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件无线电原理与应用(第2版国家级特色专业通信工程核心课程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软件无线电原理与应用(第2版国家级特色专业通信工程核心课程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48.28 8.2折 59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楼才义//徐建良//杨小牛

出版社电子工业

ISBN9787121236785

出版时间2014-08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9元

货号2981729

上书时间2023-10-18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杨小牛中国工程院院士.1982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88年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电子系统硕士学位、现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并兼任多项学术职务,长期从事信号,\析与处理、软件无线电等科研工作,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防科技工业杰出人才奖等多项奖项与荣誉称号。
徐建良199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9年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电子系统硕士学位.现为江南电子通信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信号分析处理、软件无线电等科研工作,曾多次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
楼才义1991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98年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电子系统硕士学位.观为江南电子通信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长期从事信号分析处理、软件无线电等科研工作,曾多次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

目录
第1章  概述
  1.1  线移动通信简述
    1.1.1  模拟线电
    1.1.2  窄带数字线电
    1.1.3  宽带数字线电
    1.1.4  软件线电
  1.2  软件线电的定义与特点
    1.2.1  软件线电的定义
    1.2.2  软件线电的特点
  1.3  软件线电的发展历程
    1.3.1  软件线电的提出
    1.3.2  软件线电(SDR)论坛
    1.3.3  软件线电的先行者:SPEAKeasy
    1.3.4  软件线电的推动者:JTRS与SCA
    1.3.5  软件线电发展展望
  1.4  软件线电体系框架与本书结构
  习题与思考题1
第2章  软件线电理论基础
  2.1  信号采样基本理论
    2.1.1  Nyquist采样定理
    2.1.2  带通信号采样理论
  2.2  软件线电中的信号采样
    2.2.1  允许过渡带混叠时的采样定理
    2.2.2  软件线电中的正交低通采样
    2.2.3  软件线电中的宽带中频带通采样
    2.2.4  软件线电中的射频直接带通采样
    2.2.5  带通采样对采样频率的精度要求
  2.3  多率信号处理(Multirate Signal Processing)
    2.3.1  采样信号的等效基带谱与抽取基本概念
    2.3.2  低通信号的整数倍抽取
    2.3.3  数字带通信号的抽取
    2.3.4  整数倍内插
    2.3.5  取样率的分数倍变换
    2.3.6  取样率变换性质
    2.3.7  抽取、内插器的多相滤波实现
    2.3.8  取样率变换的多级实现
  2.4  软件线电中的高效数字滤波
    2.4.1  数字滤波器设计基础
    2.4.2  适合于D=2M倍抽取或内插的半带滤波器
    2.4.3  积分梳状(CIC)滤波器
  2.5  软件线电中的正交信号变换
    2.5.1  正交变换基本概念
    2.5.2  窄带信号的正交分解与模拟域实现
    2.5.3  数字混频正交变换
    2.5.4  基于多相滤波的数字正交变换
    2.5.5  基于正交变换的瞬时特征提取:CORDIC算法
    2.5.6  多信号正交变换
  习题与思考题2
第3章  软件线电体系结构
  3.1  软件线电的三种结构形式
    3.1.1  低通采样软件线电结构
    3.1.2  射频直接带通采样软件线电结构
    3.1.3  宽带中频带通采样软件线电结构
    3.1.4  三种软件线电结构的等效数字谱
  3.2  软件线电接收机体系结构
    3.2.1  单通道软件线电接收机
    3.2.2  多通道软件线电接收机
  3.3  多相滤波信道化接收机体系结构
    3.3.1  数字滤波器组与信道化基本概念
    3.3.2  复信号的多相滤波信道化接收机
    3.3.3  实信号的多相滤波信道化接收机
  3.4  软件线电发射机体系结构
    3.4.1  单通道软件线电发射机
    3.4.2  多通道软件线电发射机
  3.5  信道化软件线电发射机体系结构
    3.5.1  信道化发射机的基本概念
    3.5.2  复信号输出的多相滤波信道化发射机
    3.5.3  实信号输出的多相滤波信道化发射机
  附录:8路多相滤波信道化软件线电发射机MATLAB仿真程序
  习题与思考题3
第4章  软件线电硬件平台设计
  4.1  软件线电硬件系统设计
    4.1.1  软件线电硬件系统设计原则
    4.1.2  软件线电硬件系统结构设计
  4.2  软件线电的射频前端
    4.2.1  射频前端的组成结构
    4.2.2  射频前端各功能模块的设计
    4.2.3  射频前端的指标
  4.3  软件线电中的A/D/A技术
    4.3.1  A/D转换器原理与分类
    4.3.2  A/D转换器性能指标
    4.3.3  A/D转换器的选择
    4.3.4  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
    4.3.5  D/A转换器的基本原理及性能指数
  4.4  软件线电数字前端
    4.4.1  软件线电数字前端的定义
    4.4.2  软件线电中的数字接收前端(数字下变频DDC)
    4.4.3  软件线电中的数字发射前端(数字上变频DUC)
    4.4.4  软件线电数字前端的FPGA实现
    4.4.5  软件线电数字前端的ASIC实现
  4.5  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
    4.5.1  软件线电信号处理的特点
    4.5.2  数字信号处理器的选择技巧
    4.5.3  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介绍
    4.5.4  通用处理器(GPP)介绍
  4.6  高速FPGA设计技术
    4.6.1  软件线电中的高速FPGA
    4.6.2  FPGA基本原理
    4.6.3  基于高速FPGA的软件线电系统设计
  4.7  软件线电系统设计实例
  习题与思考题4
第5章  软件线电信号处理算法
  5.1  软件线电中的调制算法
    5.1.1  信号调制通用模型
    5.1.2  模拟信号调制算法
    5.1.3  数字信号调制算法
  5.2  软件线电解调算法
    5.2.1  信号解调通用模型
    5.2.2  模拟调制信号解调算法
    5.2.3  数字调制信号解调算法
  5.3  软件线电中的同步算法
    5.3.1  数字锁相环
    5.3.2  同步参数估计
    5.3.3  软件线电中的载波同步算法
    5.3.4  软件线电中的位同步算法
    5.3.5  载波和位同步的联合最大似然估计算法
    5.3.6  软件线电中的帧同步算法
  5.4  软件线电的中均衡算法
    5.4.1  线性均衡算法
    5.4.2  判决反馈均衡算法
    5.4.3  自适应均衡算法
    5.4.4  盲均衡算法
  5.5  调制样式自动识别算法
    5.5.1  模拟调制信号的自动识别
    5.5.2  数字调制信号的自动识别
    5.5.3  模拟数字调制信号的联合自动识别
    5.5.4  信号调制样式自动识别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5.5.5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调制识别
  习题与思考题5
第6章  信道编译码技术
  6.1  信道编译码基础
  6.2  信道编码概述
    6.2.1  扰码
    6.2.2  纠错码及交织
    6.2.3  信道编码的应用及性能
  6.3  几种简单的检纠错码
  6.4  RS码的编译码
    6.4.1  RS码的编码
    6.4.2  RS码的译码
  6.5  卷积码的编译码
    6.5.1  卷积码的编码
    6.5.2  Viterbi译码法
    6.5.3  误码率检测
  6.6  Turbo码的编译码
    6.6.1  Turbo码的编码
    6.6.2  Turbo码的译码
  习题与思考题6
第7章  软件通信体系结构(SCA)
  7.1  SCA规范介绍
    7.1.1  SCA的基本概念
    7.1.2  SCA规范介绍
  7.2  SCA系统工作原理
    7.2.1  SCA系统的运行及管理
    7.2.2  波形应用的安装和卸载
    7.2.3  波形应用的实例化和控制
  7.3  波形应用开发
    7.3.1  波形描述语言(WDL)
    7.3.2  SCA波形应用的开发过程
    7.3.3  基于OSSIE的SCA波形应用开发
  习题与思考题7
第8章  软件线电在线工程中的应用
  8.1  软件线电在军事通信中的应用
    8.1.1  软件线电的先驱――MBMMR电台
    8.1.2  联合战术线电系统(JTRS)
  8.2  软件线电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8.2.1  软件线电基站接收分系统
    8.2.2  软件线电基站发射分系统
    8.2.3  软件线电基站的技术挑战
    8.2.4  软件线电手持终端(移动手机)
  8.3  软件线电在电子战中的应用
    8.3.1  软件线电侦察接收机
    8.3.2  基于多相滤波的电子战信道化接收机
    8.3.3  软件线电干扰发射机
  8.4  软件线电在雷达中的应用――“软件雷达”
    8.4.1  “软件雷达”的基本概念
    8.4.2  软件雷达的实现原理
    8.4.3  相控阵软件雷达系统
  8.5  软件线电在天基信息系统中的应用――“软件星”
    8.5.1  “软件星”基本概念
    8.5.2  “软件星”有效载荷的组成原理
    8.5.3  基于“软件星”的综合一体化天基信息系统
  习题与思考题8
第9章  软件线电的新发展――认知线电
  9.1  认知线电基本概念
    9.1.1  认知线电的提出背景
    9.1.2  认知线电的定义及特点
    9.1.3  认知线电关键技术
  9.2  认知线电的认知循环过程
    9.2.1  频谱感知
    9.2.2  频谱分析
    9.2.3  频谱决策
    9.2.4  频谱会聚
    9.2.5  频谱监视
    9.2.6  频谱切换
  9.3  频谱感知技术
    9.3.1  接收机检测频谱感知
    9.3.2  发射机检测频谱感知
    9.3.3  协作频谱感知
    9.3.4  多维频谱感知
  9.4  IEEE802.22标准
    9.4.1  物理层接口
    9.4.2  MAC层接口
    9.4.3  其他接口要求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软件无线电的基本思想是以开放性、可扩展、可重构的硬件为通用平台,把尽可能多的功能用可升级、可替换的软件来实现。现在,’软件无线电已成为无线电工程的现代方法,不仅在无线通信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在其他无线电工程领域也已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软件无线电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实现技术、软件算法及其在无线电工程领域中的典型应用。全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实用性强。
楼才义、徐建良、杨小牛《软件无线电原理与应用》不仅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
研究生的教材或学习参考书,也可作为通信、电子战、雷达、航空航天电子、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参考书。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