章   处理信息:注意力
婴幼儿的注意力   232
注意力发展的基础   237
小学生注意力的发展   244
注意力和动机   250
注意力的培养:倾听   255
注意力的培养:多种方式   261

第十章   从自知到自控:自我调整能力
孩子有了自主权,才会发展出自我调整能力   268
做孩子的脚手架   275
信任可以帮助孩子发展自我调整能力   280
有行为边界的孩子,自我调整能力也更好   284
同理心对自我调整能力的重要作用   289

第十一章   情绪能力
孩子的情绪发展过程   298
孩子对情绪的理解和反应   305
儿童早期情绪调整能力的发展   309
如何培养孩子的情绪调整能力   314

第十二章   和他人的关系:社会交往能力
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过程   326
同理心是发展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基石   332
发展与社交技能相关的其他能力   339
父母如何帮助孩子解决社交问题   343

第二部分结语   350
后记   352
学生推荐   358
参考文献   362

内容摘要
孩子胆小、没有安全感,怎么办?孩子爱发脾气,怎么办?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几乎每一位焦虑父母,都在寻找“药到病除”的育儿解药,希望专家给出一个标准育儿答案。然而,世界上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育儿公式。如果父母可以了解儿童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及一些为人父母的原则和方法,很多问题可能就会迎刃而解。
《整体养育》是一本给广大父母的育儿指南。其中既有育儿的“内功心法”,也有育儿的“具体招式”,可以切实帮助父母建立对儿童发展的整体认识,帮助孩子发展各种必需的核心能力。只有我们手里握着儿童发展的全景图,用整体养育的思路去看待孩子的发展,才能看清楚来路和去路,进而反思自己的养育方式,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精彩内容
做有效父母的三个要素前面我们讲到现实生活不等于研究,无法照搬研究中的养育方式类型。其实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人员也注意到了这样的问题,因此致力于研究每一种类型里包含的内容,后来发现,每一种养育类型其实都有很多组成部件。我们把这些组成部件一一打开,看看究竟是哪些组成部件可以让父母成为最有效的父母。目前,发展心理学通过大量研究和实践,发现了有效父母的三个要素。
第一个要素:找到平衡点我们都知道,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不断独立、自己做出选择的过程。而父母的责任在于提供条件和帮助,当然包括对孩子的监督和建议,从而让孩子更好地走向独立。
由于大脑发育和认知的局限,孩子在很多时候都需要父母的帮助。比如,监督他们完成一些事情,在做选择之前给他们提供一些信息,等等。父母毕竟是成人,掌握的信息比孩子更多,经验也更丰富。
然而,有的父母会有一些极端的做法。
其中一种极端是,父母完全代替孩子做选择,不给孩子思考和决策的机会。这样的孩子丝毫没有自主权。
另一种极端是,父母完全放手,从不给孩子出主意或者帮助孩子分析当前的选择有何利弊。这样的孩子会感到孤立无援。
当然,处于这两种极端的父母是少数,大部分父母处于中间地带的某个位置。那么,有效的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我们需要在这个中间地带找到让自己和孩子都感到舒适的点,这就是所谓的平衡点。
要注意的是,这个平衡点并不是父母一方找到的,而是父母和孩子在一起通过互相观察—我观察你对我言行的反应,你观察我对你言行的反应—不断调整才找到的,所以这个平衡点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其他各种能力逐渐进步了,父母可以试着慢慢放手。有时候让孩子犯点错也没什么,早点犯错,早点吸取教训,损失反而更少。
另外,父母和孩子需要通过彼此间的互动找到适合自己家庭的平衡点,并不存在一个普遍适用的平衡点,别人的家庭模式我们也无法复制。
第二个要素:交流和沟通有效的父母肯定是有底线的,但底线并不是由专制而来。父母要详细跟孩子解释: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底线,如果不遵守这样的底线,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注意,这个后果并不是说:你不遵守,我就要惩罚你。这是专制。有效的父母会告诉孩子,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结果。有的结果是好的,有的结果是不好的,我们需要尽量避免不好的结果。如果真的做错了,也不是世界末日,只要以后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就好了。如果对他人造成了影响,要想办法去弥补。
比如,上课时不能不举手抢着回答问题。愿意回答问题是好事,但是必须尊重老师和同学。如果大家都不举手抢着说话,那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所以要记得举手。
又比如,食堂里不能打打闹闹。因为食堂是拿食物和吃饭的地方,经常会有人端着食物走过。如果因为打打闹闹而撞翻食物,就有可能被烫伤,或者把食物洒在地上。这时万一有人没看见,就会因为打滑摔倒而受伤。
有效的父母会常常跟孩子沟通,并提前告诉孩子一些违反行为规范的后果。这样孩子会更愿意敞开心扉,也更愿意心服口服地去做。
在这里,我又要强调同理心。父母常常觉得很多事情特别简单,为什么孩子就是不明白呢?我们必须考虑到孩子的年龄和生活阅历,很多事情他们确实想不到。所以,父母不能对孩子要求太高。如果我们可以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去跟孩子沟通,我们说话的口气会好很多,孩子也会更服气,更愿意和父母说话。
另外,父母要看到孩子的发展是一个整体。有时我们做好一件事,可以促进孩子多方面的发展。比如,父母经常和孩子沟通,可以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情绪表达和调整能力、自控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等。这也是整体养育很重要的原因。
我家两个孩子上小学高年级以后,开始喜欢看我的书,就连我的教科书、育儿书,他们也看过部分章节。看这些书的好处是,帮助他们了解和表达自己。他们会说:“哦,原来这样的行为挺正常的,大部分孩子都曾有过这个阶段。哦,我可以告诉父母我的想法,有时候我们可以共同决定一些事情。”同时,他们也会知道爸爸妈妈的一些底线是有依据的,而不是随意乱说的,或者知道爸爸妈妈也在用书中的办法提醒和帮助他们。因此,从我家的经验来说,孩子上了小学高年级以后,我们的沟通越来越轻松了。
第三个要素:温和、支持的养育方式大家可以想一下:如果有一件事情你拿不定主意,你是愿意听一个你信任的人,还是一个你不信任的人的意见呢?肯定是愿意听一个你信任的人的意见,对不对?
那么,怎样做才能让孩子信任父母呢?我们在第三章强调了亲子关系的重要性,在第四章强调了要做真实、有血有肉的父母。总之,建设好亲子关系是重中之重。
温和、支持的养育方式,能够让孩子感到父母和他们是站在一起的,可以帮助他们面对困境。
我举个最常见的例子。很多父母在给我的来信中,懊恼自己在孩子上学前没有做任何准备,导致孩子在入学的最初几个月跟不上班里的学习进度。这时父母往往扛不住老师的指责,把这些压力转嫁到孩子身上,对孩子非打即骂。这就不是温和、支持的养育方式了。
其实,越是这样的时刻,孩子越需要父母的支持,因为孩子也会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压力。回家之后,父母应该给他们解压,并用一些具体的办法帮助孩子跟上学习进度。比如,了解孩子的作业情况,了解孩子的困难,帮助孩子做好预习、复习,并跟老师积极沟通,等等。这才是温和、支持的养育方式。
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越是温和地帮助他们,亲子之间的关系就越亲密,孩子也会越信任父母。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