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都/叶辛长篇小说精品典藏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华都/叶辛长篇小说精品典藏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4.92 5.4折 46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叶辛

出版社安徽文艺

ISBN9787539659053

出版时间2017-04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6元

货号3857014

上书时间2023-09-11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叶辛著的《华都/叶辛长篇小说精品典藏》一书,作者巧妙地将三条情节线汇聚于上海市中心一幢刻有近百年岁月印痕的公寓大楼——华都大楼。在作家的笔下,人性的高贵与低下,人品的崇高与卑劣,人权与人言的抗争,文明与荒蛮的冲撞,以及情爱的憧憬与困顿,性欲的诱惑与压抑,都得到了酣畅恣肆的描摹与淋漓尽致的表现。这是一幅多侧面、多色彩展现20世纪上海城市普通百姓民风社情的生动画卷,堪称百年上海滩的缩影。小说细腻而有深度地刻画了命运陡变中的女性对爱的企盼,深陷底层的女子对爱的渴望和无奈,杰出的都市女性对爱情的憧憬和向信,反映了历史巨轮推进中各不相同的女性的命运。正如叶辛所说,《华都》是他作为一个作家,“留给今天的读者和下一代人的备忘录”。

作者简介
叶辛,1949年10月出生于上海。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国笔会副主席、上海文联副主席、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曾担任第六届、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和贵州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山花》《海上文坛》等杂志主编。长篇小说《蹉跎岁月》《孽债》被改编为电视连续剧,曾引起全国轰动,成为中国电视剧的杰出代表。
著有长篇小说《蹉跎岁月》《家教》《孽债》《三年五载》《恐惧的飓风》《在醒来的土地上》《华都》《缠溪之恋》《过客亭》等。另有“叶辛代表作系列”三卷本、“当代名家精品”六卷本、“叶辛新世纪文萃”三卷本等。短篇小说《塌方》获国际青年优秀作品一等奖;由本人担任编剧的电视连续剧《蹉跎岁月》《孽债》《家教》均获全国优秀电视剧奖。

目录
正文

内容摘要
 叶辛著的《华都/叶辛长篇小说精品典藏》为“叶辛长篇小说精品典藏”中的一部,小说以上海市中心一座有着百年历史的公寓华都大楼为线索,讲述了不同阶层的女性的爱情故事,生动地描述了不同时代人物的遭际与命运,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真实地再现了不同时代普通上海人的生活状态、人际关系、价值
理念,堪称百年上海滩的缩影、上海民风社情的生动画卷。

精彩内容
 一
打这个电话以前,姚征冬考虑了很久很久,不是林月电台女主持人的特殊身份,也不仅仅是她的突然死亡,这些已被人渲染了又渲染,对他没多大的吸引力了。
深深吸引着他的,是林月死亡的地点,华都大楼
。很多老上海都晓得,挨近外滩地区的这一幢华都大楼,已经将近有一百年的历史了,报纸上早有史学家在写文章,呼吁应该以何种形式,庆典一下这幢大楼
不同凡响的历史。
恰恰在这种时候,居住在华都大楼的林月死了。
报纸上没有登,对林月的死宣传得有些过分的电台,也没有报道,可在社会上,却已零零星星地传出了一些消息,说她的死有些不同寻常,种种迹象表明,林月死前在华都大楼有一些预兆,一些颇费猜测的现象,甚至还有些神秘。姚征冬都听说了,林月死前的头一个晚上;大楼里出现了一系列怪诞事儿,有人失眠,有人在家中突然发出惊人的锐叫,有人在过道和电梯间胡言乱语,还有人在走廊里梦游……总之,整座大楼都有异常反映。
打这个电话,姚征冬却又是一瞬间的决定,似乎一分钟以前他还在犹豫。鬼使神差地就在一刹那间,他没费多大劲翻出了名片,平时他们名片都放得很乱,可这一张名片却很快找到了。他依照名片上的电话,拨通了历言菁的电话。
她在家,听清了他的要求,她出乎一料地表了态

“你要来坐坐我欢迎,像上次那样,”她爽朗地说,“要来华都大楼采访,我不赞成。”“为什么?”“你没听过吗?”他好像马上就要说出什么来,但旋即又改变了主意,“你来吧,来了之后我告诉你,都告诉你。”于是他就和厉言菁约定了,第二天午后一点左右,到她的家来。
他到过一次她家,知道路怎么走。说一点左右,是怕万一路上塞车。在上海塞车是常有的事。可实际上,第二天路上特别顺,午后一点还没到,他就来到了华都大楼对面的十字街头。他让出租车司机把车开
到加油站前面的金陵大楼附近,就下了车。
是梅雨季节里的阴天,空气中仿佛有无数的烟尘在拂扬,气压有些低,让人感到郁闷。
姚征冬刚要过马路,一辆疾驰的助动车从他的面前掠过,惊得他往后退了一步。一退就不行了,自行车流潮水一般漫过来。他抬起头来,马路中央,轿车、面包车、小客车、出租车排成了长龙,铺满了街面,缓缓从他的身前驶过。车身巨大的公共汽车开过时,空气中隆隆作响,他感到脚下的地面微震微颤的。
警察的吆喝和哨子声,从十字街头那边传过来。
门面漆成红色的麦当劳专卖店中,人影绰绰,过了午饭时候,柜台前仍站满了食客。鞋店门前的廉价柜旁
,两个妇女在讨价还价。烟纸店里,买烟的顾客不知为什么在和女店主争吵。弄堂口的公用电话亭边,站了四五个人,在等着打电话。一看他们的装束,就知道是外地来出差的,身旁放着几只装得鼓鼓囊囊的旅行袋。一个瘦削的女子,在他们前面,激动地抡着手臂,声嘶力竭地嚷嚷:“……不行,我的条件一点不能让。已经够便宜他们了,你告诉他……”置身在这一派上海市井的喧嚣之中,姚征冬突然感觉到一点久违了的老上海的余韵。他觉得该平静一
下心绪。环顾四周,路人熙熙攘攘地从自己身旁走过,每一个人都行色匆匆。
站在人行道边上,眺望对面那幢已显陈旧但仍十
分凝重牢固的大楼,他感觉有点滑稽与可笑,这幢名声赫赫的世纪之楼,比他原来想象的要矮小得多。重新涂过醒目的红色油漆的“华都大楼”四个字,也比他想象中的小多了。不知为什么,在上回第一次看到它之前,他感觉中的这四个字要气派得多、豪华得多。
姚征冬看了看表,等一次红绿灯,他和厉言菁约定的时间到了。他办任何事都喜欢准时,不愿迟到。
他穿过马路,走进了华都的大门,天天开关的足有三人高的大门,门框、门沿的油漆都已剥落了。高处的几块门板,还裂了缝。
大门只开了半边,没开的那半扇后面,停着几辆自行车。门厅的墙上,零乱错落、高高低低地钉着大大小小的木头信箱,仿佛在显示大楼内各家各户的个性。
P1-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