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残酷剧场:艺术、电影与战争阴影(理想国译丛042)
  • 残酷剧场:艺术、电影与战争阴影(理想国译丛042)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残酷剧场:艺术、电影与战争阴影(理想国译丛042)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56.34 6.4折 88 全新

库存28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荷] 伊恩·布鲁玛 著,理想国 出品

出版社北京日报出版社(原同心出版社)

ISBN9787547736500

出版时间2020-07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88元

货号30910466

上书时间2024-05-04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伊恩·布鲁玛(IanBuruma),生于荷兰海牙。曾担任《远东经济评论》和《旁观者》杂志记者與《纽约书评》主编,为《纽约时报》《新闻周刊》等报刊撰写关于亚洲的政治和文化评论,并曾任教于牛津、哈佛、普林斯顿、格罗宁根等大学。现为纽约巴德学院保罗·威廉斯教席之民主、人权和新闻学教授。出版的著作有《零年:1945现代世界诞生的时刻》《罪孽的报应:德国和日本的战争记忆》《创造日本:1853—1964》等。2008年被授予“伊拉斯谟奖”以表彰他“在欧洲对文化、社会或社会科学做出的重要贡献”,同年以其卓越的著作帮助美国读者理解亚洲的复杂性而获得“肖伦斯特新闻奖”。2008年和2010年被《外交政策》杂志选为“全球顶尖思想家”◎译者简介周如怡,台湾大学历史所硕士,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科学与科技研究博士,专攻19至20世纪欧洲医疗、文化与哲学史。

目录
前言
一 受害者情结的欢愉与险境
二 迷人的自恋狂:莱妮·里芬施塔尔
三 沃纳·赫尔佐格及其英雄
四 柏林之光: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
五 毁灭德国计划
六 只有故乡好
七 安妮·弗兰克的身后事
八 德占时期的巴黎:甜美与残酷
九 扭曲的纪录片艺术
十 珍珠港事变之欣喜若狂
十一 为帝国捐躯的神风特攻队
十二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战争
十三 被夺走的梦想
十四 尖酸刻薄的记事者:哈里·凯斯勒
十五 信仰者
十六 孟加拉文艺复兴最后一人
十七 他们现在的样子:迈克·李
十八 尴尬的艺术
十九 创造大卫·鲍伊
二十 必胜的穿衣哲学
二十一 马克斯·贝克曼的马戏团
二十二 堕落艺术
二十三 乔治·格罗兹的亚美利加
二十四 反朴归真的大艺术家
二十五 东京执迷
二十六 日式悲剧
二十七 虚拟暴力
注释
出处

内容摘要
《残酷剧场》是伊恩·布鲁玛多年来在《纽约书评》发表的艺文评论和历史散文精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各地发生了惨绝人寰的屠杀和种族灭绝。有人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邪恶的纳粹,只等着适当时机爆发。伊恩·布鲁玛则想问:究竟是什么让人类如此残暴不仁?民族?国家?信仰?理想?或只为了满足变态快感?为了追根究底,布鲁玛带领读者探索纳粹的宣传影片、德国占领下的巴黎、犹太人的命运、被盟军炸成废墟的柏林、争议不断的《安妮日记》、珍珠港事变、神风特攻队、堕落艺术、冷战下的东德、巴以冲突、战后的日本的前卫艺术等等,从电影、文学、绘画、音乐、剧场、舞蹈的表现中,重回第二次世界大战现场以及战后重建的世界,试图找出答案。
艺术家为了回应强权的压迫与残酷的现实,在作品中揭露文明行为背后的黑暗面,直视人性中邪恶的冲动。赫尔佐格、法斯宾德、马克斯·贝克曼、乔治·格罗兹、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大卫·鲍伊、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大岛渚、村上隆、克鲁伯等,都试图探究人类处境的深渊,从中开出艺术的花朵。布鲁玛从不同的人物切入战争,结合对作品的分析、对历史的洞察,辅以敏锐的美学判断,提供读者一个理解人类当前处境的面向,让我们对生活中所见之美、暴力和残酷,有更深刻的体会。

精彩内容
前言(选摘)偶尔会有人跟我说:“你写的东西真是包罗万象。”我不觉得这话有贬义,反而当成是赞美。不过坦白说,和深入钻研几个特定主题相比,我书写这么多不同的题材,并非有什么过人之处。我想我之所以会写这么多不同的议题,大概是因为生性好奇,又很容易觉得无聊的缘故。
我虽然兴趣广泛,但就像狗总爱回到它最喜欢的树旁打转,我写作也不离那几个我最挂念的主题。在此,无须深究我为何特别挂念某些特定主题,因为这样分析下去,很容易陷入个人的思绪,也就无法表达我想说的事情了。
不过,我的个人兴趣确实形塑了这本文集的样貌。首先,我一直想了解人类为什么会有残暴的行为。许多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有些甚至会出于竞争而猎食自己的同类;但只有人类会做出极端甚或不经大脑思考的暴力行为,有时只是为了满足变态的快感。
我之所以会对这问题感兴趣,部分是因为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害怕暴力。我试着为这些乍看之下不合理的行为找到合理的解释,或许没什么道理可言,但这是我面对恐惧的方式。有些人选择忽略这种恐惧,我却正好相反:就像在纽约地铁瞥见一只胖老鼠在轨道上跑来跑去,我的目光却离不开这恐怖的一幕。
这也适用于其他形式的恐惧。结论是,恐惧往往离不开着迷。我不相信有人天生是魔鬼。人会做出邪恶的事,往往是出于坚信自己做的是对的事。1943年,时任德国希特勒党卫队(SS)最高统帅的海因里希·希姆莱(HeinrichHimmler)在波兰境内的波森(Posen)告诉党卫队诸将领,“基于对我们同胞的热爱”,“终结”犹太民族是必要的任务。他应该是真心作如此想。虽说当时希姆莱正醉心于权力游戏,但他并不是个一心只想作恶的恶人;希姆莱不是撒旦,他只是个有能力实现疯狂的谋杀幻想的讨厌鬼。他手下有无数人供他差遣,这些人或许是出于服从,或许是因为嗜血成性而去执行他的计划。我相信在这些刽子手中,有些人要是换个情境,也就只是个连只苍蝇都不愿伤害的普通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五年,我在荷兰出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荷兰被纳粹德国占领,我父亲被迫在德国工厂工作,母亲则是犹太人。这样的成长背景,让我在评论战争是非时,很自然地觉得自己在道德上高人一等—我生在正义的一方,德国人都是邪恶的。只是,许多非德国人在德军占领期间自愿成为纳粹共犯,不久之后,这个不争的事实开始浮上台面,正义和邪恶之间的界线也跟着模糊了。
我们这一辈在战争阴影之下长大的人,常耽溺于思索自己在极端压力之下,究竟会做出什么事。譬如说,我有那个胆子冒生命危险加入反抗军吗?受到严刑拷打时,我可以守住秘密吗?我没有办法回答。不过,我对另一个恐怖的问题更有兴趣:在某些情境之下,我会不会做出同样的暴行?这问题也一样很难回答。
像20世纪30年代的德国人这样拥有高度文明、受过高等教育的民族,为什么会受一个谋杀者煽动,陷自己于道德荡然无存的深渊?这个问题一直在我心中挥之不去。但我明白,那些追随希特勒的德国人并非特殊个案;这世上没有永远的坏人,也没有永远的好人。有人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邪恶的纳粹,只等着适当时机爆发;我也不赞同这种愤世嫉俗的看法。但我相信,若赋予人操控他人的生杀大权,许多人会滥用这样的权力;无限上纲的权力在披上崇高的道德外衣之后,必会导致残忍的行为。
我们对权力、残酷、死亡可怕的痴迷,可以在艺术中实现,而本文集的书名即源于此。这并不是说所有伟大的艺术或戏剧都和这些负面的主题相关,但最让我感兴趣的,是艺术和戏剧揭露了我们所谓的文明行为,在光鲜亮丽的外表下,经常有其他动机。我猜这大概是为什么我对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艺术情有独钟。那个年代中,我最喜欢的艺术家,像是马克斯·贝克曼(MaxBeckmann)、乔治·格罗兹(GeorgeGrosz)、恩斯特·路德维希·基希纳(ErnstLudwigKirchner),都曾亲眼看见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壕沟和战地医院,以及受尽战火摧残的柏林,那里充斥着贫穷、犯罪,道德已然崩坏。这些艺术家见证了人类处境的深渊,并从中开出艺术的花朵。
德国的战争同盟——日本,则是另一个在20世纪犯下滔天大罪的国家。有许多不同的理论试图解释日本的行为,把日本在国境外道德沦丧的表现归咎于“武士道精神”、不受基督教原罪观念羁绊的“东方式残忍”,或者是极度封闭褊狭的文化。不过,这些说法都难以让我信服。日本军队在中国等亚洲国家展现的残暴行为有其特殊的环境背景。我并不是在为日本军队开脱,而是认为这些因素值得深入探讨。
我在20世纪70年代的东京住了六年,不过这个决定和战争本身没什么关系。大学时的我没什么方向,选了中文和中国史,两个我一无所知的科目。我心里盘算着不但这两个科目具有异国风情,而且中文学会了,以后也可以派上用场。不过在70年代初期,无法在中国自由旅行,我学的中文看来毫无用武之地。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