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莽莽昆仑(粟裕大将征战轶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莽莽昆仑(粟裕大将征战轶事)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70.7 8.0折 8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侗枫

出版社上海人民

ISBN9787208141346

出版时间2017-07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88元

货号3912911

上书时间2023-09-11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侗枫真名粟刚兵,侗族。1967年7月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系。长期从事临床工作,普外科主任医师、教授。

目录
前言
代序
功勋
1  关键时刻
2  灭蒋战法
3  捷报频传
4  灭蒋军魂
5  郓城春秋
6  中原逐鹿
7  决战序曲
8  生死对决
9  天翻地覆
10  再铸辉煌
攀登
1  山村少年
2  投身革命
3  井冈红旗
4  转战万里
5  抗日烽火
6  探索奋进
7  推陈出新
8  面对转折
9  自由王国
10  永无止境
结语
附:追忆粟裕同志
后记

内容摘要
 《莽莽昆仑(粟裕大将征战轶事)》作者侗枫用细腻的笔触、丰富的案例,生动、客观地刻画了粟裕从山村少年投身革命、井冈红旗转战万里、中原逐鹿捷报频传、率军过江转折历史的军事生涯,栩栩如生地描述了粟裕机智果敢的指挥艺术和军事谋略,威震华夏、无坚不摧的赫赫战功;叙述了粟裕在新中国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作出的开拓性贡献,受到错误批判仍一以贯之地竭尽全力为国家安全和军队建设操劳,表现了粟裕虚怀若谷、对党忠心耿耿的胸怀,由此,将粟裕的形象衬托得更加性格鲜明。

精彩内容
 部队大部分由粟裕亲自率领,自淮南出发,在仪征、东沟(六合城东南)地区渡江,在龙潭北面的一个小码头登陆。这里西靠伪首都南京,东邻伪江苏省会镇江,均驻有日伪重兵。两地之间的龙潭、下蜀、高资等铁路站点均建有炮楼。铁路与江岸平行,中间地带极为狭小,又均在炮楼视野之内。日军占领后,新四军也从未到此活动过。因此,日伪做梦也没想到新四军竟敢在他们眼皮子底下通过。时值1944年12月底,又是大江南北罕见恶劣天气,大雪纷飞,天寒地冻,部队行动非常困难。也正因为如此,敌人根本想不到新四军会这个时候渡江。时间、地点均出其不意,粟裕率大部队也就顺利过江了,于1945年1月5日到达丹阳与刘先胜所率部队会师。
2月5日,苏浙军区成立大会在长兴温塘村举行。
粟裕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并以华中局代表名义领导
江南、浙东两地区的党政工作。粟裕在会上作了“关于一个月山地适应性训练的总结”和战前突击集训的动员报告。充分利用敌人未发现我军人浙的间隙,进行训练与学习。为了适应由根据地到新区,由平原水网到山地丘陵,由分散游击到大兵团作战的转变,粟
裕亲自给连以上干部讲课。以中央苏区反围剿的战例,结合孙子兵法讲解山地作战的特点,开展山地作战的技术、战术训练。团以上干部还要学习《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领悟从游击战向运动战发展的方针。政治部在这三个纵队计九个支队中,以支队(即团)为单位开展了学习、训练竞赛运动。
短期集训后,粟裕率部在浙江打了三场大仗,即天目山战役。就粟裕军事生涯而言,天目山战役规模不大,歼敌不多,但意义重大!攻克孝丰1945年2月10日,一纵突然主动出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沿途狠狠打击日伪,横扫安吉、梅溪等地日伪据点,占领了杭州以北的递铺、三桥埠一线,控制了武康、德清两城,全部进入莫千山地区。配合一纵行动的三纵七支队也进至广德以南柏垫以东地区。
国民党军的苏浙皖边区挺进军副总司令陶广(D得悉上述情况才知新四军已经入浙。他认为新四军“企
图进入莫干山建立根据地后,可能进入杭嘉湖与海北地区,准备尔后协同盟军登陆作战,以争取国际信誉”。即令第二十八军第六十二师“迅速将该匪歼灭,勿使坐大”。同时令忠义救国军、浙保二团、挺进纵队协力围堵歼灭新四军。第二十八军是国民党中央军在浙江的骨干力量,六十二师又是绝对主力,装备整齐,弹药充足,训练有素;配合作战的忠义救国军是经过特殊训练的特务武装,武器精良,机动灵活,善于山地作战,被誉为“孙悟空军”。故六十二师师长受命时说:“消灭新四军,两天解决,绰绰有佘。”事与愿违,其疯狂进攻首先受到我七支队的顽强抵抗,而三纵队的另两个支队,立即从两侧压向顽军,粟裕又急令一纵队迅速越过天日山切断顽军退路。
顽军在景和里、南丁岭与我三纵队激战,自16日上午打到傍晚,已逐渐不支。此时又得悉我一纵队已回师西进,切断其退路,故全线败退,落荒而逃,溃不成军!我军乘胜追击,顽军残部向天目山、宁国窜去。
次日,我军轻取孝丰。此役歼敌1700余名,缴获迫击炮3门,重机枪12挺,轻机枪32挺,步枪600佘支。
人浙初战,由于缺乏山地实战经验,也由于三纵队全面出击时一纵尚未到位,未能形成合围,故未全歼六十二师和忠义救国军,但也已打得他们头破血流
,变骄横轻敌为闻风丧胆。我军得到了山地实战锻炼
,提高了大兵团作战各部密切协同的自觉性,而且轻而易举地夺取了孝丰城。新四军进入孝丰,秋毫无犯,对比鲜明,使人民认识到新四军是人民自己的队伍。军民情感逐步加深,人民觉悟日渐提高。
孝丰,一块富饶的热土。但在日、伪、顽的野蛮掠夺下,人民生活异常困苦。当地有首民谣:“鬼子是阎王,国军赛无常,谁来都一样,百姓大遭殃!”粟裕夺取孝丰后,将顽军追至报福坛、渔溪口一带。
一是争取时间休整;二是深入农村发动群众。
胜利面前又迎来了更加严峻的考验,那就是粮食
问题。孝丰地区,灾荒连年。一般部队的粮食已不足十天,有的已经断炊,只能靠野菜充饥。全军上下紧急动员,筹集粮食,节约粮食!为不影响军民关系和内外团结,部队停止操练,喝一点稀饭,睡在铺位上听指导员讲故事。粮食分配由叶飞副司令负责,年龄最长的刘先胜参谋长也亲自种菜,亲自运粮。
每次大战毕,粟裕都要去野战医院看望伤员,此次也不例外,大战刚刚告一段落,他便跃马扬鞭,风尘仆仆赶到孝丰城北20里的军区野战医院,看望伤病员。他对伤病员说;“同志们杀敌立功、负伤住院,却吃不饱肚子,只得提前睡觉,这是因为孝丰是个贫穷的山区小县,不产粮食,加上日、伪、顽疯狂掠夺,人民十分贫困。我们现在吃的粮食,是根据地人民从嘴边省下来,并千里迢迢送来的。你们为减轻人民负担,宁可饿肚子提前睡觉,这种精神很好,我很高兴。”看罢伤员,一天未进食的粟裕与医务人员共进晚餐。个别伤员,特别是刚起义的和俘虏兵伤员,想看看在院长陪同下的粟司令吃些什么。
P4-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