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批评(一部简明政治史)
  • 文学批评(一部简明政治史)
  • 文学批评(一部简明政治史)
  • 文学批评(一部简明政治史)
  • 文学批评(一部简明政治史)
  • 文学批评(一部简明政治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文学批评(一部简明政治史)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37.29 5.5折 6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约瑟夫·诺思著,张德旭 译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5247507

出版时间2021-10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68元

货号31274400

上书时间2023-09-03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约瑟夫?诺思,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现为耶鲁大学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20至21世纪的英国文学、英语文学批评史等。本书为其代表作,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推出后备受关注。

目录
序    ⅰ
导 言  001
第一章 批评革命的右转   029
第二章 学术转向   077
第三章 历史主义/语境主义范式    111
第四章 批评无意识  175
结 语 批评的未来  273
附 录 批评范式与 T. S.艾略特  297
注 释  306
索 引  356
致 谢  368

内容摘要
聚焦文学研究学科史,以及政治、文化与学科建设的关联。
百年学科史,一部政治与学术博弈的文化简史,反思当下学科专业化。
本书是哥伦比亚大学博士、耶鲁大学助理教授约瑟夫?诺思的代表作。他勾画了文学研究作为一门学科,自20世纪20年代至今的历史轮廓,展示其如何从一种广泛业余的普遍批评,日益学术化、学科化的过程,并探讨得与失。书中,他悉心梳理关键流派,如实用批评、新批评、文化研究等;分析代表人物,如雷蒙?威廉斯、伊格尔顿、詹明信、D.A.米勒等。
约瑟夫?诺斯在书中提出大胆、反直觉的观点:对如今学界的主导范式“历史主义/语境主义”提出批评;认为从文本分析转向“在文化历史语境中”阅读文本,并不意味着激进,恰恰相反,这加深了文学批评的学术化/专业化,使其进一步丧失批判精神。

主编推荐
靠前学术新声,耶鲁大学新锐学者 约瑟夫•诺思  一鸣惊人 之作!
约瑟夫•诺思,哥伦比亚大学博士、耶鲁大学助理教授。
本书为其代表作,由大学出版社推出后,在文学研究界引起巨大反响。

学界大咖 乔纳森•卡勒 X 布鲁斯•罗宾斯 X 芮塔•菲尔斯基 盛赞推荐!
荣登2018年度克里斯蒂安•高斯奖短名单(该奖旨在表彰文学学术或批评领域的杰出著作)

硬核内容! 勾勒 文学研究 学科史,聚焦 政治、文化 与学术、学科建设 的角力
约瑟夫•诺斯勾画文学研究作为一门学科,自20世纪20年代至今的历史轮廓。他悉心梳理关键流派,如实用批评、新批评、文化研究……;分析代表人物,如雷蒙•威廉斯、伊格尔顿、詹明信、D.A.米勒……

核心问题!直击 文学研究/文学批评 学科化的得与失,
重思  文学 与 政治、文化、社会 之关联
勾勒 历史轨迹 × 反观 当下局面 × 预言 未来趋势,犀利发问:
当“批评”工程变为“学术”工程后,
成为学院里某门专业的文学批评,如何葆有强烈的政治参与、社会介入精神? 
如今,文学批评如何重新进场,构建良好社会?

精彩内容
在很多人看来,文学研究这个领域似乎相当纷繁驳杂,甚或争议频仍。 我则不然。 事实上,英美两国的文学研究数十年来的发展,一直基于一个相当稳固的共识,即人们对文学作品的兴趣主要出于学术目的,将其视为诊断工具,确诊作品在怎样的文化形态里被书写和阅读。 20世纪80年代以降,文学研究领域几乎所有最具影响力的运动都生发于此观点。 这个共识已被广为接受,且尚未被人充分论及,故而足以构成库恩意义上的范式,我们不妨称之为“历史主义/语境主义”范式。 往大了说,它描述了当前这一领域绝大多数的研究内容。
不过,情况并非一贯如此。 为这门学科撰史的人大体都会同意,20世纪的头四分之三(也就是从世纪之初到充满十年危机的20世纪70年代),文学研究并未统合在单一的范式下,而是分裂为两个迥然不同的范式,两者时而竞争,时而互补。 这场学科争论主要围绕文学“学问家”(scholars)与文学“批评家”(critics)展开。 两个概念的关键区别在于,前者把文学研究当作文化分析的手段,后者把文学研究当作文化介入的契机。以此对立为核心,一系列其他类型的对立亦随之而来,譬如专家与通才、 职业人士与业余爱好者、 客观性与主观性、 理解与鉴赏、 事实与价值、 科学与人文、 生 产知识与陶冶情操、 学术(wissenschaft)与教化(bildung)等;其中任何一组对立都可以用来界定某个特定时期的争论焦点。 这场争论波及面广、 议题多变,是故必然引起诸多困惑,但无论如何,参与讨论者还是能从中捋出一条连贯的线索,辨识出两个截然相反的范式。 范式之争影响深远,足以被看成这门学科的结构性特征。
然而,到了20世纪最后三四十年,范式之争似乎已然消弭,要么被“理论”之争所取代,要么两种范式合而为一,如约翰? 盖尔利(JohnGuillory)所断言的那样:“对我们来说,不是学问家与批评家的对立……两者……同为一体”。 我们现在能够看清,这两种判断都不太正确。 相反,很多人忽视了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这门学科经过上一代的发展,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或20世纪80年代初的某个节点,文学“学问家”派实际上赢得了这场争论。 于是,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处于一个相当例外的时期,学科史上首次出现了由两种范式中的一种主宰文学研究的局面。 确实,从较长的时间跨度观之,我们这一时期的典型特征是,早期思想家所秉持的传统“批评”观念处于相对缺失的状态。 这就是我所谓的“学术转向”。 在这次转向中,“学术”(scholarly)方法取代了“批评”(critical)方法,视文学文本为分析历史文化的契机的研究取向,取代了视文学文本为培养读者审美感受力的手段的研究取向。 如果说大多数文学研究者如今自认为是历史文化分析领域的专家,那是因为几乎所有人都成了“学问家”,这种现象在文学研究史上还是首次出现。 无论结果是好是坏,这门学科差不多消失了一半。 我们正是要在“学术转向”以及与之相伴的“批评”终结的背景下,勘察当前这种历史主义/语境主义范式的兴起。
一长串问题接踵而至。 考虑到“学术”和“批评”两种取向在20世纪前四分之三并立共存,那么哪种具体的力量组合导致前者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最终胜出?各方作用力具有怎样的政治性质?这门学科仍在持续奉行历史主义/语境主义范式,这会产生怎样的危险?或者思考一下问题的反面,目前可否有某种理由呼吁文学研究朝另一个性质迥异的范式移动?文学批评在20世纪中期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哪怕只能赶上尾声,也应备感庆幸。 不过,姑且不论我们对那个已逝时代的怀旧之情,能否还有别的理由使批评事业在当今得以重振?这里的“批评”,确切地说,应被理解为一种体系性的活动,它致力于运用文学作品来培养审美感受力,以期实现更为广泛的文化和政治变革。

媒体评论
弗朗西斯•马尔赫恩,《新左派评论》
无论学界内外,只要对今天的文学文化的政治一面,有严肃实际兴趣的人都应阅读。

乔纳森•卡勒 (批评家,康奈尔大学英语与比较文学教授。)
这本书真的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是我读过的关于批评历史的罕见的书。

《洛杉矶书评》
对英美世界的文学批评这一学术领域的大胆、生动、引人入胜的论述。

《新共和》
诺思的论述风格,是令人信服的清晰和自信。他让我想起了早期学者——以大众作为受众的学者。

芮塔•菲尔斯基 (文学理论、文化研究等领域杰出学者)
约瑟夫•诺思对批评史提出了一个大胆、反直觉的观点:转向在文化历史背景下阅读文本,不是文学研究激进化的标志,恰恰相反,这是一种后退。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