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画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读画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72.81 5.7折 12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霖灿|编者:(加)李在中|责编:魏晋茹//司徒剑萍

出版社北京

ISBN9787200136319

出版时间2023-06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28元

货号31819639

上书时间2024-05-11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霖灿(1913-1999),河南省辉县人。1938年在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毕业之后,由昆明北上经大埋到丽江去作边疆民族艺术之调查。1941年7月,就国立中央博物院之聘,从此一直在博物院工作。他是较早对东巴文字、语言、经典和纳西族社会、宗教、民俗等进行系统而全面调查研究,翻译出重要东巴经典的中国学者。至今,西方学者仍然把他视为20世纪50年代以前中国学者中从事东巴文化研究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后来曾远游欧美诸围讲学访问,为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的东巴经编目。他的论著,至今为国内外学术界所引用。

目录

一  新丰图和《新丰父老图》
二  陶弘景与松风阁
三  《丹枫呦鹿图》和《秋林群鹿图》
四  苏东坡诗和崔白《双喜图》
五  文同墨竹的双包案
六  从《腊梅山禽图》谈起
七  李唐《万壑松风图》之衍思
八  刘松年的《醉僧图》
九  刘松年的《撵茶图》与《醉僧图》
十  从马麟的《静听松风图》谈起
十一  叶肖岩的《西湖十景图》及其他
十二  黄子久的《陡壑密林图》(与王季迁合作)
十三  读吴镇《墨竹谱》
十四  风竹拓片和吴镇《墨竹谱》
十五  《溪山渔隐图》及其他
十六  王原祁的新评价
十七  八大山人
十八  《墨蔬图》的启示
十九  朱容重《竹石海棠图》
二○  《采芝图》和敦煌手印
后跋

内容摘要
 本书是李霖灿先生从事艺术史研究40余年的研究心血集结,重点是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读画”的成就。包含对历代名画的分析,对中国绘画历史沿革、风格变化、
绘画技法等方面的纵向研究,以及书法、古诗与绘画之关系等论述。李霖灿先生出身杭州艺专,后来任台北故宫博物院书画处处长、副院长,这些经历为作者“读画”提供了难得的黄金机会,因此本书资料十分宝贵,也是作者后来作中国美术史的基石。

精彩内容
 同朋友们聊天的时候,我常常自笑生平,在四十年博物馆生涯中,一共才做了两件事,一曰玉龙看雪,一
曰故宫看画;前者是说么些文字的研究,后者是指台北故宫博物院读画之札记。
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名画收藏之中,《丹枫呦鹿图》和《秋林群鹿图》十分有名,一来是这两幅画都非常之好,二来是这两幅以鹿群为主题的名画,都不像是出自华夏汉人的手笔,换言之,边陲民族的风味特强。
这是很容易指证的,首先画面上的主题和以农业为主的中原画风不侔,在史书上的“女真哨鹿”倒是与此相近。其次是幅面全部画满,不似中原画家之宽留天地,所以很早就有人猜想这是两幅边疆民族的画,地望指向东北,特征是一支狩猎民族,与鹿为友。
可能是受了易州三彩罗汉的影响,在女真之外,大家也常联想到契丹和辽国,但是事出有因查无实据,大家也就撂了下去不再深究,口头上还都在说,等以后有新资料时再来研究也可。
但是新资料一直不出,我却无意间在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中见到了“千角鹿图”词条与此事颇有关联,把这一条文字解释成现在的意思大致上是说:“我宋朝和大辽国礼相往来,虽然到现在为止,不过七十年光景,但是敦邦睦邻与民休戚的美德,却是自古以来所
未曾有的。在我朝(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辽国的皇帝,号称为兴宗的,拿上面画了许多鹿(千角鹿)的五幅‘缣’画送给我们作为礼物,在旁边还题有何年何月何日的款识,由皇帝所画成的文字。我朝的仁宗皇帝得到了这幅画,很高兴,就叫人把这幅千角鹿的图画挂在太清楼内,叫大臣们去仔细观看。第二天又传命管宫闱的部门,叫宫中及有身份的贵夫人齐来欣赏。大臣和命妇看完了之后,把这幅《千角鹿图》放入天章阁中去庋藏。”在这里我们只是说这一条北宋时代的画史记录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两张鹿图可能有所关联,因而把这两幅画悬挂起来,在画室中仔细研究。
我在多次随着大家看画的时候,早已发现在这两幅画上都有拼接的痕迹,因而这次特意请邱景任兄来代我仔细观察一下,他是揭裱中国古画的高手,一定比我更能胜任愉快。
在放大镜下仔细观察了一番,他对我说:这两幅画绢都是用双丝织成的,通常就直截了当称之为双丝绢,是用双丝做纬和单一的经线交织而成的。
他又告诉我,纬线不但有单双之别,而且从他的经验中,还有扁圆之分,换言之,有的纬线呈压过的扁平状,有的则是圆形的原丝。这些情报对我都很重要,但是我是一个标准的书呆子,说:少安毋躁,待我查查书看。于是掀开《辞海》,在缣字条下见到这样的说明:“缣,基添切、音兼、盐韵。并丝缯也,见《说文》。
按缣、骈丝为之,双丝缯也。见殷注。《释名·释采帛》:缣,兼也。其丝细致,数兼于丝,染兼五色,细致不漏水也。按谓数兼于绢者,以细致异于常绢,故以缣名耳。”这一来我豁然大悟,原来双丝绢的正名是缣,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