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基于比较优势统一框架的全新阐析(第二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基于比较优势统一框架的全新阐析(第二版)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6.56 8.3折 32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梁坚 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7

版次2

装帧平装

货号3294076

上书时间2023-12-14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梁坚,男,1969年生于广东省信宜市。1987年从信宜中学考入四川大学;1991年四川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国民经济管理学专业本科毕业,同年供职中国建设银行。1993年10月留学日本,入庆应义塾大学学习日本文化与日本语。1995年考入东京都立大学(TokyoMetropolitanUniversity)大学院社会科学系经济政策专业,2001年完成博士课程,入职城西国际大学(JosaiInternationalUniversity)。2002年8月回国,任教于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应用经济系;现任教于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主要教授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国际贸易和产业经济、区域经济,在日本、中国香港和内地经济类杂志发表国际贸易和产业经济类学术论文十多篇。 

目录
第一章 国际贸易导论与基础分析工具
  1.1 国际贸易导论
  1.2 基础分析工具
  总结
  思考与练习
  案例与资料
第二章 比较优势理论
  2.1 基本概念: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
  2.2 优势表示:劳动生产率、成本与优势
  2.3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2.4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2.5 国际贸易的必要充分条件
  2.6 比较优势指数
  2.7 贸易与工资:绝对劣势向比较优势转变的秘密
  总结
  思考与练习
  案例与资料
第三章 比较优势来源之一:要素禀赋
  3.1 主要概念:要素禀赋与要素充裕度、要素密集度
  3.2 主要假定及推论
  3.3 要素禀赋差异与PPF曲线的偏向性
  3.4 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俄林定理(HO定理)
  3.5 H-O理论的拓展
  总结
  思考与练习
  案例与资料
第四章 比较优势来源之二:生命周期与代表性需求
  4.1 产品生命周期比较优势理论
  4.2 代表性需求比较优势理论
  总结
  思考与练习
  案例与资料
第五章 比较优势来源之三:规模经济
  5.1 规模经济:内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规模经济
  5.2 规模经济与贸易收益:一般均衡分析
  5.3 内部规模经济带来的比较优势
  5.4 外部规模经济带来的比较优势
  5.5 先发优势、干中学效果与贸易分工
  5.6 产业内贸易之一:异质产品贸易与产品多样性收益
  5.7 产业内贸易之二:同质产品的国际贸易
  5.8 产业内贸易的衡量指标
  总结
  思考与练习
  案例与资料
第六章 动态优势、经济增长与贸易分工
  6.1 经济增长与PPF曲线的变动
  6.2 罗伯津斯基定理
  6.3 资本积累、技术进步与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
  6.4 恶化性经济增长及其成因
  6.5 进口替代型发展战略与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
  6.6 荷兰病与去工业化
  总结
  思考与练习
  案例与资料
第七章 要素收益与要素贸易
  7.1 专用要素模型:国际贸易对要素收益的影响
  7.2 劳动的国际流动
  7.3 资本的国际流动
  7.4 要素贸易与商品贸易的替代关系
  总结
  思考与练习
  案例与资料
第八章 贸易保护理论
  8.1 重商主义与贸易乘数理论
  8.2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8.3 战略性产业保护理论
  8.4 最优关税理论
  8.5其他贸易保护理论
  总结
  思考与练习
  案例与资料
第九章 贸易政策工具之一:进口保护措施
  9.1 关税的定义与种类
  9.2 关税的经济效应:局部均衡分析
  9.3 关税的一般均衡分析
  9.4 配额的定义与福利效应
  9.5 配额与关税的比较
  9.6 其他进口保护措施
  总结
  思考与练习
  案例与资料
第十章 贸易政策工具之二:出口促进措施
  10.1 主要出口促进措施种类
  10.2 出口补贴的福利效应局部均衡分析
  10.3 出口补贴的福利效应一般均衡分析
  10.4 倾销
  10.5 其他出口保护措施
  总结
  思考与练习
  案例与资料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多边贸易体制
  11.1 经济全球化的演变
  11.2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定义与种类
  11.3 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
  11.4 主要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11.5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与世界贸易组织
  总结
  思考与练习
  案例与资料
第十二章 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
  12.1 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视角
  12.2 贸易政策的政治博弈:国内版本
  12.3 贸易政策的政治博弈:国际版本
  12.4 贸易政策的评判标准
  总结
  思考与练习
  案例与资料
参考文献
附录

内容摘要
 梁坚编著的《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基于比较优势统一框架的全新阐析第2版新编21世纪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列教材)》共分12章,第一章为学科基础概念、基础分析工具的学习。第二章为比较优势理论。第三至五章为比较优势来源理论,回答一个经济体比较优势源于何处的问题。第六章为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可以看作是在其前面三章静态比较优势基础之上的深化展开。第七章为国际贸易的分配效果讨论,同时也
涉及要素贸易本身。第八章为贸易保护理论,属于非主流的贸易理论,或者说主要贸易理论的补充部分。
第九至十一章为贸易政策工具解说。第九章陈述进口保护政策,第十章解析出口促进措施;第十一章解说多边贸易体制等与自由贸易政策有关的问题。第十二章为贸易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这是基于国际贸易中现实存在的政治角力及其对现实贸易政策影响的拓展部分。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梁坚 著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7
  • 版次 2
  • ISBN 9787300216447
  • 定价 3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4页
  • 丛书 新编21世纪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第一章为学科基础概念、基础分析工具的学习。第二章为比较优势理论。第三至五章为比较优势来源理论,回答一个经济体比较优势源于何处的问题。第六章为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可以看作是在其前面三章静态比较优势基础之上的深化展开。第七章为国际贸易的分配效果讨论,同时也涉及要素贸易本身。第八章为贸易保护理论,属于非主流的贸易理论,或者说主要贸易理论的补充部分。
第九至十一章为贸易政策工具解说。第九章陈述进口保护政策,第十章解析出口促进措施;第十一章解说多边贸易体制等与自由贸易政策有关的问题。第十二章为贸易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这是基于国际贸易中现实存在的政治角力及其对现实贸易政策影响的拓展部分。
【作者简介】
梁坚,男,1969年生于广东省信宜市。1987年从信宜中学考入四川大学;1991年四川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国民经济管理学专业本科毕业,同年供职中国建设银行。1993年10月留学日本,入庆应义塾大学学习日本文化与日本语。1995年考入东京都立大学(Tokyo Metropolitan University)大学院社会科学系经济政策专业,2001年完成博士课程,入职城西国际大学(Josai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2002年8月回国,任教于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应用经济系;现任教于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要教授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国际贸易和产业经济、区域经济,在日本、中国香港和内地经济类杂志发表国际贸易和产业经济类学术论文十多篇。
【目录】
第一章 国际贸易导论与基础分析工具
1.1 国际贸易导论
1.2 基础分析工具
总结
思考与练习
案例与资料
第二章 比较优势理论
2.1 基本概念: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
2.2 优势表示:劳动生产率、成本与优势
2.3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2.4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2.5 国际贸易的必要充分条件
2.6 比较优势指数
2.7 贸易与工资:绝对劣势向比较优势转变的秘密
总结
思考与练习
案例与资料
第三章 比较优势来源之一:要素禀赋
3.1 主要概念:要素禀赋与要素充裕度、要素密集度
3.2 主要假定及推论
3.3 要素禀赋差异与PPF曲线的偏向性
3.4 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俄林定理(HO定理)
3.5 H-O理论的拓展
总结
思考与练习
案例与资料
第四章 比较优势来源之二:生命周期与代表性需求
4.1 产品生命周期比较优势理论
4.2 代表性需求比较优势理论
总结
思考与练习
案例与资料
第五章 比较优势来源之三:规模经济
5.1 规模经济:内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规模经济
5.2 规模经济与贸易收益:一般均衡分析
5.3 内部规模经济带来的比较优势
5.4 外部规模经济带来的比较优势
5.5 先发优势、干中学效果与贸易分工
5.6 产业内贸易之一:异质产品贸易与产品多样性收益
5.7 产业内贸易之二:同质产品的国际贸易
5.8 产业内贸易的衡量指标
总结
思考与练习
案例与资料
第六章 动态优势、经济增长与贸易分工
6.1 经济增长与PPF曲线的变动
6.2 罗伯津斯基定理
6.3 资本积累、技术进步与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
6.4 恶化性经济增长及其成因
6.5 进口替代型发展战略与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
6.6 荷兰病与去工业化
总结
思考与练习
案例与资料
第七章 要素收益与要素贸易
7.1 专用要素模型:国际贸易对要素收益的影响
7.2 劳动的国际流动
7.3 资本的国际流动
7.4 要素贸易与商品贸易的替代关系
总结
思考与练习
案例与资料
第八章 贸易保护理论
8.1 重商主义与贸易乘数理论
8.2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8.3 战略性产业保护理论
8.4 最优关税理论
8.5其他贸易保护理论
总结
思考与练习
案例与资料
第九章 贸易政策工具之一:进口保护措施
9.1 关税的定义与种类
9.2 关税的经济效应:局部均衡分析
9.3 关税的一般均衡分析
9.4 配额的定义与福利效应
9.5 配额与关税的比较
9.6 其他进口保护措施
总结
思考与练习
案例与资料
第十章 贸易政策工具之二:出口促进措施
10.1 主要出口促进措施种类
10.2 出口补贴的福利效应局部均衡分析
10.3 出口补贴的福利效应一般均衡分析
10.4 倾销
10.5 其他出口保护措施
总结
思考与练习
案例与资料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多边贸易体制
11.1 经济全球化的演变
11.2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定义与种类
11.3 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
11.4 主要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11.5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与世界贸易组织
总结
思考与练习
案例与资料
第十二章 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
12.1 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视角
12.2 贸易政策的政治博弈:国内版本
12.3 贸易政策的政治博弈:国际版本
12.4 贸易政策的评判标准
总结
思考与练习
案例与资料
参考文献
附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