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夏书系·让音乐课动起来: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
  • 大夏书系·让音乐课动起来: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
  • 大夏书系·让音乐课动起来: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
  • 大夏书系·让音乐课动起来: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
  • 大夏书系·让音乐课动起来: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
  • 大夏书系·让音乐课动起来: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大夏书系·让音乐课动起来: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40.76 6.0折 6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茉

出版社华东师大

ISBN9787576031737

出版时间2022-1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31601947

上书时间2024-05-17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序 以音乐激发生命活力
 李茉博士的《让音乐课动起来: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即将付梓,嘱我作序,不免忐忑。当年华东师大音乐系的青年教师李茉向我咨询报考博士研究生的相关问题并表达报考意向时,我就很忐忑。这两种不同的忐忑,皆源于我自己完全是个“音盲”。我的专业领域是教育学原理,理应关注作为全面发展的教育的组成部分之美育,关注作为学校美育重要载体的音乐教育,但我对音乐一直是“无感”和“无知”。从她考取华东师大教育学原理专业博士研究生的那一刻起,“音盲”这一缺陷使我几乎陷于“万劫不复”的焦虑之境,逼着我去阅读了一些与艺术哲学、音乐史、音乐教育相关的书,还申报并完成了一个与学校美育相关的课题,对学校音乐、美术等美育教学与实践活动进行了一些观察,对相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也有了一点点思考。在她决定以“基于体态律动的音乐教学实践变革”为题进行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和写作的过程中,她让我“认识”了达尔克罗兹及其体态律动教学的思想与实践,由于自身的音乐认知缺陷,我只能和她讨论研究设计、实验方法、理论提炼等教育研究方面的问题。她给我开辟了一片新的学术视域,我曾认真观察过她的体态律动课堂教学,这让我有机会见识“动起来”的音乐课堂的魅力。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教学相长的过程。如果说,她当初的博士学位论文还略显青涩,那么,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著作,却有了理论阐释的丰富性基础上的浓浓的实践底蕴与教育情怀。
 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Dalcroze eurhythmics)是一种通过运动学习和体验音乐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在对传统音乐教学方法的质疑和批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传统的音乐教学将音乐理论和记谱法当作抽象的东西来教授,与其所代表的声音、动作和感觉脱节;学生的音乐学习是机械的,缺乏音乐敏感性,难以捕捉旋律和和弦,更难以理解内隐于音乐的意义。达尔克罗兹希望找到帮助学生发展感受、聆听、创造、想象、联系、记忆、阅读和创作以及演奏和诠释音乐的方法,以便让他们摆脱身心、感觉和表达之间的割裂。通过观察,他发现,优秀的学生可以用他们的脚敲打节拍,或者随着音乐摇晃身体,而且,这种身体反应是自然的,流畅的。他意识到,在音乐学习上,与感官直接相关的是节奏和运动,音乐的三个要素——音高(pitch)、节奏(rhythm)和力度(dynamic),后两个完全依赖于运动。专注的聆听与敏感的身体反应相结合,定会产生并释放出强大的音乐力量。为此,他开始寻找可以将音乐转化为实用教育工具的原则、教学策略、教学风格和方法。他将身体视为学生音乐训练的第一个乐器,开发了将听觉与身体反应相结合的练习技术,做了大量实验,并将这一独特而新颖的原理与方法命名为“体态律动”(eurhythmics)。
 体态律动教学体系包括三个关键概念:(1)体态律动(eurhythmics),学生通过听音乐来学习节奏和音乐结构,并通过自发的身体运动表达他们所听到的内容,进而通过动作表达音乐,通过动态练习发展音乐技能;(2)视唱练耳(solfège),采用“固定调”系统,培养学生的听力和视唱技巧,增强对内心听觉的训练;(3)即兴创作(improvisation),运用乐器、动作和声音进行即兴音乐创作。这一教育体系旨在促进:(1)音乐感知与创作方面,促进学生对听力、分析、写作和即兴创作的快速、精确、富有表现力的个人反应;(2)身体反应与表现方面,使学生的表演更准确,并通过表演发展个人表现力;(3)人的精神与情感发展方面,促进学生的意识、注意力、社会融合、自我表现以及细致入微的表达。
 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教学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的思想作为“音乐与动作”(music and movement)在欧洲、美国、东亚多国的学校得以实践、传播和推广。他的思想还对德国著名音乐家卡尔•奥尔夫(Carl Orff,1895—1982)创建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产生深刻影响,后者被广泛应用于欧美的音乐教育,在我国也有较多的借鉴和应用。
 李茉博士可能不是第一位向读者介绍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的中国学者,但是她对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的理解是独到的,她更是将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付诸实践的为数不多的中国学者,这种致力于将国外先进教育理论与本土教育相结合的探索性、变革性教学实践,实属不易和难得。而这一切,都源于她对音乐教育的深刻领悟与挚爱,源于她对中国音乐教育的研究和把握。在她看来,音乐教学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方面,是学校美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李茉在攻读教育学博士学位期间,借助大量第一手文献资料,全面梳理了体态律动音乐教学的历史发展脉络,系统地阐释了体态律动音乐教学的内涵、特征及实践体系。这使她对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有了深刻的认识。在她看来,体态律动音乐教学以身体参与为音乐学习的基础,将敏锐的感受力、富有生命律动性的节奏感和自如的个性表达视为音乐教学的核心目标,实现了音乐与学习者身体、情感的交融;围绕音乐性的培养,通过生成性的分工与合作机制,展现了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即兴性与创造性,实现了人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的身心和谐与统一。
 灵动的思想只有与现实实践结合才会产生生命活力。为此,李茉花了大量的时间深入中小学进行访谈、问卷调查等。通过调查,她真切地了解到当前我国音乐教学存在的重理论、重知识、重单向传授,轻实践、轻体验、轻创造等种种问题,感受到音乐课堂的沉闷、呆板、缺乏活力,认识到音乐教学背离教育意义的危害……她同时也深刻地感受到中小学音乐教师对教学改革的强烈渴望。这使她意识到,中国音乐教育亟待以一种注重体验的、灵动的、焕发音乐教育意义的教学加以变革,以实现音乐教学立德树人的教育价值。当她向老师们介绍了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思想,老师们对体态律动音乐教学的理念与方法的渴望与积极、开放态度,使她坚定了在中国课堂尝试进行体态律动音乐教学改革实验的信心与决心。
 李茉的教学实验最初是从上海的中小学开始的,她的实验着重将环境、音乐、节拍、身体运动、表达等元素有机组合,注重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多维交融、深度体验与主动表达。这些实验是成功的,教学过程中开发设计的本土化教学案例、执教者与学生的课后反馈以及前后测检验均显示,学生在节奏与节拍、即兴表现与音乐创编三个方面进步明显,实验组与控制组差异显著,并且音乐课堂发生了诸多转变:教学内容回归音乐本体,教学方法增强深度体验,课堂组织实现互动交融,教师教学迈向即兴生成,学生呈现出个性化的创造。
 在以此研究为基础撰写博士学位论文并顺利通过答辩、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之后,李茉的研究并未止步,她继续研究和传播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不断扩大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的实验推广,其目的已不止于能够写出多少篇论文,而是让更多的中小学音乐课堂发生改变,真正“动起来”,让更多的中国儿童从生动的音乐教学中获益,健康成长。这些融汇了作者十余年来艰难探索与付出的研究、实验、推广,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丰富了本书的内容,为您呈现的不仅是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的相关知识,更是音乐课堂教学改革的丰富经验与体验,是一位青年音乐教育者对儿童、对音乐的深刻理解与浓浓的教育情怀。
 这是一本研究和传播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的著作,一本基于中国本土音乐教育问题进行教学改革探索的著作,更是一本反映青年学者以满腔热情投身教育改革实践经验、体验、情感的著作。
 世界上有阳春白雪般的音乐,也有下里巴人式的音乐;有死记硬背的课堂,更有生机勃勃的课堂。我曾对李茉博士说,我并不期望她成为一流的音乐家,但希望她成为一流的音乐教育家,通过音乐教育,唤起广大儿童与社会大众的爱美之心,激发其爱美之情,提升其赏美、创美之能力,共同营造、共享美好生活和美丽世界。
 让音乐课堂“动起来”是音乐教学改革的方向,让生活与生命“动起来”,人生的意义才更加丰满。让我们一起“动起来”。
范国睿


【免费在线读】

商品简介

《让音乐课动起来: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对世界著名音乐教学体系——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音乐教学法进行了深度理论探究和教学方法的实践研究,结合我国学校音乐教育变革的需求,本著作呈现了诸多本土化教学实践案例,并以教学实验的方式对实践效果予以呈现,提出了以体态律动教学法为基础的音乐课堂变革所具有的理论与实践价值,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作者简介
上海音乐学院兼任教师,中国音协奥尔夫协会理事,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TeachersCollege)访问学者,2017年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2018入选“雅马哈教育家”。美国达尔克罗兹教师联盟成员,德国海勒劳体态律动协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学、体态律动教学法。

目录
序言 以音乐激发生命活力

 前言

 绪论

 第一章

 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研究源流

 第一节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概述

 一、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的内涵

 二、体态律动与舞蹈的区别

 第二节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研究的发展

 一、国外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研究

 二、国内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研究

 三、国内研究现状的特点

 第三节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的研究意义

 一、国家美育蓝图呼唤“动起来”的音乐课

 二、“动起来”的音乐课需要重视西方经验

 ……

 



内容摘要
本书为国内第一本系统研究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音乐教学体系,并呈现其本土化教学状态的学术专著。书中对世界著名音乐教学体系——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音乐教学法进行了深度理论探究和教学方法的实践研究。结合当下我国学校音乐教育变革的需求,本著作呈现了诸多本土化教学实践案例,并以教学实验的方式对实践效果予以呈现,提出以体态律动教学法为基础的音乐课堂变革所具有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以及体态律动教学法在我国的未来发展趋势。

主编推荐
当下我国学校音乐教学面临着诸多问题,亟须以一种注重体验的、灵动的、焕发美育意义的教学加以补充,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价值。体态律动音乐教学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不错途径。

精彩内容
本书对世界有名音乐教学体系——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音乐教学法进行了深度理论探究和教学方法的实践研究,结合我国学校音乐教育变革的需求,本著作呈现了诸多本土化教学实践案例,并以教学实验的方式对实践效果予以呈现,提出了以体态律动教学法为基础的音乐课堂变革所具有的理论与实践价值,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媒体评论

我相信黎明总会到来,全世界的音乐教师终将觉醒,音乐教学需要的不是理论分析,而是饱含生命活力的情感和内心。到了那一天,基于听觉和动觉融合培养的新式方法会百花齐放,而我的方法将给予那些孤独坚守的人们无声的支持,遇到再大的阻力,他们仍能发出不朽的低吟:“这就是真理!”                                               

——爱弥儿·雅克-达尔克罗兹

 

作者李茉研究了大量宝贵文献资料,全面系统地梳理了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实践体系。她在创新性运用并发展的原则下,设计实施了扎实的实证研究,为我们描绘出该教学体系应用于中国音乐课堂的生动图景。李茉所做的大量教学实践及其成果,为我们展现了音乐教学的生成性、即兴性、创造性等诸多可能性,有助于矫正并改善某些僵化的音乐教育模式,为孩子们带来幸福感和欢乐气氛。

——刘沛(中国音乐学院教授)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