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津阁《四库全书》 四合一版( 精装全1500册 )
  • 文津阁《四库全书》 四合一版( 精装全1500册 )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文津阁《四库全书》 四合一版( 精装全1500册 )

280000 4.7折 600000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杭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清)纪昀等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51002

出版时间2006-06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600000元

货号现货

上书时间2017-05-24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关 键 字:

商务印书馆/文津阁<四库全书》四合一版1500册、定价60万

详细描述:

缘起从原始社会晚期的陶器刻画符号,到商代的甲骨文;从商周时期的金文到秦汉的竹简
从魏晋时期的抄录图书到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普及;从宋元类书、丛书的编纂到明、清《永乐大典》、
《古今图书集成》等文化巨著的刊传,中华文明一步一个脚印,走向繁荣和成熟。站在这辉煌的顶峰是煌煌巨著--《四库全书》。
  盛世修书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传统,并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清代统治者以异族入主中原,依靠的是武力。
在文化修养 较高的汉族知识分子眼中,满清政权与那些原始而落后的蛮夷戎狄没有多大差别。清代初期,
虽然清朝政权的统治已经比较稳固, 但许多汉族知识分子仍然怀念故国,国破家亡之痛仍然萦绕于胸中、
著书立说,仍然常常流露出河山故国之思。康熙皇帝竭力压 制,遂发生了许多文字狱大案。但一味地残酷镇压并不能使人心思服,
所以,康熙皇帝一方面开博学鸿词科以征召名士,收买人 心。又广求遗书,表彰理学,想藉此统一天下人心。
又下诏编纂诸经解及《古今图书集成》,雍正皇帝即位之后,对汉族知识分子 的监视和镇压变本加厉,文字狱案层出不穷,
雍正皇帝虽然也组织人力编纂了《二十一史》,下令校勘十三经等,但中国地广人众, 夷夏观念深入人心,单靠镇压无济于事
。所以,乾隆皇帝总结其父祖的经验教训,下决心编纂《四库全书》。--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后世开太平。
三十七年正月四日,乾隆皇帝正式下诏搜求图书,《四库全书》的编纂从此拉开序幕。对于搜求图书,乾隆皇帝同时下达了标准。
他声明,历代流传的图书之中,有关阐明性学治法,关系到世道人心的,当首先求购。至于发挥传注,考核典章,旁及九流百家之言,
有益于实用的,也应该搜求备查。历代名人直到清朝的士林名人,本来就有文集,以及近代那些沉潜于经史文艺研究,像顾栋高、陈祖范、
任启运、沈德潜等著名学者,也要各自成篇,一并搜求。至于民间没有用处的族谱、尺牍、屏障、寿言、
唱酬诗文以及举子门的科举时文等均不在搜求之列。乾隆皇帝还规定,各省督抚在访得遗书之后,如果图书是在坊肆之中,
要适当付给一定的费用。如果是家藏图书,则官府要为其装裱印刷。如果以前没有刊刻过,只有抄本存留,则官府要缮录副本,
而将原本归还。各级官府要认真办理,不得借此扰民。因图书卷帙过多,各级官府要先将各书叙列目录,注明是何朝何人所著,
书中的要旨如何,简明扼要地写明之后向上级奏报。等到汇齐之后,再令廷臣加以检核,从中挑选出可以入选的图书,奏报给皇帝最后定夺
。军机大臣随即制定了辑录方法和人员队伍。乾隆皇帝下诏,将来搜集编纂图书成编之时,可定其书名为《四库全书》。  
随后,四库全书馆正式在翰林院内成立。参加编纂的总裁、总纂、分纂、校勘等先后任命了三百多人,分工协作,依次进行。
一场规模空前的编纂工作正式开始。乾隆三十八年三月二十八日,乾隆皇帝又一次下诏,限定在半年之内,各省督抚将民间图书搜求完毕,
不得延误。乾隆特别提到,江浙一带是人文渊薮,世代藏书大家辈出,应着力搜求。他特别下诏给两江总督高晋和江苏巡抚萨载、
浙江巡抚三宝等人,命他们大力搜求。特别提到了江南著名藏书家昆山徐氏的传是楼,常熟钱氏的述古堂,嘉兴项氏的天籁阁,乾隆的诏书中甚至还提到苏州一带专门收买古书的书商和湖州一带专门贩卖图书的商船。可见乾隆对江南一带图书藏书和图书市场的了解。另外,由于乾隆皇帝博览群书,所以他还常常指名要大臣为他搜求某种图书的某一版本,甚至指名要官吏去抄录某家所藏的某本书。如果某藏书家所贡献的图书少了几种主要的版本,他也能很快发现。这使得那些藏书家们不敢轻易隐匿图书。因此,江浙一带的名家珍藏基本上都被收录到了《四库全书》之中。 四库全书》是我国乃至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套图书集成。全套《四库全书》分经、史、子、集4部,按学科分44类编排,收录图书3500多种,79000多卷,36000多册。荟萃了清乾隆中期以前的历代主要典籍,涵盖了古代中国几乎所有的学术领域。 《四库全书》修完后共抄成7部。但是,《四库全书》在其后的230余年中,历经战乱,屡遭厄运。文澜阁本几近毁损,文宗阁、文汇阁、文源阁先后毁于兵火,翰林院的《四库全书》底本也多被毁坏。7部珍藏仅留下4部,文渊阁藏书1949年被运往台湾地区,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沈阳文溯阁藏书1966年运往兰州。此次完成工作的文津阁《四库全书》藏于国家图书馆。  据悉,此次《四库全书》36000余册原书,设计出版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即500册一套的“十二合一”版,和1500套一册的“四合一”版。背景资料 数字《四库全书》编了12年的《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套图书集成,其编纂始于清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至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收录了当时在全国各地征收的流通图书、清内廷收藏的图书以及《永乐大典》中辑出来的珍本善本,囊括了从先秦到清乾隆历代所有的重要典籍,涵盖了古代中国几乎所有的学术领域。乾隆四十九年(1784)编纂完成。79000多卷的《四库全书》全套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按学科分四十四类编排,依春、夏、秋、冬四季,采用分色装潢,经部绿色,史部红色,子部白色(或浅蓝色),集部灰黑色。《四库全书总目》因为是全书纲领,采用代表中央皇权的黄色。《四库全书》共收书3500多种,79000多卷,36000多册,近230万页,约8亿字。4000多人编抄的《四库全书》乾隆三十八年(1773),清朝廷设立“四库全书馆”,开始《四库全书》的编纂,由乾隆皇帝的第六个儿子永瑢负责,任命皇室郡主于敏中为总裁,大学士以及六部尚书、侍郎为副总裁,召著名学者纪昀为总纂官,孙士毅、戴震、周永年、邵晋涵等一代宗师和大学者无不以毕生精力投入其中,呕心沥血,死而后已。前后十五年间,正式列名参与《四库全书》编撰的文人学者360多人,抄写人员不下3800人。7阁珍藏的《四库全书》《四库全书》编纂完成后,共抄成7部,分别藏于北京紫禁城皇宫文渊阁、京郊圆明园文源阁、奉天故宫(今沈阳)文溯阁、承德避暑山庄文当阁,合称“内廷四阁”(或称“北四阁”)。尔后又在镇江金山寺建文宗阁,扬州大观常建文汇阁,杭州西湖行宫孤山圣因寺建文澜阁,即“江浙三阁”(或称“南三阁”),各藏抄一部。底本存于京师翰林院。钩沉一个百年梦想的实现商务印书馆与《四库全书》的历史因缘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总汇,古代文化典籍的渊薮,《四库全书》自清代乾隆年间编纂完成后,历经劫难,至20世纪初,仅存三部半。为使《四库全书》免遭《永乐大典》化作灰烬的厄运,印行是最好的办法。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开启者商务印书馆,从草创未久的20世纪之初,便与《四库全书》的印行和传播结下了不解之缘。文津阁《四库全书》出版工作委员会的策划人卢仁龙介绍了商务印书馆与《四库全书》的渊源往事。首倡印行许多研究均以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1919年的计划作为《四库全书》的最早版本。但实际上,早在1917年,上海首富、犹太人哈同和商务印书馆当时的灵魂人物张元济均曾想印行《四库全书》。1917年1月7日,张元济利用出身翰林的地位与关系,以商务印书馆的名义直接向北洋政府的教育部呈文申请,商借京师图书馆藏《四库全书》。但是由于北洋政府难以筹措足够费用,此次筹印的努力终付东流。军阀阻挠1924年张元济决计在馆庆30周年之际,着手出版文渊阁本。张元济派人与清室内务府接洽,商借文渊阁《四库全书》运沪事宜。预计全书运抵上海后,以半年为筹备期。一年半后开印,分十期出书,每期二百册,半年一期,斥资500万,分五年印完。但在商务派员在文渊阁查点装箱到三分之一时,曹锟亲信利用手中权力向商务索贿,遭到拒绝后,找理由以总统府公函阻止装运。《四库全书》的印行再一次中辍。印行珍本“九·一八”事变后,北平告急,古物南迁,文渊阁《四库全书》转运至上海。1933年春,教育部委托当时庋藏《文渊阁四库全书》的中央图书馆馆长蒋复璁亲自找到张元济,希望商务印书馆印行《四库全书》未刊本。出人意料的是,针对初步拟定的《四库全书未刊本草目》,在教育界文化界内部掀起了一场激烈争论。当时,北图馆长袁同礼和善本部主任赵万里主张以善本代库本,并得到了蔡元培的支持。但陈垣等众多知名学者对《草目》中366种选书发表的意见尤多。这次论争虽围绕印事而起,但对于《四库全书》扩大流传影响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最后,教育部坚持选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并对《草目》进行讨论修改。至1933年10月,终于编定《四库全书珍本初集目录》,选定书目231种,分期交付商务印书馆就地。至1935年7月,《四库全书珍本初集》共计231种,分装1960册,先后分四期陆续出齐。世事沧海桑田,商务印书馆虽又印行过《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四库未收书目》(收入国学基本丛书)等有关书目,但1949年后,文渊阁渡海而去,迁至北京的商务印书馆因受出版业务调整限制,50余年间,出版《四库全书》的梦想终而空置。梦圆文津阁有意思的是,1980年台湾商务代印行了文渊阁《四库全书》。直到2003年,北京商务印书馆动议目前流传最为完整的四库抄本之一——文津阁《四库全书》。2003年5月14日,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出版管理司下发了关于同意商务印书馆安排文津阁本《四库全书》版出版项目的批复,标志了这个项目正式启动,商务印书馆与《四库全书》的出版再续前缘。 内容提要: 79000多卷的《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套图书集成,其编纂始于清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至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收录了当时在全国各地征收的流通图书、清内廷收藏的图书以及《永乐大典》中辑出来的珍本善本,囊括了从先秦到清乾隆历代所有的重要典籍,涵盖了古代中国几乎所有的学术领域。全套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按学科分四十四类编排,依春、夏、秋、冬四季,采用分色装潢,经部绿色,史部红色,子部白色(或浅蓝色),集部灰黑色。《四库全书总目》因为是全书纲领,采用代表中央皇权的黄色。《四库全书》共收书3500多种,79000多卷,36000多册,近230万页,约8亿字。000多人编抄的《四库全书》  乾隆38年(1773),清朝廷设立“四库全书馆”,开始《四库全书》的编纂,由乾隆皇帝的第六个儿子永熔负责,任命皇室郡主于敏中为总裁,大学士以及六部尚书、侍郎为副总裁,召著名学者纪昀为总纂官,孙士毅、戴震、周永年、邵晋涵等一代宗师和大学者无不以毕生精力投入其中,呕心沥血,死而后已。前后十五年间,正式列名参与《四库全书》编撰的文人学者360多人,抄写人员不下3800人。七阁珍藏的《四库全书》  乾隆 49年(1784),《四库全书》编纂完成,共抄成7部,分别藏于北京紫禁城皇宫文渊阁、京郊圆明园文源阁、奉天故宫(今沈阳)文溯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合称“内廷四阁”(或称“北四阁”)。尔后又在镇江金山寺建文宗阁,扬州大观堂建文汇阁,杭州西湖行宫孤山圣因寺建文澜阁,即“江浙三阁”(或称“南三阁”),各藏抄本一部。底本存于京师翰林院230多年后幸存的《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在其编纂完成后的 230余年中,历经战乱,屡遭噩运。 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军攻陷镇江,火烧文宗阁,所藏《四库全书》损失惨重。随后,在太平天国战乱中,镇江文宗阁与扬州文汇阁均毁于兵火,文宗、文汇两阁《四库全书》荡然无存。杭州文澜阁虽然没有遭到火焚的厄运,但所藏《四库全书》散失严重,后经文人学士收集、补抄,才基本配齐,现藏浙江省图书馆。  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文源阁《四库全书》全部化为灰烬,翰林院的《四库全书》底本也多被毁坏、流失。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翰林院残存的四库底本被劫掠出境,藏于英、法各国图书馆中。文渊、文津、文溯三阁的藏本则几经辗转,所幸一直保留至今并基本完整。1949年,文渊阁《四库全书》被运往台湾。留存大陆的文津、文溯两阁《四库全书》,现分别由国家图书馆和甘肃省图书馆收藏。
朱氏的曝书亭,杭州赵氏的小山堂,宁波范氏的天一阁等。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