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时代的哲学精神--邬焜信息哲学思想研究与讨论/西安交通大学信息哲学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信息时代的哲学精神--邬焜信息哲学思想研究与讨论/西安交通大学信息哲学丛书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44.23 6.5折 6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邬焜//成素梅|总主编:邬焜

出版社中国社科

ISBN9787516175422

出版时间2016-0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3550827

上书时间2023-08-25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成素梅,女,1962年生,山西交城人。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学技术哲学创新学科首席专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哲学分析》杂志常务副主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上海市领军人才,担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上海市思维科学学会副会长,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出版专著6部、合著2部、主编及合作主编学术著作9部、出版译著6部,主持完成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0多项。
邬焜,男,1953年生,河北涞源人。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国际信息哲学研究中心主任、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早在l980年邬焜教授就开始进行建构信息哲学的研究。现已出版专著19部、译著2部、教材多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40余篇。其主要学术贡献是,将信息概念作为哲学的最基本范畴之一引入哲学,建立了信息哲学,在信息本体论、信息认识论、社会信息论、信息进化论、信息价值论、信息思维论等领域都进行了独创性的研究,被学界誉为“信息哲学的开拓者”、“信息哲学第一人”。

目录
前言
第一编  意义与价值
  作为信息时代精神的哲学——对邬焜信息哲学的评论
    一  导言
    二  信息时代的精神
    三  科学、哲学和信息
    四  现实逻辑(LIR)
    五  邬焜的信息哲学:背景
    六  信息的元哲学
    七  信息对哲学和科学的影响
    八  结论:融合
  坚持理论的彻底性——发扬马克思倡导的治学精神
    一  关于价值本质问题
    二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的讨论
    三  关于哲学的根本转向问题的讨论
  由邬焜信息哲学想到的
    一  科学哲学界的邬焜现象
    二  产生邬焜现象的社会文化环境
    三  邬焜的信息本体论:评价和商榷
    四  信息科学之我见
  邬焜“存在领域的分割”理论及其意义
    一  隐含在以往哲学信条中的重大理论问题
    二  邬焜对存在领域的重新划分
    三  邬焜“存在领域的分割”理论的现实意义
  从信息世界的发现反思存在与哲学基本问题
    一  从哲学的基本问题开始
    二  自身,他人与外部世界
    三  事物存在的层次
    四  存在与非存在
    五  存在和非存在的相互转化中的几种性质
  信息哲学的创立者——邬焜教授的学术品格
    一  邬焜教授的学术特色
    二  邬焜教授的思想风格
  信息哲学作为一种新兴哲学能否解决现代西方哲学危机
    一  现代西方哲学危机及对之进行挽救的尝试
    二  现代西方哲学危机可能的出路
    三  信息哲学解决西方哲学危机的希望
    四  信息哲学的特有优势带来的可能性
第二编  比较与拓展
  从信息科学视角看《信息哲学》
    一  引言:笔者亲历的我国信息科学历史小记
    二  信息论的信息模型和主要结果
    三  信息科学的研究模型和主要成果
    四  信息科学与信息哲学的映照
  信息存在论的建构路径与哲学观念的变革——对西蒙栋和邬焜信息哲学的比较
    一  信息存在论的系统实在观念
    二  信息存在论的致思志趣与逻辑理路
    三  信息本质的存在论规定与诠解
    四  基于信息存在论的哲学观念变革
  “客观知识”辨析——波普尔和邬焜观点的比较
    一  客观范畴阐释
    二  知识是客观的吗?——兼谈波普尔和邬焜的观点
    三  知识的复杂性
    四  结语
  论符号与信息——关于技术哲学与信息哲学的一种比较
    一  实在论思想——不同哲学基础的比较
    二  符号与信息——不同哲学要素的比较
  信息形态演进中的统一时空观探析
    一  物质、时空与信息及其相互关系
    二  自在信息形态中的时空行为(自在的信息时空)
    三  自为信息形态中的时空行为(自为的信息时空)
    四  再生信息形态中的时空行为(再生的信息时空)
    五  基于统一时空观的扩展探析
  信息方式与人类社会的双重进化
    一  信息社会的困惑
    二  人类信息活动的历史路径
    三  信息方式与三种文明的更替
    四  人类文明是物质和信息双重进化的过程
  基于物质系统论的信息复杂性探寻
    一  信息复杂性的表现
    二  物质复杂性是信息复杂性的根源
    三  结语
  信息哲学与医学模式变革
第三编  商榷与讨论
  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哲学?——评邬焜教授的信息哲学体系
    一  宏观学术背景与邬焜信息哲学的出现
    二  存在领域重新划分中发现的信息世界
    三  跨学科视域中的信息哲学研究
    四  结语
  信息哲学并未带来“全新的哲学革命——就三篇文章与邬焜先生商榷
    一  物质和精神作为基本的存在领域划分是否过时
    二  如何理解信息作为物质与精神之间的“中介”
    三  “信息哲学”不可能掀起什么“真正的哲学革命”
    四  信息究竟是什么
  信息哲学的独特韵昧及其超然品格——对三篇文章的回应和讨论
    一  信息哲学与日常信息理论的区别与联系
    二  客观信息的独立性品格
    三  认识发生的信息中介理论对其他中介理论的超越
    四  物质和信息:统一而双重的世界
    五  信息本体论学说的真实意味
    六  顶天立地的统一信息科学
  信息本体论何以可能?——关于邬煜先生信息哲学本体论观念的探讨
    一  邬焜信息本体论产生与发展的境域
    二  西方本体论的传统观念及其对它的误解
    三  关于邬焜信息本体论的探讨
  论信息的随附性特征
    一  信息能否独立于载体而存在
    二  随附性与信息的随附性
    三  信息随附性的哲学意义
  与信息本体论相关的若干重大问题的讨论——对两篇文章的回应
    一  西方本体论哲学的三条研究路径
    二  本体论和本原论:哲学范式的层次
    三  本体论和自然哲学
    四  关于存在领域分割逻辑推演中相关问题的讨论
    五  关于几个重要范畴基本含义的讨论
    六  关于信息和载体的关系
附录
  第十届《哲学分析》论坛——“信息时代的哲学精神”学术研讨会综述
    一  对邬焜信息哲学的意义和价值及邬焜学术品格的评价
    二  对信息哲学理论基本观点的探讨和交锋
    三  对信息哲学的比较研究
    四  信息哲学的扩展性研究
    五  邬焜教授的回应

内容摘要
 邬焜、成素梅主编的《信息时代的哲学精神--邬焜信息哲学思想研究与讨论/西安交通大学信息哲学丛书》是2014年10月在西安召开的“第十届《哲学分析》论坛:信息时代的哲学精神全国学术研讨会”的文集,主题是对邬焜教授创立的信息哲学进行研究和讨论。书中收录了22篇文章,内容大致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对邬焜信息哲学的意义和价值的阐释和研究;二是对邬焜信息哲学与信息科学和其他相关的科学和哲学理论的比较性和拓展性研究;三是对邬焜信息哲学的某些观点和理论的商榷、质疑和讨论。该书内容既具有鲜明的时代哲学的韵味,又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因而呈现出前沿性和新颖性的特点,对于推动中国和世界的信息哲学的发展都将具有很高的理论意义和价值。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