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变形记(卡夫卡小说精选)
  • 变形记(卡夫卡小说精选)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变形记(卡夫卡小说精选)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16.96 4.3折 39.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奥)卡夫卡|编者:高中甫|译者:李文俊

出版社中国友谊

ISBN9787505742970

出版时间2018-05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9.8元

货号30139248

上书时间2024-05-16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目录

译者序                                   01

一次斗争的描述                          001
过路人                                  048
倚窗眺望                                049
归  途                                  050
揭开一个骗子的面具                      051
单身汉的不幸                            054
判  决                                  055
变形记                                  068
在流放地                                117
乡村教师                                145
一个梦                                  160
法的门前                                163
豺狗和阿拉伯人                          165
陈旧的一页                              170
骑桶者                                  173
敲  门                                  176

万里长城建造时                          178
邻  居                                  191
致科学院的报告                          193
十一个儿子                              204
一场常见的混乱                          210
塞壬们的缄默                            212
乡村医生                                214
普罗米修斯                              221
新  灯                                  222
舵  手                                  224
秃  鹰                                  225
归  来                                  227
陀  螺                                  228
最初的忧伤                              229
饥饿艺术家                              232
关于譬喻                                243
墓中做客                                244
犹太教堂里的“宠物”                     247

内容摘要
《变形记》讲的是推销员格里高尔由于沉重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压迫,突然变成了使家人厌恶的大甲虫的荒诞故事,尽管还有人的情感与心理,但虫的外形使他化为异类,变形后被世界遗弃使他的心境极度悲凉,几次努力试图与亲人以及外界交流失败后,等待他的只有死亡。借以揭示人与人之间——包括伦常之间,表面上亲亲热热,内心里极度孤独和陌生的实质。读来虽荒谬不经,却是震撼人心,他的变形折射了西方人当时真实的生存状态。

精彩内容
法的门前法的门前站着一个守门人。一个从乡下来的人走到这个守门人跟前,请求让他进法的门里去。可是,守门人说,现在不能让他进去。乡下人想了一想,然后又问道,那么以后可不可以让他进去。“有可能,”守门人说,“但现在不行。”因为通向法的大门始终是敞开着的,守门人又走到一边去了,乡下人便弯腰探身,往门里张望。守门人发现他这样做,笑着说:“如果你很想进去,那就不妨试试,暂且不管我是否许可。不过你得注意:我是有权的。我只是一个最低级的守门人。从一个大厅到另一个大厅都有守门人,而且一个比一个更有权。就是那第三个守门人的模样,我甚至都不敢正视一眼。”乡下人没有料到会有这么多的困难;他本来想,法的大门应该是每个人随时都可以通过的,但是,他现在仔细地看了一眼穿着皮大衣的守门人,看着他那又大又尖的鼻子和又长又稀又黑的鞑靼胡子,他便决定,还是等一等,得到允许后再进去。守门人给了他一只小矮凳,让他在门旁坐下。他就这样,长年累月地坐在那里等着。他做了多次尝试,请求让他进去,守门人也被弄得厌烦不堪。守门人时不时地也和他简短地聊上几句,问问他家里的情况和其他一些事情,不过,提问题的口气是非常冷漠的,就好像那些大人物提问一样;临到最后,他总是对他说,现在还不能放他进去。乡下人为这次旅行随身带了许多东西;为了能买通守门人,他把所有的东西都送掉了,这总还是非常值得的。守门人虽然把礼物都收下了,但每次总是说:“我收下来,只是为了免得让你认为,还有什么事情办得不周。”在这漫长的年月里,乡下人几乎一刻不停地观察着这个守门人。他忘记了还有其他的守门人。似乎这第一个守门人就是他进入法的大门的唯一障碍。最初几年,他还大声地咒骂自己的不幸遭遇,后来,他渐渐老了,只能独自嘟嘟哝哝几句。他变得稚气起来了,因为对守门人的长年观察,甚至对守门人皮领子上的跳蚤都熟识了,他也请求跳蚤来帮助他,说服守门人改变主意。最后,他的视力变弱了,他不知道,是否他的周围世界真的变得暗下来了,或者只是他的眼睛在欺骗他。可是,就在这黑暗中,他却看到一束从法的大门里射出来的永不熄灭的光线。现在他的生命就要完结了。在临死之前,这么多年的所有体验都涌在他的头脑里,汇集成一个迄今为止他还没有向守门人提出过的问题。他招呼守门人过来,因为他那僵硬的身体再也站立不起来了。守门人不得不把身子俯得很低才能听到他说话,因为这两个人的高度差别太大显得对乡下人非常不利。“你现在还想知道些什么?”守门人问,“你这个人真不知足。”“所有的人都在努力到达法的跟前,”乡下人说,“可是,为什么这许多年来,除了我以外没有人要求进去呢?”守门人看出,这乡下人快要死了,为了让他那渐渐消失的听觉还能听清楚,便在他耳边大声吼道:“这道门没有其他人能进得去,因为它是专为你而开的。我现在要去把它关上了。”孙坤荣 译豺狗和阿拉伯人我们宿营在一块绿洲上,旅伴们已睡着了。一个阿拉伯人,个子很高,皮肤很白,经过我身旁;他照看了一下骆驼后,就走向睡铺。
我仰面躺在草坪上;想睡觉,可又睡不着;远处传来豺狗凄厉的嚎叫声;我重新坐起来。原本远处的豺狗的嚎叫声突然变得近在身旁。一群豺狗围住我;眼睛闪着暗淡的金色的光;瘦长的身躯,像鞭子似的有规律地、敏捷地移动着。
有一只豺狗从我身后过来,钻到我胳膊下面,紧贴着我,仿佛它需要我的热量。然后走到我面前,几乎是四目相对地对我说:“我是这一带年纪最大的豺狗,我很高兴能在这儿遇见你。我们等了你很长时间,差点儿就放弃希望;我的母亲等你,我母亲的母亲也等过你,我的列祖列宗,乃至所有豺狗的祖宗都一直期待着见到你。相信吧!”“这可让我感到意外。”我说,光顾着说话,忘了点燃木柴,本来是要用燃起的烟防止豺狗靠近的。“听你们这么说,让我真感到意外,我只是偶然才从北方过来,并且这只是个短暂的旅行。豺狗们,你们想要什么?”好像是由于我们太过友好的对话,它们壮起胆子,都向我靠近,个个喘着粗气。
“我们知道,”最老的豺狗开始说话,“你从北方来,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的。那里的人有这里阿拉伯人没有的智慧。这些冷酷而傲慢的人,没有一点儿理智,你知道,他们杀死动物作为食物,腐烂动物的尸体他们都看不上。”“别这么大声说话,”我说,“旁边就睡着阿拉伯人。”“你的确是个异乡人,”豺狗说,“否则你就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只豺狗害怕阿拉伯人。我们应该害怕他们吗?我们被他们这些人到处驱赶,这难道还不够悲哀吗?”“也许吧,也许吧,”我说,“对于与我不相干的事,我不做评判;看起来这是场由来已久的争端;是由于你们各自的天性所造成的,也许会由场争斗来结束它。”“你真是聪明。”老豺狗说。别的豺狗的喘息声更加急促,胸脯一起一伏:虽然他们站着一动不动,可是从他们张开的嘴中冒出一股股难闻的气味,只有咬紧牙关才能忍受。“你真的很聪明;你说的和我们的老师说的一样。我们需用他们的血来结束这场争端。”“噢!”我不由自主地大喊道,“他们会反击的,他们会用猎枪把你们成群地打死。”“你误会了,”它说,“北方人还保留着人的弱点。我们当然不会杀死他们。就是跳到尼罗河水里,都洗不干净身上的血迹。只要看到他们活动的身影我们就跑开,跑到空气干净的地方,到沙漠中我们自己的家乡去。”四周所有的豺狗,还有在这期间从远处又来了许多豺狗,它们把头夹在前腿中间,并用爪子搔着头;他们好像在隐藏着他们的厌恶,这种厌恶感太可怕了,以至于我恨不能纵身跳出它们的包围圈。
“你们打算做什么?”我边问边想站起来;但是我站不起来;有两个年轻的豺狗在我后面咬着我的外套和衬衫,我必须坐着。“他们咬着你的衣襟,”老豺狗解释,然后非常严肃地说,“这是尊敬你。”“你们放开我!”我大声喊,一会儿朝着老豺狗,一会儿朝年轻的豺狗。“他们会放开你的,”老豺狗说,“如果你要求这样。不过需要些时间,因为他们习惯咬得很深,得先慢慢松开牙齿。这期间你还是听听我们的请求。”“你们这种行为让我无法接受。”我说。“别介意我们这些笨蛋,”他说,这会儿他第一次用他那天生的悲哀的声调说,“我们是些可怜的动物,我们只有一副牙齿;不管我是要做好事还是坏事都要靠这副牙齿。”“那你们要做什么?”我问道,声音稍微缓和了些。“先生。”他喊道,所有的豺狗跟着嚎叫起来。这时,远处好像有人在唱歌。“先生,你应该来结束这场使世界不和睦的争端。你就是我们祖先所说的能够做这件事的人。我们必须从阿拉伯人那里得到和平,得到可以呼吸的空气和广阔的视野;不要听到绵羊被阿拉伯人杀死时的哀叫;所有的动物应该安静地死去;我们应该不受打扰地喝光它们的血,吃光他们骨头上的肉。干干净净,我们不需要别的,只求干净。”——此时所有的豺狗一起哭嚎,呜咽起来——“这世界上只有你有高贵的心和甜美的内脏。他们的白衣服肮脏不堪,他们的黑袍子沾满污秽;他们的胡子令人恐惧;看到他们的眼角就令人呕吐;他们一抬起胳膊,腋下就出现个黑洞。为了这些,噢,先生,噢,高贵的先生,请用您万能的手,请您用手和这把剪刀割断他们的咽喉吧!”他摆了一下头,一个豺狗用犬齿叼着一把锈迹斑斑的小剪刀,走了过来。
“终于拿出了剪刀,可以收场了吧!”我们商队的阿拉伯向导喊道。原来他已经顶着风悄悄地接近我们,正挥舞着手中的巨大的皮鞭。
所有的豺狗都飞快地逃跑了,只有几只还停在不远处,紧靠在一起。这么多的豺狗一动不动地紧挨在一起,望过去就如一片栅栏上乱飞舞着的鬼火。
“先生,你也看见和听到了这场表演。”这个阿拉伯人一边说,一边开心地笑着,由于他的民族特性使他还是很矜持。“你知道那些动物想要什么吗?”我问。“当然,先生,”他说,“这儿所有人都知道,自打一有阿拉伯人,这把剪刀就游荡在沙漠中,并且将伴随我们直到世界末日。它们会请求每个欧洲人去做这桩伟大的事情;在它们看来,每个欧洲人都是这项工作的合适人选;这些动物抱有无意义的希望。傻瓜,他们是真正的傻瓜。所以我们喜欢他们;他们是我们的家犬;比你们的漂亮多了。看吧,晚上死了一只骆驼,我要让人把它抬过来。”四个人抬着沉重的死尸走过来,并把它扔到我们面前。死骆驼还没有被放下时,豺狗就提高它们的嗓门。它们就像被绳索拉着,犹犹豫豫,肚皮贴在地上,身不由己地爬过来。它们已经忘了阿拉伯人,已经忘了仇恨;这具散发着气味的死尸使它们着了魔似的,一只豺狗已经跳上来,一口就咬断死尸脖子上的动脉。如同一只飞快运转的小水泵,想要扑灭无望的大火一样,它身上每一处肌肉都抽动着,颤动着。这时所有的豺狗由于争抢食物,在这具尸体上堆成了座山。
那个阿拉伯向导在旁边用那条皮鞭使劲地来回抽打着它们。它们抬起头,半醉半迷糊地看到那个阿拉伯人站在面前;现在它们感到皮鞭抽到嘴上的疼痛,它们向后跳去,并往后跑了一小段。但那只死骆驼的血已经流淌得到处都是,还冒着热气,尸体上有许多大口子。它们抗拒不了。又跑了回来;向导重新举起了皮鞭,我拽住他的胳膊。
“你是对的,先生,”他说,“就让它们吃吧,反正也是动身的时候了。你看见了,多么奇怪的动物,不是吗?它们是多么仇恨我们!”晓辉 译本篇写于1917年2月,同年10月首次发表于月刊《犹太人》。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