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声月刊(16开精装 全十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同声月刊(16开精装 全十册

4080 6.8折 6000 全新

库存3件

浙江杭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龙榆生

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ISBN9787501358359

出版时间2016-06

印刷时间2016-06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6000元

上书时间2018-06-11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同聲月刊》是龍榆生先生繼《詞學季刊》之後主編的一份側重於詩詞創作和研究的學術期刊。一九四〇年十二月由同聲社在南京創刊,一九四五年七月停刊,歷時五年,共出版四卷三十九期。
龍榆生(一九〇二—一九六六),名沐勳,字榆生,號忍寒、籜公,晚年以字行,曾以“風雨龍吟室”命名書齋。江西萬載人。先後任教於暨南大學、中山大學、中央大學、上海音樂學院等。一九三三年在上海創辦《詞學季刊》,任主編。一九四〇年在南京創辦詞學刊物《同聲月刊》。編著有《風雨龍吟室詞》《唐宋名家詞選》《近三百年名家詞選》等。龍榆生的詞學成就與夏承燾、唐圭璋並稱,是二十世紀最負盛名的詞學大師之一。
與一九三三年創刊的《詞學季刊》相比,《同聲月刊》出現了兩個明顯的變化。一是刊載內容擴大,二是作者隊伍發生變化。《同聲月刊》的欄目設置大致沿襲《詞學季刊》,內容上卻更爲寬泛。《詞學季刊》祗收詞學研究之作,《同聲月刊》則刊載有關批評詩歌、詞曲及音樂的作品。其《創刊號》所載的編輯凡例,介紹了下設的十個欄目,一爲圖畫,專載有關詩樂之圖像與詩人詞客之手蹟。二爲樂譜和詞譜,專載中西音樂之創作歌譜,或舊譜之絕少流傳者,也酌情收録古今中外之譯譜。三爲論著,專載研討批評詩歌詞曲及音樂之長篇論著,文體不拘。四爲譯述,專載有關詩教之譯稿,且無論東西名著,但以譯筆能信達者爲準。五爲遺著,專載有關詩歌之前賢遺著,以未曾刊行之稿本爲主。六爲今詩苑,選載近人所作詩歌,以清新俊逸、富有熱情者爲主,普通應酬之作則不予刊載。七爲今詞林,選載近人所填詞曲。八爲歌劇,專載近人所撰歌劇,體裁不拘新舊。九爲雜俎,專載近人所撰有關詩教之文獻筆記等。十爲通訊,專載有關詩教之通訊。
在上面提到的十個欄目之外,《同聲月刊》又逐漸擴大了刊載的範圍。在一九四三年四月《同聲月刊》第三卷第二號上,月刊社發表《預告》説:“本刊擬自下期起擴大範圍,兼載有關文史藝術之論著,並已約定周作人、瞿兑之、沈啓無、姜叔明諸先生擔任纂述,特此預告。”周作人的《先母事略》便是《同聲月刊》“擴大範圍”後的第一篇作品。接著,在一九四三年七月出版的《同聲月刊》第三卷第五號和一九四三年八月出版的第六號上,又連續發表了周作人的筆記小品《桑下叢談》。
因爲時勢的變化,《同聲月刊》作者隊伍也發生了變化。《詞學季刊》彙集南北詞人,《同聲月刊》多滬寜兩地詞人,它的活躍作者主要是依附汪僞政權或寓居上海的詞人,如俞陛雲、夏敬觀、趙尊嶽、龍榆生、陳能群、冒廣生、王蘊章、錢仲聯等。他們的論述涉及到詞學的諸多領域,如詞樂、詞律、詞韻、詞史、詞人、詞派、詞籍、詞論、詞選等,比較有代表性的有趙尊嶽的《金荃玉屑》、吳眉孫的《四聲説》《清空質實説》、冒廣生的《新斠雲謠雜曲子》、俞陛雲的《唐五代兩宋詞選釋》等等。《同聲月刊》還注意聯繫同仁,開展學術討論。如組織張爾田、吳眉孫、夏承燾等討論四聲問題,都是至今仍有價值的名篇佳構。
基於上述內容,對於《同聲月刊》的價值,如果從學術立場考察,我們認爲它仍然延續了《詞學季刊》傳統,爲現代詞學的學科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龍榆生先生創辦的《詞學季刊》《同聲月刊》,不但成爲現代詞學繁榮的標誌,而且起到了集結同仁、互通聲氣的作用,展示了傳統派學者的研究實力,更推動了傳統詞學走向現代。這一點誠如曹辛華在其《論龍榆生的詞學研究貢獻》一文中説:“龍氏與‘詞學三大家’中夏、唐二位詞學活動不同之處是,他編輯的《詞學季刊》《同聲月刊》對普及詞學起著非同一般的作用,促進了現代的詞學體系的確立,第一次使詞學研究有系統、有規模地展開,對詞學批評方式的現代化起著催化作用,方便了詞學觀念的傳播,爲人們交流詞學見解提供了平臺。” 有鑒於此,我們積極聯絡龍榆生先生後人,並徵得同意,將《詞學季刊》《同聲月刊》列爲“風雨龍吟室叢書”陸續影印出版。我們還精心編製了詳細的目録,置於書前,以便讀者檢索。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