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时间管理手册:让孩子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儿童时间管理手册:让孩子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0.33 4.8折 42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爱华文著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ISBN9787511381088

出版时间2021-03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2元

货号31114213

上书时间2023-08-27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爱华文,儿童文学作家,热爱中华文化,因之而名“爱华文”。爱读书,常不求甚解;性喜静,然居闹市,常不能得;好写作,以此自娱。近年,受出版社之邀为儿童创作各种国学和历史读物,出版有《少年品读史记》《少年品读西游记》《有智慧的汉字》《中国传统节日故事》《给孩子的二十四节气》等。

目录
Chapter 1 父母与孩子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如何处理好亲子关系?
作为父母,你真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吗?
父母的情绪影响、决定着孩子处理问题的方式
孩子永远比面子重要
父母的习惯造就孩子的人生
父母眼中的完美,正在蚕食孩子的心灵
孩子不会时间管理的深层原因究竟是什么?

Chapter 2 时间是什么,为什么要教会孩子时间管理?
为什么大部分孩子普遍对时间没有观念?
父母凡事替孩子安排好,会给孩子造成哪些影响?
建立有效的时间表,使孩子告别漫无目的的生活
孩子的生活没办法自理,等于不会时间管理?
为什么大部分孩子都无法按部就班地执行时间表?
孩子总把时间“浪费”在无用的事情上怎么办?

Chapter 3 管理时间的同时,要教会孩子提高学习效率
孩子看起来非常用功,但成绩就是上不去
孩子上课注意力无法集中,影响学习成绩怎么办?
孩子一写作业就磨蹭、拖延怎么办?
是什么造成了孩子的粗心大意?
要告诉孩子勤奋是最好的天分
只有找到学习的盲点,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Chapter 4 了解孩子的行为目的,抓住教育的最佳时机
孩子经常讨价还价,父母应该如何应对?
孩子一回家就喊累,父母如何帮孩子合理减压?
为什么孩子做什么都小心翼翼、缺乏自信?
孩子不知道为什么学习,家长应该怎么说?
孩子在学校里总觉得大家都针对他是为什么?
孩子不爱思考怎么办?

Chapter 5 父母和孩子有效沟通,才能让孩子积极行动
你了解过孩子眼中的父母是什么样子吗?
为什么孩子什么事都不爱和父母说,有时还撒谎?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优秀的父母总能知道孩子在想什么
孩子做错事,父母究竟要不要批评、惩罚
大人说话,小孩儿别插嘴

Chapter 6 父母的正向鼓励是促进孩子成长的良方
父母的鼓励是孩子世界里的一道曙光
通过鼓励,让孩子看见自己内在的进步
鼓励孩子看到他人的优点,结识善友
观察孩子的兴趣范围,鼓励孩子在乐学中成长
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父母要如何应对?
父母的鼓励,可以让孩子积极行动起来

Chapter 7 拥有持续自我管理时间的能力,才能使孩子受益终身
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是使孩子拥有好习惯的催化剂
使用番茄工作法,让孩子持续高效学习
有志向的孩子做事情往往事半功倍
和孩子一起做长期计划,把时间管理变成习惯

内容摘要
本书根据孩子的不同性格特点,深入分析孩子不会管理时间的原因,针对3~12岁孩子提出时间管理训练方案,为家长提供孩子时间管理训练的抓手和杠杆,在家长的引导下帮助孩子学会管理时间,找到孩子时间管理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法,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

精彩内容
 孩子不是你的橡皮泥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都被百般呵护着。从一个小生命来到这个万千世界的那一刻起,就被父母饱含深情的目光注视着,他们想把这个世间自己所能给予的、最好的事物都馈赠给眼
前的这个小生命,也包括他们眼中“孩子该有的最好的人生”。
于是有些家长开始过早地替孩子规划未来,想要把孩子塑造成自己期望中的样子。这就像我们捏一块橡皮泥,捏来捏去捏成自己想要
的模样。可是,我们不能忽略了孩子不是橡皮泥,他们是有生命的个体,拥有自己的意志和自由,以及生命中必须经历的选择和感受。
正如蒙台梭利所言:“每个人的成长都有一个程序,他在某个年龄特征段该领悟
什么样的问题,其实是固定的,你没办法强求,过分人为地加以干涉只会毁了他。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规律,就如自然界中的生
物一般。这就好比一棵树苗要想长成参天大树,无法一
蹴而就,必须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可能需要经过自然的洗礼、接受环境的考验,以及很多无法预料的人为因素,最终才得以长成一
棵可以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
初学说话的孩子一般都口齿不清晰,比如,会把“河流”说成“河牛”。这就如
同孩子刚学走路时总是跌跌撞撞的,无须家长进行任何训练,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走得很稳。但如果家长把这种现象视为不正常,“别人家的孩子说话就很清晰”“为什么我们家的孩子还走不稳”……着急去训练孩子,就会破坏孩子正常的发育系统
规律。
有位妈妈的小孩儿一岁
多,说话时口齿不是很清晰。她看到亲戚家的孩子才10个月就能说出完整的句子,反观自己的孩子,为此忧心忡忡。为了让刚刚一岁多的孩子口齿清晰,天天用小饭勺调整孩子的舌头,训练孩子的发音,使原本已经会说话的孩子突然不再开口说话了。这孩子的妈妈吓坏了,以为孩子得了自闭症。幸亏孩子奶奶及时发现是饭勺的原因,又对孩子进行很长时间的安抚和引导,过了将近一年孩子才又慢慢开口说话。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案例,它映射了生活中各种微小的、让父母担忧的细节以及父母对孩子过高的期望。其实,只要父母不急功近利地引导孩子,让孩子自然发展,无论是孩子说话早还是说话晚都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因为对孩子来说,他总会经历这个过程,只有经历了这个过程,完全按照自己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自然法则来成长,才能拥有一个健康、
完整的人格。
爱孩子是对他全然的“看见”如果你问一个孩子的父母:“你了解你的小孩儿吗?”大部分家长可能会非常肯定地回答:“我自己生的孩子,我当然了解他了。”甚至到了“我看他一眼就知道他想干什么”的境界,以为自己就是如来佛祖,孩子则是那个无论如何也逃不出他手掌心的孙悟空。
事实上真的如此吗?
有一个特别有名的故事——花钱雇爸爸吃早餐:一位爸爸下班回家后,五岁的儿子在门外等他。
“爸爸,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什么问题?”“爸爸,你一个小时挣多少钱呢?”“这与你无关,你问这个干什么?”爸爸显然有点儿不耐烦,他刚下班,有点儿累了。
“我想知道,爸爸,你一
小时挣多少钱呢?”孩子在哀求。
“假如你非要知道的话,我一小时挣20美金。”“哦。”孩子低下头,“爸爸,能借我10美金吗?”爸爸发怒了:“如果你问这个问题的目的在于借钱去买毫无意义的玩具的话,那么就回你的房间好好待着。
我每天辛辛苦苦赚钱,没时间和你玩小孩子的游戏。”孩子失落地走回自己的房间。
爸爸还在生气,但过了一会儿,他觉得自己刚才似
乎对孩子太凶了,也许孩子真的想买什么东西呢?
爸爸来到孩子的房间,递给他10美金。
“这是你要借的10美金,告诉我,你想买什么呢?”孩子高兴地接过钱,说:“爸爸,谢谢你。”然后又从枕头下掏出一
些钞票,一起递给了爸爸。
“我之前只有10美金,现在有20美金了,我可以向你买一小时的时间吗?明天陪我和妈妈一起吃早餐,好吗?”P2-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