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乡村职业教育发展预期
  • 新乡村职业教育发展预期
  • 新乡村职业教育发展预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乡村职业教育发展预期

5 1.1折 45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徐长发 著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4架

上书时间2024-05-27

众博书店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徐长发 著
  • 出版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06
  • 版次 1
  • ISBN 9787504136435
  • 定价 4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其他
  • 页数 458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作家莫言曾说过,长期生活在城里的人写农村、农民,好像隔靴挠痒,得不到要领,没有在那种文化中浸泡过的人,是很难体味到那种文化的底蕴和真谛的。基于这样的认同感,我始终自觉和不自觉地关注着那片土地所发生的故事,关注着农村、农民、农业问题,也特别关注着农民的命运与未来。这是永远难以割舍和难以放下的。那里有我的理想生成元素,那里有许多城里人生命的根。许多人走出来了。可是有千千万万的人留在那里,仍在重复着自己和老祖宗的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他们的力量有限,也需要关注和关爱。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是教育能开发他们的潜能,在城乡壁垒还不能彻底打破的政策作用下,只有教育能改变他们生命的历程。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农民工”问题引起的思考
第一节“农民工”:一个沉重的社会问题
第二节“农民工”与经济社会发展
第三节“农民工”与教育一

第二章“乡村职业教育”的内涵演进
第一节乡村职业教育概念的发展
第二节乡村职业教育的特点
第三节乡村职业教育与职业教育大众化
第四节乡村职业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第三章乡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困惑
第一节乡村职业教育发展的不确定制约因素
第二节传统文化的影响
第三节乡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机制不健全
第四节关于发展适应性的解读

第四章“扎根农村”教育的落差
第一节中国“农村”概念的含义
第二节乡村发展的政策选择问题
第三节加强开放环境下的乡村思想政治教育
第四节关于乡村思想宣传工作的改进

第五章历史的返照
第一节20世纪上半叶乡村职业教育的经验综述
第二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乡村职业教育建设
第三节历史与现实留给我们的思考

第六章新中国职业教育理念的沉淀
第一节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乡村职业教育
第二节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乡村职业教育
第三节改革开放以来的乡村职业教育
第四节六次全国职业教育会议的政策主线
第五节科学发展观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实施

第七章“跳农门”与社会的进步
第一节中国农村现状分析
第二节身处“农门”的艰难
第三节用什么“跳农门”
第四节“跳农门”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五节中国“农业”概念及其与农村、农民的关系

第八章散点研究的理论脉络
第一节乡村教育理论的传承
第二节改革开放以来乡村职业教育的研究状况
第三节关于乡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点认识
第四节关于乡村职业教育研究的深化问题

第九章劳动力市场的铁律
第一节就业是民生之本
第二节开辟国外劳动力市场
第三节国家关于农民就业的政策的改革

第十章乡土文化惯性与新文化建设
第一节对乡土文化价值的焦虑
第二节我国乡土文化的转变
第三节二元社会结构对乡村社会进步的影响
第四节乡村文化的塑造与制度重建

第十一章乡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道理
第一节“发展”的内在规定性
第二节“发展”概念的演进
第三节乡村职业教育发展的过渡性问题

第十二章制度逻辑与适应性调整
第一节制度决定发展
第二节制度设计的原则与实施
第三节乡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立项
第四节乡村职业教育制度创新与安排

第十三章乡村职业教育的目标与定位
第一节乡村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第二节乡村职业教育为农村居民充分就业做准备
第三节为乡村居民自主创业做准备
第四节为乡村居民提高生存质量做准备

第十四章乡村职业教育的模式与选择
第一节学校职业教育模式
第二节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模式
第三节社会教育模式(社区教育)
第四节对乡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再认识

第十五章课程文化与专业构建
第一节对乡村职业教育课程理念的理解
第二节新课程理念的迁移
第三节乡村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原则
第四节农业可持续发展与课程发展目标
第五节职业教育课程服务的个性化倾向

第十六章乡村职业教育的师资培养与教学改进
第一节职业学校教师的特点
第二节职业教育教师的素质要求
第三节乡村职业教育的师资培养途径
第四节乡村职业教育教师的教学改进

第十七章学生能力发展与就业适应
第一节学生来源
第二节学习意义与学习质量
第三节学习状态与学习方式
第四节就业适应性问题
第五节多元监测评价促进发展
第二节科学治校
第三节规范治校
第四节学会经营学校
第五节发挥乡村学校基层公共服务机构的作用

第十九章高等院校开放引领与技术下嫁服务
第一节农业产业化需要高等院校的参与与支持
第二节低重心高技术实效性发展策略选择
第三节高等职业教育的旗帜引领作用
第四节乡村科技网络的建设问题

第二十章城乡职业教育联盟的建设
第一节城乡职业教育结合势在必行
第二节结盟“走出去”的发展
第三节发挥特色战略
第四节城乡职业教育联盟建设的政策支持

第二十一章政府的职能与有效作为
第一节乡村职业教育的管理
第二节政府办职业教育的内驱力问题
第三节关于职业教育的投入机制问题
第四节公共政策的作用

第二十二章农民的变迁与教育
第一节中国“农民”概念的含义
第二节要尊重和解放农民
第三节要教育和引导农民
第四节要“减少农民”和富裕农民
第五节要组织农民和支援农民

第二十三章乡村职业教育发展共识
第一节乡村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形成共识
第二节乡村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处理好的若干关系
第三节“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模式深化
第四节实现免费义务教育基础上的免费职业教育
第二节乡村职业教育大众化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就业
第三节乡村职业教育大众化是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
第四节乡村职业教育大众化将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特色

第二十五章国外经验的借鉴与消化创新
第一节从世界关注的热点看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的选择
第二节世界职业教育发展共性借鉴
第三节值得汲取的经验与教训

第二十六章新乡村职业教育适应性发展预期
第一节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乡村职业教育发展
第二节中部地区是发展的重点
第三节西部地区重在创建
第四节东部地区重在牵头发展、升级换代
第五节东北的振兴与职业教育发展
第六节需要深度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