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澳大利亚文学批评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百年澳大利亚文学批评史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85.67 7.9折 10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彭青龙 等

出版社北京大学

ISBN9787301310038

出版时间2020-02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108元

货号30849727

上书时间2024-05-17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彭青龙,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多元文化与比较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澳大利亚研究中心负责人。先后多次赴澳大利亚、美国和英国高校访学、交流。主要研究澳大利亚文学、比较文学和教育教学。兼任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成员、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上海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分会会长、上海市外文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上海市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担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教学、科研成果获得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学科学术奖一等奖等十余项奖项。

目录
绪 论………………………………………………………………………………… 1

第一编 文学批评起步阶段(1901年—20世纪40年代)
第一章 社会文化语境:澳大利亚的澳大利亚…………………………………… 3
第二章 文学纪事………………………………………………………………… 20
    第一节 “金迪沃罗巴克”诗歌运动…………………………………………… 20
    第二节 “愤怒的企鹅”运动…………………………………………………… 25
第三章 文学批评家……………………………………………………………… 31
    第一节 A.G.斯蒂芬斯(A.G.Stephens,1865—1933) ………………… 31
    第二节 万斯·帕尔默(VancePalmer,1885—1959)………………………… 41
    第三节 内蒂·帕尔默(NettiePalmer,1885—1964)………………………… 52
    第四节 A.A.菲利普斯(A.A.Phillips,1900—1985)…………………… 61
第四章 其他批评家……………………………………………………………… 71
    诺曼·林赛(NormanLindsay,1879—1969)…………………………………… 71
    T.G.塔克(T.G.Tucker,1859—1946) …………………………………… 72
    弗雷德里克·麦卡特尼(FrederickMcCartney,1887—1980)………………… 72
    亨利·格林(HenryGreen,1881—1962)……………………………………… 73

第二编 文学批评专业化阶段(20世纪50—60年代)
第五章 社会文化语境:开放的澳大利亚……………………………………… 77
第六章 文学纪事…………………………………………………………………89
    第一节 澳大利亚文学价值标准之争………………………………………… 89
    第二节 澳大利亚文学研究与利维斯主义…………………………………… 94
第七章 文学批评家……………………………………………………………… 99
    第一节 A.D.霍普(A.D.Hope,1907—2000)…………………………… 99
    第二节 文森特·巴克利(VincentBuckley,1925—1988)………………… 110
    第三节 詹姆斯·麦考利(JamesMcAuley,1917—1976) ………………… 121
    第四节 朱迪斯·赖特(JudithWright,1915—2000)……………………… 145
第八章 其他批评家……………………………………………………………… 157
    格雷厄姆·约翰斯顿(GrahameJohnston,1929—1976) …………………… 157
    杰拉尔德·维尔克斯(GeraldWilkes,1927— )…………………………… 157
    哈里·赫塞尔廷(HarryHeseltine,1931— )……………………………… 158
    道格拉斯·斯图尔特(DouglasStewart,1913—1985)……………………… 159
    弗兰克·哈代(FrankHardy,1917—1994)…………………………………… 160

第三编 文学批评国际化阶段(20世纪70—80年代)
第九章 社会文化语境:理论盛行的澳大利亚………………………………… 163
第十章 文学纪事………………………………………………………………… 181
    第一节 新批评与新左翼之争………………………………………………… 181
    第二节 多元文化主义批评之辩……………………………………………… 191
第十一章 文学批评家…………………………………………………………… 206
    第一节 迈克尔·怀尔丁(MichaelWilding,1942— )…………………… 206
    第二节 比尔·阿希克洛夫特(BillAshcroft,1946— )…………………… 220
    第三节 杰梅茵·格里尔(GermaineGreer,1939— ) …………………… 239
    第四节 马德鲁鲁·纳罗金(MudroorooNarogin,1938— )……………… 258
第十二章 其他批评家…………………………………………………………… 278
    布赖恩·基尔南(BrianKiernan,1937— ) ………………………………… 278
    克里斯·华莱士-克雷布(ChrisWallace-Crabbe,1934— )……………… 278
    汉弗莱·麦奎因(HumphreyMcQueen,1942— )………………………… 279
    卡罗尔·费里尔(CaroleFerrier,1946— )………………………………… 280
    海伦·蒂芬(HelenTiffin,1945— )………………………………………… 281
    布鲁斯·贝内特(BruceBennett,1941—2012)……………………………… 282

第四编 文学批评多元化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第十三章 社会文化语境:文化多元的澳大利亚……………………………… 285
第十四章 文学纪事……………………………………………………………… 301
    第一节 《第一块石头》与女性主义纷争……………………………………… 301
    第二节 “德米登科”事件与移民身份………………………………………… 306
第十五章 文学批评家…………………………………………………………… 312
    第一节 格雷姆·特纳(GraemeTurner,1947— ) ……………………… 312
    第二节 格雷厄姆·哈根(GrahamHuggan,1958— )…………………… 324
    第三节 温卡·奥门森(WencheOmmundsen,1952— )………………… 337
    第四节 斯内加·古纽(SnejaGunew,1946— )…………………………… 349
第十六章 其他批评家…………………………………………………………… 358
    戴维·卡特(DavidCarter,1953— )………………………………………… 358
    帕特里克·巴克里奇(PatrickBuckridge,1947— ) ……………………… 359
    罗伯特·狄克逊(RobertDixon,1954— ) ………………………………… 359
    约翰·多克尔(JohnDocker,1945— )……………………………………… 360
    克琳·戈兹沃西(KerrynGoldsworthy,1953— ) ………………………… 361

第五编 新中国澳大利亚文学批评(1949年至今)
第十七章 解冻阶段(1949—1978):澳大利亚文学翻译研究………………… 365
第十八章 起步阶段(1979—1988):澳大利亚作家作品个案研究…………… 373
第十九章 发展阶段(1989—1999):澳大利亚作家作品集中研究…………… 378
第二十章 深入阶段(2000年至今):21世纪中国澳大利亚文学趋向研究…… 396

参考文献…………………………………………………………………………… 409
附录:澳大利亚主要批评家及其论著一览表…………………………………… 442

内容摘要
  作为世界文学批评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澳大利亚文学批评自发端之初就对欧美“走马灯式”的文学理论热表现出“理性支配”的耽定,对“实用批评”情有独钟,其“开放、多元”的态度、“回归传统和文学性”的诉求与当下“理论异常喧嚣与骚动”的局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经过百年的发展,澳大利亚文学批评呈现出“非此非彼、非原创性杂糅”的特质,所彰显的“以我为主、不跟风、主张多元”的思想值得中国乃至世界文学界借鉴。百年澳大利亚文学批评走向多元化既是其文学内部权力机制转换使然,也是东西方文明互学互鉴和全球化的结果。本书采用宏观叙述断代社会文化语境、中观论述文学事件、微观分析个体批评家思想和比较研究澳洲与英国、美国文学批评差异的方法,有效地做到了理论批评和实用批评的综合平衡和点面结合。
  《百年澳大利亚文学批评史》旨在通过系统梳理、分析和解读澳大利亚建国百年来重要作家和批评家有关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的论著,全面论述澳大利亚文学理论批评和实用批评所蕴含的社会意识、思想观点和审美标准,揭示其“非此非彼、非原创性杂交”的文学批评本质和特色,探究澳大利亚民族化、国际化和多元化文学批评演变轨迹形成的动因,为中国学者研究文学批评史提供借鉴。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