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家社会通论
  • 儒家社会通论
  • 儒家社会通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儒家社会通论

56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劲松 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5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7架

上书时间2024-07-05

众博书店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劲松 著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05
  • 版次 1
  • ISBN 9787300080383
  • 定价 3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86页
  • 字数 500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将思想史,社会史结合起来研究的学术著作。作者提出了一个分析传统中国社会的核心概念即“儒学社会”的概念,并将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进程划分为前儒学社会、儒学社会以及后儒学社会三个阶段。

  在作者的引领下,我们“上”览前儒学社会之遗迹、“中”观儒学社会之繁盛、“下”图后儒学社会之来势。作者的分析对我们进一步认识中国传统社会的特征及未来中国社会的建构等问题有所裨益。

  全书分为导论、上编、下编和结束语等几个部分。“导论”所要确定的是“儒学社会”的一般概念。“上编”着重论述了前儒学社会中的智力进步和创造性破坏。“下编”则从不同的侧面如秩序、精神、行动、限制等角度比较详细地论述了儒学社会,涉及儒学社会的兴起、运行、变迁、危机、革命等。“结束语”主要处理的对象是儒学社会的遗产,论及了在全球社会中儒学精神的创造性转换、儒学文明的表演的可能性等等。
【作者简介】
陈劲松,社会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教授。出版著作有《传统中国社会思想研究:儒化中国的维度》,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核心期刊发表重要论文30余篇。
【目录】
序一 一种饱含学术勇气的探索精神

序二 儒学社会,其无“后”乎?

导言 儒学社会的概念及其意义

 一、封建社会的概念及其意义

 二、传统社会的概念及其意义

 三、儒学社会的概念的提出

 四、儒学社会的概念的意义

上编 前儒学社会——智力进步及其创造性破坏

 第一章 前儒学社会的智力进步

  一、前儒学社会的发展阶段

  二、远古时代的“巫文化”

  三、决疑用卜的“占卜文化”

  四、伦理理性与德性观念的觉醒

 第二章 前儒学社会的创造性破坏

  一、前儒学社会的特征:弱伦理控制

  二、弱伦理控制社会的失范性破坏

  三、弱伦理控制社会的创造性破坏

 第三章 前儒学社会中兴起的社会重建的智力反思

  一、儒学文明的轴心时代的到来

  二、孔子对社会重建的智力反思

  三、孟子对社会重建的智力反思

  四、其他各家有关社会重建的智力反思

下编 儒学社会——秩序、精神及其限制

 第四章 儒学社会的兴起

  一、天下一统意识与儒学社会的兴起

  二、皇帝郡县制度与儒学社会的兴起

  三、独尊儒术政策与儒学社会的兴起

  四、两汉社会时期儒学社会的初步建构

 第五章 儒学社会的主导精神

  一、儒学社会的主导精神

  二、儒学精神的三个社会学式命题

  三、儒学精神的内在规定性

  四、儒学精神的经典化及其意义

  五、儒学精神的合理化及其路径

 第六章 儒学社会的秩序构成

  一、儒学社会的理想秩序

  二、儒学社会的现实秩序(社会分层)

  三、儒学社会的社会关联

  四、儒学社会的其他特征

 第七章 儒学社会中社会行动的伦理控制

  一、伦理控制与儒学社会中社会行动者类型

  二、君主的社会行动类型及其伦理控制

  三、臣僚士大夫的社会行动类型及其伦理控制

  四、伦理关系中的其他行动者及其伦理控制

 第八章 儒学社会中宏观秩序的伦理控制

  一、儒学社会中家族宗法的伦理控制

  二、儒学社会中社会分层的伦理控制

  三、儒学社会中社会变迁的伦理控制

  四、儒学社会中世界秩序的伦理控制

 第九章 儒学社会的运行状态

  一、儒学社会中的王朝及其角色

  二、儒学社会中王朝存续的合法性

  三、儒学社会中王朝的运行状态及其危机

  四、儒学社会的运行状态及其危机

 第十章 儒学社会的终结

  一、伦理秩序的政治权威(天地君)的倾覆

  二、伦理秩序的社会权威(亲)的瓦解

  三、伦理秩序的道统权威(师)的解构

  四、伦理秩序的法(儒家法)的消解

  五、儒学社会的终结:适应性危机与内在性革命

 第十一章 儒学社会的限度

  一、儒学社会的合理性及其两个限度

  二、儒学社会中伦理关联(伦理控制)的限度

  三、儒学社会中伦理理性(儒学精神)的限度

  四、儒学社会中伦理关联及伦理理性的功能

结束语:后儒学社会——全球社会中的儒学文明

 一、后儒学社会的来临

 二、全球社会的来临

 三、儒学文明存续的可能

 四、儒学精神的“自我”及其转换的可能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