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分做事七分做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三分做事七分做人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13.58 3.7折 36.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万刚

出版社中国纺织

ISBN9787518049530

出版时间2018-06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6.8元

货号30185921

上书时间2023-09-04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做事先做人,一句人尽皆知却常被忽视的金玉良言。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取得更大的成就,是许多人终其一生探寻的问题。万刚编著的《三分做事七分做人》选取了曾国藩、胡雪岩的生平故事,为你解读辉煌人生所遵循的处世法则,帮你汲取前人的智慧,成就自己的人生。

目录
上篇  做人要学曾国藩
  第一章  谨修身:完善自己,向圣贤学习
    志向高远,就有了强身之法
    做人要有一股倔强之气
    勤谨自律,严格限制人的自然欲望
    做人要敦厚,小聪明成不了大事业
    历经磨砺方能成大事
    读书可以改变人生
    慎独而为,小节也不能马虎
  第二章  重养性:心气平和,沉住气才能成大器
    事业上的进境从不自满开始
    处世以耐烦为第一要义
    宽容别人就是宽容自己
    看得远,才能忍下不平之气
    愤怒从愚蠢开始,以后悔告终
    清洗懦弱,自强不息
  第三章  塑家风:持家有道,方成大事
    节俭使人一生富有
    以“敬”字作出让人信服的表率
    万事由“勤”而生,由“惰”而败
    保持低调,才能保持长久
    什么样的家风,造就什么样的人
    最大的关爱,是引领家人走上一条明路
  第四章  妙用人:会做人福满身,会用人达天下
    建功立业要靠众人帮
    用人要先会识人
    用人之可用之处,不求全责备
    用人要让人看到实际的利益
    以诚换诚,凝聚人心
    要用好人,需懂得刚柔相济
    选择朋友是人生第一要事
  第五章  知进退:人越成熟,越要不断调试自我
    能立得起也能伏得下的才是高人
    心胸要大.别被枝叶问题绊倒了
    做事先掂量好轻重大小
    重剑无锋,理智地退让是高明之举
    步步为营,不打没有把握的仗
  第六章  理关系:走远路的人,先要给自己搭桥
    好名声是立身之本
    我不欺人,人不欺我
    太精明的人,会让他人躲着走
    善于借梯的人更能登高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下篇  做事要学胡雪岩
  第七章  善谋划:事情的成败不在天,而在远谋
    心怀大志,是一切人生规划的基点
    吃亏是福,让人得利更有人帮
    运气往往是合理运筹的结果
    求长远发展,要懂得舍小取大
    心中有谋略,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内容摘要
 一位是出身于地主世家,依靠个人智慧白手起家的封疆大吏、晚清名臣;一位是平凡儒生,依靠处世谋略流芳百世的商界巨贾、红顶商人。曾国藩和胡雪岩的做人做事之道很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万刚编著的《三分做事七分做人》上篇从曾国藩的修身之道、
养性之法、齐家准则、用人技巧、交际方略等方面入手,揭示他白手起家的做人玄机;下篇从胡雪岩善谋划、巧用势、妙起家、勤思考、精理财等方面分析,展现他富可敌国的做事秘籍。全书依托真实的、具有说服力和趣味性的历史案例,剖析他们为人处世的智慧,让读者有所领悟,砥砺自我,增长才智,成就圆满人生。

精彩内容
 志向高远,就有了强身之法“修身”是一个艰苦、漫长的过程,所以唯有先树立一个远大的目标,使自己的心志坚定起来,才能不被身边的生活琐事所支配,如果长期在庸俗的气氛中过日子,慢慢就会成为一个平庸的人。
在晚清的官场上,曾国藩是一个特别的人物,他从“朝为田舍郎”到“暮登天子堂”再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封疆大吏,一步一个台阶,走得十分稳健。追寻他的成功之路,我们会发现,远大的抱负在支撑他的一生。
曾国藩的祖父曾玉屏,为人刚正不阿。在曾国藩的一生中,祖父对他的影响最大。曾玉屏治家极严,“男必耕读,女必纺织”,曾玉屏以早年失学引以为耻辱,便将希望寄托在儿子曾麟书身上,不惜重金访求名师,望子成龙。不料曾麟书天资平平,只好把希望寄托在孙子曾国藩身上了。曾国藩自幼聪明,其祖父管教甚为严厉,曾国藩常在睡梦中被叫醒读书,不到两岁,竞读完了五经,开始学习八股文了。曾国藩从小就在祖父和父亲的严厉教导下,从内心深处修炼
自己,从各方面强化自己,成功地走出了他人生的第一步。
青年时代,曾国藩经常借诗文抒发自己的志趣,自比于陈平、诸葛亮等“布衣之相”,他十分自信地在诗中表示“一朝孤凤鸣云中,震断九州无凡响”,他相信自己终有一天,如同云中展翅翱翔的孤凤一样不鸣则已,一鸣则引来九州的震动。他决心以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为自己的基本人生信条,为维护纲常伦理和清王朝的统治而大显身手,实现其“匡时救世”的远大抱负。
当曾国藩的六弟参加科举考试失利后抱怨自己时运不济时,曾国藩开导他说:“君子立志,应有包融世间一切人和一切物的胸怀,有内以圣人适德为体、
外以王者仁政为用的功业,然后才能对得起父母的生
养,不愧为天地之间的一个完人。因此君子所忧虑的是德行不修炼,学问不精通。所以,当顽民得不到教化时,他们就深深忧虑;当蛮夷人侵中原时,他们就深深忧虑;当小人在位贤才受害时,他们就深深忧虑;当天下百姓得不到自己的恩泽时,他们就深深忧虑;这真是所谓悲天悯人啊!所有这一切才是君子所要
忧虑的,至于一己之屈伸,一家之饥饱,世俗之荣辱、贵贱和毁誉,君子从来就无暇顾及。六弟小试受挫,就抱怨命运不济,我私下忍不住要笑你气度太小,志向不高远了!”人生于世,不能庸庸碌碌、无所作为地过一辈子,而要有所成就,就需要不断地磨砺自己,逐渐提高自己的修养境界。只是所谓“修身”,是一个艰苦、
漫长的过程,而人的天性是喜欢放松和逸乐的,所以唯有先树立一个远大的目标,使自己的心志坚定起来。如果意志不坚强,心胸不开阔,整天忙于身边的生
活琐事,受个人感情的支配和束缚,长期在庸俗的气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