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北朝选官制度与文运兴变(全二册)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南北朝选官制度与文运兴变(全二册)精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127.8 6.5折 198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孙宝|责编:吴爱兰

出版社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59271

出版时间2023-03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198元

货号31708006

上书时间2023-09-03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孙宝,1980年生,山东淄博人。文学博士、博士后,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威斯康星大学亚洲语言文化系访问学者(合作教授为倪豪士先生)。长期从事汉魏晋南北朝儒学与文学、经学以及官制互动研究,兼及明清文献整理与研究。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项,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史哲》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儒学嬗变与魏晋文风建构》(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版)1部,点校整理《仪礼集说》《严可均集》《徐有贞集》等多部。专著获四川省2017年第十七届社科奖三等奖1次。

目录
序  杜泽逊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思路及意义
  第二节  南北朝仕历文人的历时分布与“官-集”类型
  第三节  南北朝选官的开启与“官样文学”的发生
上编  南朝文官铨选与文学书写
  第一章  南朝尚书省铨选与文事活动
    第一节  南朝尚书机构文学化表达及其士林效应
    第二节  南朝尚书官的来源、选任及其文事活动
  第二章  中书舍人、中书侍郎选拔与南朝文学
    第一节  南朝中书舍人的选任、迁转及其文事活动
    第二节  南朝中书侍郎的选任、迁转及其文事活动
  第三章  侍中、黄门侍郎、散骑官选任与南朝文学
    第一节  南朝侍中选任、迁转及其文事活动
    第二节  南朝黄门侍郎选任、迁转及其文事活动
    第三节  南朝散骑官选任、功能及其文事活动
  第四章  南朝东宫、藩府铨选及其文学表现
    第一节  南朝东宫文官铨选的文学导向及其表现
    第二节  南朝王国、藩府文官铨选的文学书写及其表现
  第五章  南朝国子祭酒、太常铨选与文教、礼制类文学主题
    第一节  南朝国子祭酒选任与文教类文学主题
    第二节  南朝太常选任与礼制类文学主题
中编  北朝文官铨任与文运演进
  第一章  北魏文官培育、铨选与文运变迁
    第一节  北魏学官建制与文官培育
    第二节  中央学官铨授的文士化倾向与北魏文运振起
  第二章  东魏、北齐文官铨任与文风演变
    第一节  学官、礼职分立与东魏、北齐文风畸变
    第二节  中央文枢王言撰制与魏、齐文运承变
  第三章  西魏、北周文官选任与文运变迁
    第一节  中央文枢运作与西魏、北周文质兴革
    第二节  帝师选任与北周文教建制
下编  南北朝选官文化及其对文坛的映射
  第一章  苏绰“六条诏书”治官思想的历史经脉与因变
  第二章  家难与国难:南北朝文官政治困境中的顺受与突围——以沈约、庾信为考察中心
    第一节  家难与沈约仕进及其作品考论
    第二节  庾信人北与北周射礼文学的承变
  第三章  仕进中断与延续:南北朝朝隐类型及其文学书写
    第一节  南北朝朝隐特征及其批判
    第二节  朝隐异变及其隐逸空间的文学化——以谢灵运《山居赋》为中心
  第四章  清议与婚姻:南北朝中正、宗族对选官文学的影响
    第一节  南北朝清议品题的魏晋渊源及文学化特征
    第二节  南北朝族姓、婚宦与“甲  第”文学书写
  第五章  铨掌文衡与南北朝“擿句”“图写”的生成及演进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南北朝文官铨选与文人息息相关,两者的联系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南北朝文人除少数方外文士终身未仕外,大多集作家、官员、思想者、士林名流、乡邦领袖等多重身份于一身,在儒家进取价值
体系复振与世俗官本位观念驱使下,士人一般都会通过仕前教育的知识、技能储备,然后接受官方资格审察、荐举、铨选、策试、复审,继而具备候补官员的资格,直至最终释褐起家。入仕之后,同样还要接受聘期考核、迁转升降的官场历练。文人任官的地点与任期决定此人迁徙的地域、路线、滞留时间,也决定其乡国意识、文学的地域性特征。另外,文人上下级公私关系构成其人际交往、社交活动的内容,继而决定其文学表现的内容。其任官性质、职属范围决定其公文性质、文体特征,甚至可以固化其创作类型;任官期间的群体交往,又决定文士文学创作的集团性,乃至可以发展为文坛的风尚性指标。可以说,选官制度是透析南北朝文人、
文运的关键性钥匙。本书总结了南北朝选官制度与文学关联的内外缘由及表现,充分揭示南北朝选官制度的类型及文教动机、铨选程序与官场生态及士人心态的内在关联,并对南北朝铨选制度、官署运作、选官文化对文学的影响进行专题研究。南北朝选官制度承续汉晋旧制,又拓展新的制度功能,通过对世族政治、士格官习、文气风尚的渗透与耦合,形成了这一时期颇具特色的“选官-文学”混合体,并对后世文坛格局演进、文尚批判与转换、文论范畴增扩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