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威思维训练
  • 杜威思维训练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杜威思维训练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4.74 4.3折 58 全新

库存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约翰·杜威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ISBN9787513936248

出版时间2021-09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58元

货号31274820

上书时间2023-08-28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部分 思维训练概述
第一章 什么是思维  
第二章 思维训练的必要性  
第三章 思维训练中的天然条件  
第四章 学校条件与思维训练  
第五章 心智训练的方法和目的  
第二部分 逻辑考量
第六章 完整思维活动解析  
第七章 系统性推理:归纳和演绎 
第八章 判断:对事实的解析  
第九章 含义:概念和理解 
第十章 具体思维和抽象思维  
第十一章 经验思维和科学思维  
第三部分 思维训练
第十二章 行为和思维训练  
第十三章 语言与思维训练 
第十四章 思维训练中的观察与知识 
第十五章 授课和思维训练  
第十六章 几点概括性结论 
后记

内容摘要
《杜威思维训练》一书分为思维训练概述、逻辑考量、思维训练三部分。第一部分讨论了思维的含义、思维训练的必要性和条件等;第二部分对完整的思维活动进行解析,剖析其各个要素和环节,并对具体的和抽象的、经验的和科学的思维进行对比和分析;第三部分从多个角度给出了思维训练的有效方法。三个部分都对思维训练进行了正反两方面的论证,有助于读者纠正或避免错误的思维方式,从而提高其思维能力。该书为教育者完善教育方法、普通读者完善自身思维方式均提供了合理的实践原则和实践方向,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主编推荐
☆美国知名哲学家、教育学家约翰·杜威的代表作之一。
☆百年经典,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在全世界范围内出版发行,其影响力长盛不衰。
☆胡适、潘家洵、李小峰、邵元冲、杨四穆、罗德辉、许昂若等学者将此书列为“影响青少年的十部书”之一。
☆思考的本质是什么,我们是如何思考的?本书带你真正了解思考的特性,理解思考的过程,并运用科学训练方法以提高思考力。
☆提出五大反思步骤,帮你重新塑造科学而完整的思维过程。

精彩内容
第一章什么是思维1.思维的不同含义从广义到狭义的四种含义 “思考”和“思维”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两个词,这两个词统称为“想”。事实上,因为这些词使用频率高、使用方式多,所以我们很难确定其含义到底是什么。本章的目的是给思维下一个统一的定义。先研究这一词语的典型使用方式,可能对这一目的的实现有所帮助。
第一,“思维”这个词的使用范围很广泛,甚至有些不严谨。脑海中出现的一切想法、“头脑中闪过的”所有念头都可以称为思维。想到一件事就是以某种方式去意识到它。第二,“思维”可以指任何无法直接呈现的事物,即我们思考(或想到)的都是我们无法直接看到、听到、闻到或品尝到的东西。第三,该词语的使用仅限于基于某种依据或证明而形成的观念。在第三种用法中,必须区分两类——或者说两种不同程度的观念。在某些情况下,人们相信某件事是真的,很少或几乎不需要摆明理由来证明它的真实性。在其他情况下,人们会刻意寻求理由或依据,并审视这些理由或依据是否充足,然后再决定是否接受某种观念。这个过程被称为反思性思维;只有这种思维才具有真正的教育价值,也是本书主要的探讨对象。接下来是对思维四种含义的简略探讨。
偶然性思维和漫无目的的思维 宽泛而论,思维指我们所说的“脑海中出现或一闪而过的”一切想法。那些问“你在想什么”的人并没指望你能高谈阔论。他问你所“想”时,并没要求你的想法必须高尚、连贯或是什么大道理。你回答他的可以是任何胡思乱想、琐碎的回忆或转瞬即逝的感觉。从这种宽松的角度来说,“白日梦”、不切实际的计划、在闲暇时浮现在我们脑海中的松散、随意、不连贯的念头,都是“思维”。我们不愿意承认——哪怕是自我默许——在我们清醒时,有很多时光在这种无聊的幻想和虚无缥缈的希望中消磨掉了。
反思性思维具有连贯性不仅仅是一串想法 从这个意义上说,傻瓜和笨蛋也会“思维”。有一个故事,讲的是新英格兰镇一个有名的笨人想竞选当地的行政委员,他对一群街坊邻居说道:“我听说你们认为我的学识不够,担任不了这一公职。但希望你们能明白,我可是大部分时间都在思考这些事。”这里,许多事接连在头脑中随机一闪而过就是反思性思维,因为所想的这些事是一连串具有连贯性的念头;但并不是说所想的这些事就一定形成反思性思维,仅仅是“这些事”偶然性地、无规律地出现在脑海中,是不够的。反思的不仅仅是一系列的想法,还有因果关系——连贯有序的关系,其中,每一步都承前启后,而每一步又转而依赖其上一个步骤的支持。反思性思维的每个连续组成部分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支持,而不是无序地混杂在一起。每个阶段都是由此及彼的过渡——严格来讲,它是思维的一个时期。每个时期的思维都会有所沉淀,这些沉淀会在下一时期得到利用。这种持续不断的过程就形成了一个列、一条链或一条线。
“思维”限于无法直接观察到的事物然而反思性思维是为了形成观念 即使是从广义上运用思维,它通常也只限于无法直接感知的事物——我们看不见、闻不到、听不到或摸不到的东西。某个人讲了某件事,当我们问他是否亲眼所见时,他的回答可能是:“不是,这只是我的想法。”这就有了点虚构的意味,有别于如实记录下所观察到的事物。在此类情况中,一连串的虚构事件和情节有一定的连贯性,通过一条连续的主线连在了一起,介于杂乱的奇思怪想和为得出结论而谨慎思索之间。孩子们滔滔不绝讲述的故事富有想象力,且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它们有的不连贯,有的很连贯。当把故事情节联系起来时,它们很像反思性思维;事实上,一般有逻辑思维能力的头脑才能想出这样的故事。通常,孩子们在形成紧密型思维之前先学会讲述这种富有想象力的故事,从而为紧密型思维的养成铺平道路。但是,。因此,即使它们很像反思性思维,但依旧不是反思性思维。表达这种奇思妙想的孩子并不期待你相信他/她的故事是真的,而只是想让你认可故事情节构思合理或故事高潮安排恰当。他们创造的是好故事,而不是——除非是偶然——知识。这样的奇思妙想是情感的绽放;它们的目的是渲染情绪或感觉;情感的一致性就是这些想法内部联系的纽带。
思想以两种方式诱导人们去接受观念 就思维的下一层含义而言,思维意味着有依据地去相信事物,此处的“依据”指无法直接呈现的真实或假设的认知。这种思维的特点是。然而,该阶段思维包含的两种形成观念的方式截然不同。严格来讲,二者仅是程度上的区别,而没有质的差别,但实际上这两种方式更适合单独考量。对于某些观念,人们有时并未考量其依据本身就接受了;对于另一些观念,则是审视了其依据之后才接受它们。
当我们说:“人们过去认为大地是平的”或“我以为你去过那所房子”,我们表达的是一种见解:接受了、怀有、默许或肯定了某类想法。但是这类想法可能只是一种猜测,并未考察其真实依据就予以接受了。依据可能充分,也可能不充分,但是它们的价值——作为证据来支撑该观念——并未得到考量。
这类想法是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形成的,并未尝试获得正确的观念。我们具有了这类想法——可并不知晓是如何获得的。我们搞不清楚这类想法从何而来,也没注意到它们是从什么途径而来,它们就这么巧妙地逐渐为我们所接受,并不知不觉地成为我们精神世界的一部分。风俗传统、他人教导、自身模仿——这些都依赖于某种形式的权威,或者迎合我们自己的利益,又或者与我们怀有的某种强烈激情不谋而合——导致我们就这么接受了这类想法。这类想法是偏见,即先入之见,而不是建立在证据调查基础上的正确判断。
最高明的思维方式;形成某个观点前既考量其依据又考量其后果 我们经过思考后去接受某个观点,这种思考的重要性在于,它使我们进行反思性思维,并有意识地探究该观念的性质、条件和意义。“想象”鲸鱼和骆驼腾云驾雾,就是在用幻想来愉悦自己,这些幻想止于取乐,人们并不会相信那是真的。但认为大地是平的,是认为真实的事物具有真实的特性。这一结论揭示的是事物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因此,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凭空想象。“认为大地是平的”这种看法,会驱使人以相应的思维方式看待与之相关的事物,如天体、对跖点、航行的可能性。人们对这些对象的看法决定了其行为方式。
一种看法的形成可能会对其他观念和行为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人们不得不考量他们的看法有无依据(理由)及其逻辑后果如何。这就意味着要进行反思性思维——人们普遍推崇的、更重要的一种思维。
反思性思维的定义 在哥伦布“指出”地球是圆的之前,人们都“认为”大地是平的。人们先前持有那种想法是因为没有能力或勇气去质疑他们周围已经得到普遍认可的传统观点,而且他们能明显感知到的事实似乎也证实了这种观点。哥伦布的看法则是一个“合乎逻辑的推论”。它标志着在得出结论前对事实展开了研究、对证据进行了审查和修正、对各种假说展开了推理,将不同推理结果彼此之间进行了对比,并和已知事实进行了核对。因为哥伦布没有武断地接受当前的传统观点,他勇于质疑并展开调查,才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对于人们越是笃定的事物,哥伦布越是持怀疑的态度,而对那些看似不可能的事物,他反而认为可能是真的,长此以往,便养成了这种习惯。他不停地思考,直至找到证据证明他信得有理、疑得有据。即使他的推论是错的,最终他接受了他质疑的那个观点,也不同于不假思索地接受,因为得出结论的方式截然不同。,就构成了反思性思维。前三种思维中的任何一种都可能诱发这种类型的思维;而一旦开始进行反思性思维,就会自觉主动地努力基于可靠的理由形成某种观点。
2.思维的核心要素所有类型的思维都有一个共同要素 然而,上述各种思维模式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分界线。各种思维模式会不知不觉地相互融合,倘若不是这样,养成正确的思考习惯就会容易得多。到目前为止,我们都是通过很极端的示例考量每种思维模式,以使思维领域清楚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现在我们反其道而行,来考量一个最基本的思维示例,该示例介于对证据的仔细审查和纯粹的一连串天马行空的臆想之间。一天,天气很暖和,一位男士在散步。他最后一次观察天气时,天空还是晴朗的;他边走边想着其他事情,不久,他便注意到,天气变凉了。他想到天很可能会下雨,于是抬头望去,乌云蔽日,他随即加快了脚步。在这个示例中,如果存在思维活动,那么体现在哪里了呢?行走和“抬头见云”都称不上是思维。行走是一种行为方式,观察和留意则是其他类型的行为方式。而下雨的可能性则是一种有根据的想法。行人“感到”有些冷,便“推测”到有乌云,要下大雨了。
即想到并未观察到的事物而思考还涉及预示 又如,某人在相同的情形下抬头看云,觉得这块云像一个人的形状,像一张人脸。在这两个示例中的思维活动(一个形成某种观点,一个产生某种幻)都涉及留意或感知到某个事实,随后由这个事实想到并未观察到的事物。这就是所谓的由一件事联想到另一件事。这是二者之间的共同要素。然而,二者又有明显区别。我们并不“认为”天上真有一张脸,我们压根儿就认为天上不可能会有人脸。所以这里不存在反思性思维。相反,“可能下雨”,是真实的想法,即下雨是一种可能发生的事实;感知到天气变冷,同样也是真实的感觉。换句话说,我们并不认为看见云就意味着或表明真的会出现一张人脸,而仅仅是让人觉得它像一张人脸,但是我们的确认为天气变冷可能意味着下雨。就前者而言,正如我们所说的,我们只是在看到一个物体时碰巧想到了其他东西;就后者而言,我们考虑到了我们所看到的事物与所想到的事物之间可能存在联系,并考虑了这种联系的性质。在某种程度上,所见被视为所想的“依据或基础”,构成了“证据”。
预示的各种同义词 一件事物预示或指示另一件事物的存在或发生,从而引导我们思考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依据这一事物去断定另一事物会存在或发生。这种预示作用就是所有反思性思维或独特知性思维的核心要素。通过列举各种各样应用“预示”和“指示”等词语的情形,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什么是“反思性思维”。“预示”的同义词有“表明”“说明”“标志”“预言”“象征”“代表”和“意味着”。我们也说一件事预兆了另一件事,是另一件事的不祥之兆、症候、其成功的关键,或者(如果联系相当模糊)给出了某种迹象、线索或暗示。
对证据进行思考并形成观点 因此,思考意味着:我们相信(或不相信)某种事物,不是因为直接观察或感知到它,而是由于有其他事物充当见证、证据、证明、凭证或担保,换言之,即“判断依据”。有时我们先是真正感觉到在下雨或直接被雨淋了;有时我们又可以从草和树的外观推断是否下过雨,或者根据空气的状况或气压计显示的数据推断是否将要下雨。有时我们是直接看到(或者认为看到)了一个人;有时我们不太确定看到的是什么,便会搜寻同时伴随什么现象或发生了什么事,将其作为一种征兆、指示或标志来判断我们所见到的究竟是什么。
进行这种探究活动的思维可以定义为:。我们认为仅仅依靠推理而得出的观点不是最可靠、准确的。当我们说“我想是这样的”时就意味着我们还不完全“确信”是否真的是这样。通过推理而形成的观点可能在以后得到证实,被认为是能站得住脚的,但此类观点本身总是有某些主观臆测的成分。
3.反思性思维的要素对思维这一概念较外在、明显的特征方面的描述就到此为止了。紧接着我们将揭示并考量每次反思性思维活动中涉及的某些子过程,即(a)内心产生困惑、犹豫或怀疑;(b)为揭示更多事实而进行探究或调查,以证实或推翻论点。
不确定性 (a)在之前提到的例子中,天气突然变凉使那个人内心——至少是片刻地——感到疑惑。因为并未料想到天气会变凉,因此他感到惊讶、突然,想要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如果说气温突变构成一个问题,那么听起来就有些牵强和武断了;但是,如果我们将“问题”这个词的含义加以扩展,即任何使人心生疑惑而致使其拿不准当前状况——无论在性质上多么微小和普通——的事物都可以称为问题,那么那个人在经历上述突变情况时,心里产生的就是一个问题。
验证性探究 (b)抬头并仔细观察天空,这些动作都是为了识别出某些现象,从而解答天气为什么会突然变凉。虽然最初呈现出的事实令人困惑,但是这些事实可能预示着乌云的存在。抬头看天的目的是查看这种预示是否是真的。同样,将抬头看天这种几乎是无意识的行为说成是“研究行为”或“探究行为”似乎有些牵强。但是如上所述,如果我们把心理活动这一概念加以推广,使之既包括专业和深奥的一类,又包括普通而微不足道的一类,那么抬头看天这类动作就理所当然称得上是“探究行为”了。这一“探究行为”的目的是确认或推翻之前的想法。洞察到的新信息,要么证实即将变天这一想法是正确的,要么证明它是错误的。
思考的另一例证——找路 再举个例子,虽然这个例子也很常见,但是并不那么微不足道,可能会有助于我们对思维的理解。一个旅人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遇到了一个岔路口。由于不知道到底该走哪条路,他停下脚步,陷入了踌躇与焦虑。哪条路才是正确的?该如何解决这一困惑?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寄希望于运气,盲目而武断地选一条路;二是寻找依据,证明其中某条路是对的。只要是尝试通过思考来决定这一问题,都会涉及对其他信息的探究,即通过在记忆里搜寻,或者通过观察,或者通过二者结合来获取这些信息。困惑的旅人必须仔细观察他面前的一切,还必须绞尽脑汁地回想。无论选择哪条路,他都要找出选择的依据——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推断。他可以先朝其中一个方向走一段,然后再朝另一个方向走一段,不管尝试走哪个方向,都要沿途寻找相关标志、线索、迹象,比如标志牌或地图之类的东西,同时他需要动脑思考来发掘可以充当此类证据的信息。
不相容的多种合理推断 我们来归纳一下上述事例。在人们面临可以称为“岔路口”的处境,且这种处境情况不明,让人进退两难,并有多种选择时,人们便开始思考。只要我们的活动进展顺畅无阻,或者只要我们能够自由地发挥想象力,就无须进行思考。然而,当我们因为遇到困难或阻碍而无法得出结论时,就会踌躇不前。这种不确定性将我们置于悬念中,然后我们如同爬树般地试图找到某个立足点,从这个立足点中可以“纵览”其他信息,并对形势有更全面的了解,从而确定各个信息之间的相互关系。
根据目的调整思维 。在没有问题需要解决或没有困难需要克服的情况下,我们的思路走向是随机的,这里运用的就是上文所述的第一种思维。如果一连串儿的想法仅保持情感一致性,和谐地构建出一幅画面或一个故事,这里就运用了第二种思维。但是,如果有疑问需要回答,有种含混不清的状态需要明确,就需要设定一个目标,并把一连串儿的想法控制在一个特定的走向。每个推论都要经过这个目标的检验,看其是否适合解决当前的问题。这种厘清疑团的需要也制约着采用哪种探究方式。旅行者要想找到一条最迷人的道路,需要考量的因素以及检验推论所依据的原则,与他希望找到一条通往某个特定城市的道路时必然不同。。
4.总结思维的起源与激励 简而言之,思维的起源是某种困惑、迷惘或疑问。思考不是自燃的情况,仅仅依靠“一般原则”是无法诱发思考行为的,必须有某种具体的事物才能诱使或引发人们思考。单纯要求一个孩子(或一个成年人)思考,而不管他正经历某种困扰或其内心的平静被打乱,这同让他拎着自己的鞋带把自己提起来一样徒劳无益。
推测和过往经验 遇到困难后,下一步是推测出解决之道——提出某种试验性计划或方案,在记忆中搜寻某种理论来解释具体问题,反复琢磨解决问题的方案。解决方案无法从手头的信息中直接获取,只能依靠推测。那么,我们又依据什么来推测呢?显然要依据过去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如果一个人对类似的情况有所了解,或者他以前处理过类似的问题,那么他就能做出有用的合理推测。但是,如果没有某种程度的类似经历,就只能依靠想象力去思考问题,那么他心中的困惑依旧无法解开。没有什么经验可以用来厘清疑团。实际上,当一个孩子(或一个成年人)遇到难题,而他以前并没有类似经历时,再怎么敦促他去思考也是徒劳的。
探索和检验 根据现有信息推测出某个观点,并立刻接受它,属于非批判性思维,即只进行了最低限度的思考。在头脑中翻来覆去地思考这一观点,意味着捕捉额外的信息,寻找新的证据,来进行推理,从而——正如我们所说的——要么证实这个观点是正确的,要么证明它是荒谬、错误的。当面临某种实际困难并且具备适量的类似经验可以借鉴时,就可以发现最好的思维和最差的思维之间具有什么差异。最简单的方法是接受任何看似合理的推论,从而结束内心不安的状态,使内心回归平静。而反思性思维总是会令人烦恼,因为需要克服惰性,不去接受表面上看似合理的推论;需要主动忍受内心的不安和扰动。简而言之,反思性思维意味着在做深一层的探究期间暂时不做判断,悬而不决的状态可能会让人有些不痛快。正如后文所述,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重在有暂不下结论的心态,以及掌握搜寻新信息的各种方法来证实初步推论正确与否。内心装着疑惑,同时进行系统而持久的探究——这是反思性思维的基本要素。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