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结构与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方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钢结构与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方法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165.13 8.3折 19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童根树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2273164

出版时间2022-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98元

货号31494898

上书时间2023-08-26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童根树,1963年11月出生于浙江建德,1983年浙江大学本科毕业,1988年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学位,1993年4月晋升教授:1995年12月起到浙江大学工作,从事钢结构的稳定和抗震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发表论文300余篇,著有4部专著计280余万字,是5本国家规范的主要参编人。
    1991年1月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2年获“政府特殊津贴“,获国家、浙江省和冶金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指导的博士获2007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中国钢结构协会理事;中国轻型钢结构协会理事;中国建筑钢结构协会建筑钢结构专家组成员;中国钢结构协会专家组成员;从事各类工业建筑和民用高层建筑设计和研发工作。

目录
第一篇钢结构设计方法

第1章钢结构设计方法总论

1.1第一层次的设计方法:安全度的考虑

1.2第二层次的设计方法:内力分析方法

1.3第三层次的设计方法:截面设计

1.4各个层次设计方法的配套

1.5机构控制设计法(能力设计法)

1.6E-P设计法的评论

1.7关于塑性设计方法和弯矩调幅法

1.8钢结构采用弯矩调幅法

1.9关于一阶弹性分析和二阶弹性分

1.10如何看待屈曲分析得到的弹性临界荷载

1.11关于假想荷载法

1.12刚度验算:长细比和变形

1.13不同设计方法中框架柱长细比的验算

1.14、稳定计算的实质:保证真实钢结构稳定的剩余物理刚度

参考文献

第2章框架稳定设计方法的发展

……

内容摘要
 本书分五个部分:第1部分钢结构设计方法总论(占篇幅12%左右),对钢结构设计方法的整个理论体系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对钢框架稳定设计的各种方法及其演化进行阐述和评述,系统总结了多层和高层钢结构和钢框架的分类、内力分析方法及其配套的稳定性设计方法,高层钢结构失稳模式的判定方法。 第2部分是连接节点和柱脚(17%左右),介绍梁柱连接的各种分类方法,并介绍了六种最常用梁柱连接节点的设计方法;专门介绍高强螺栓抗拉承载力的塑性机构分析;以很大的篇幅研究锚栓柱脚、外包式柱脚和埋入式柱脚的设计技术。 第3部分(18%左右)对钢结构抗震方法的演进和抗震设计的重要概念(各类反应谱、特征周期、加速度速度位移的峰值周期)和方法进行介绍和评论,介绍了重要的抗震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正在发展中的钢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特别是对一些重要概念的阐述,对阻尼、后期刚度、二阶效应、多自由度体系等对地震力的影响等进行了介绍,尤其对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稳定性进行了详细介绍。提出了截面宽厚比基于结构影响系数和截面延性系数的分类方法。总结和提出了钢结构的延性地震力计算方法及其配套的抗震设计措施,在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发展了梁
、柱、板、抗侧力结构体系的分类方法,设计了四个结构影响系数表,全面介绍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和性能化抗震设计规定。 第4部分对各类抗侧力构件抗震性能和设计方法进行介绍(20%左右),包括钢梁、中心支撑、支撑-框架双重结构、钢板剪力墙、钢框架内嵌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等。 第5部分是钢-混凝土组合结构(33%),包括圆钢管混凝土的理论与试验对比、极限承载力时围压公式,方矩形钢管混凝土等效套箍系数公式及其承载力,特别是发展了钢管混凝土压弯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非线性分析方法。本书介绍了考虑滑移影响的组合梁弹性弯曲理论,对栓钉的抗滑移刚度进行论述,介绍楼板开裂对有限宽度的影响的详细分析,简支组合梁的各种设计方法,对连续组合梁的内力分析模型、弯矩调幅的幅度以及配套的钢截面宽厚比的限制、正负弯矩区楼板有效宽度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书值得每一位从事结构工程设计的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