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廷堪/大家精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凌廷堪/大家精要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10.97 5.5折 20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舫

出版社陕西师大

ISBN9787561387399

出版时间2017-0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20元

货号3809739

上书时间2023-09-04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刘舫,1981年生,上海人。于2D0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获中国哲学专业硕士学位,后在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与中国古代礼学。

目录
第1章  家世生平
  一、从盐商家庭走出的读书郎
  二、三次科考终圆进士梦
  三、舍弃仕途走上讲台
第2章  挑战正统
  一、实事求是论史事
  二、秉笔直书循史法
  三、没有华夷之别的正统观
第3章  蜚声文坛
  一、钟情于屈原的少年诗人
  二、古代“燕乐”的探索者
  三、鲜为人知的骈文行家
第4章  精通历算
  一、“谈天三友”的故事
  二、清代的“中国科学家”们
第5章  创例《礼经》
  一、活着的传统:三千年的礼学
  二、一部保留古代礼仪的经典
  三、别开生面的礼学研究
第6章  复归古礼
  一、礼是圣人创拟的规矩
  二、礼是人们表达情感的方式
  三、礼是古人为学的根本
  四、古代礼仪中的“尊尊”与“亲亲”
第7章  历史影响
  一、悄然转变的乾嘉学风
  二、登峰造极的礼学研究
  三、一个践礼救世的梦
附录
  年谱
  主要著作

内容摘要
 刘舫著的《凌廷堪/大家精要》讲述了中国古代著名礼学家、经学家、音韵学家凌廷堪的生平事迹和学术思想,表现了他在写史方面的耿直不阿,在古代“燕乐”上的探索,对科学历算的精通,尤其是他在礼学方面的探索、具体观念以及贡献,分析了其在中国礼学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礼经释例》,详略得当,充分表现出了凌廷堪的多才多艺及多方面的贡献。

精彩内容
 在得到了高人的指点之后,凌廷堪作诗的兴致一
发不可收,同时他也借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怀,表达自己的理想。如后来保存在《校礼堂诗集》中的题为《静女吟》的诗中,凌廷堪自比“静女”,表达了不管周遭环境如何变化,他都要避开来自外界的诱惑与俗事带来的烦恼,心志坚定地继续学文作诗的心迹。又如他在另一首题为《送程时斋游关中》的诗中,放言
不但要与青天试比高下,而且还要用笔将华夏九州、
大河山川任意挥洒,他还勉励友人不要与周围的人一
般见识,要视富贵为无谓,要用与天一样浩瀚的胸襟
拥抱自己的生命。古人说“诗言志,歌咏言”,正在学做诗人的凌廷堪用朴素的诗句抒发着自己的胸怀,年轻的心装满着对未来的憧憬。这年他十八岁。
正当凌廷堪信心十足地从事诗词写作的时候,一
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戏曲家吴恒宣。吴恒宣是《双仙记》和《义贞传奇》的作者,颇有文名。当时吴恒宣正在编写《云台山志》,在了解到凌廷堪的情况后,他邀请凌廷堪一起参与写作。在吴恒宣的影响下,凌廷堪开始留心南北曲之学。他认为词曲虽然不为一些文人学士所重视,被认为是“小道”,但它毕竟
也是古代音律学中的一个重要门类,从此他潜心学习词曲。一年之后,凌廷堪凭借自己的聪慧和勤奋,竟
能独立写曲和作古文了,这也为日后他在燕乐的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的成就奠定了基础。
凌廷堪通过自己的努力,虽然在诗词古文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近十年来的经商,成绩却平平,似乎毫无建树。母亲王夫人对儿子的秉性十分了解,知道儿子的志向不在经商,而是胸怀高远。她语重心长地对凌廷堪说:“你选择了经商,却又不屑与商人为伍,恐怕难以长久,还不如坚持走读书的路。”她还提醒凌廷堪:“读书不是为了什么头衔虚名,而是在学习经典的过程中,明白做人的道理,并能践行不渝。既然在小小的板浦场没有可供你继续提高学识的机会,我已有你的兄长照顾,你就出去寻找老师和朋友吧。”恰在此时,凌廷堪的表兄弟,时任仪征课税司大使的许执中请凌廷堪去署中担任管理文案的工作。如此有了经济上的保障,凌廷堪便整理行装,前往商业繁荣、学人往来频繁的江苏仪征,迈出了他继续读书深造的第一步。这年凌廷堪二十三岁。
离开故乡远行,离开朝夕相伴的母亲,这对于从小就失去父爱的凌廷堪来说,此时此刻心里只有对养育他的母亲的依依不舍。临行之前,凌廷堪感慨万千,他在《别家》一诗中写道:“廿载依膝下,未尝顷刻离。今日远行役,恐母常念儿。行礼行载途,犹复牵母衣。兄为引离尊,欲语仍含悲。仆夫催登程,相视徒依依。”然而对于孝顺的凌廷堪来说,还有一件始终萦绕于心的事情没有完成,那就是父亲的灵柩仍浮厝在板浦,还没有下葬。就在离家第二年的十月,他再次回到板浦场,扶父柩回安徽歙县,与祖父母合葬于梅山。安葬父亲以后,凌廷堪仍回到板浦场。乾隆四十六年(1781)二月初一,凌廷堪应两淮巡盐御史伊公之聘,又从板浦场到了扬州。
P6-7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