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学科课程群设计方法 费玉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学科课程群设计方法 费玉新

【正版】学科课程群设计方法

30 6.8折 44 全新

库存188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费玉新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76005790

出版时间2021-03

版次1

印刷时间2021-03

印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4元

货号9787576005790

上书时间2021-04-08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我初中的母校——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实验学校,近年来在课程开发和课堂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高兴地看到学校领导、老师对课程的重视,他们在专家的引领下,基于新课程标准构建了各个学科课程群。课程群从“背景分析”“理念建构”“目标设计”“框架建构”“实施考量”“评价跟进”“管理保障”等7大板块进行整体建构,将国家课程进行二次开发,形成了适合学生学习的学科课程群。在学科课程群的整体建构中,充分考虑了学科育人价值的发挥,学科教与学方法的转变,课程实施更加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探究,对学生的评价也改变了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在课程实施中,教师逐渐成为学生学习成长的引路人,教师主要发挥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和学习方法引导的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顾明远

作者简介

费玉新,中共党员,中小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安全教育与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江阴市教育学会副会长,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总校长。先后荣获江阴市、无锡市先进教育工作者,江阴市名校长等荣誉称号。先后主持省、市级规划和重大资金专项课题10余项,在省级以上杂志和媒体发表文章10余篇。

目  录

序 

前言  学科课程群设计的三大要点  

第一章  学科课程群的背景分析  
    学科课程是学校课程的核心构成。学科课程标准需要进行校本化实施,学校的办学理念需要学科课程来承载,学科课程群的校本设计也就势在必行。课程标准、办学理念、教师队伍构成等诸多因素,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学科课程群设计的基本背景。只有对这些背景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才能使学科课程群设计的目标定位合理、实施路径可行;才能从零碎走向整合,从一维走向多维,从历时性走向共时性。
范例  
智慧历史:立足多元背景的学科课程群设计  

第二章  学科课程群的理念厘定  
    学科课程哲学是对学科课程逻辑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的前提性追问,是对学科课程的本质性理解,是教师对学科使命的价值判断。学科课程哲学具有稳定和变化的双重属性,是学科课程实践背后稳定的价值追求,是“为什么”的问题,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力量。它的形成需要经过长期的过程,同时在一段时间内指引学科课程实践,让教师和学生们在其指导下稳步地发展。同时,学科课程哲学是动态的扬弃过程,更是研究、构建的过程。
范例  
活力英语:聚焦价值追问的学科课程群设计  

第三章  学科课程群的目标设计  
    学科课程目标是学科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它有助于呈现学科课程编制者的意图,对课程设计、开发与实施具有导向作用。学科课程目标的设计,向上要考虑学校育人目标和课程目标的承接;向下要注意到学段目标和年段目标的分解。它们的关系是:学校育人目标是学科课程目标的前提,学校课程目标是学科课程目标的基本依据,明确学科课程年段目标是把握学科课程目标的标志。
范例  
方圆地理:回归育人立场的学科课程群设计  

第四章  学科课程群的框架建构  
    学科课程群设计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体系建构,也就是将纷繁复杂的学科内容进行结构化处理。只有我们理清了学科课程群的框架结构,学科课程才具有真正的整体性、清晰性。为了建构起适切的课程框架,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国家学科课程标准,借助纵横分类的方法,进行内容分类,然后群策群力,推敲琢磨,提炼出学科课程的主题词,并以此为中心,自下而上,进行头脑风暴、研讨论证。
范例  
迷彩化学:呼应课程标准的学科课程群设计  

第五章  学科课程群的实施考量  
    学科课程群的设计是为了指导我们的课程实践。实施考量,就是将写在纸上的,落实到行动之中。学科课程实施要从宏观到微观全面思考。从宏观层面说,学科课程的实施路径与学校整体课程实施路径是一致的。从中观层面说,学科课程实施的策略是带有学科特色的,是要结合学科特点进行研究的。从微观层面说,任何学科课程转化为具体教学方案,都是指向具体教师的,是要考虑具体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特色,甚至教学风格的。
范例  
全景生物:推动学习变革的学科课程群设计  

第六章  学科课程群的评价建构  
    学科课程评价是价值判断的过程,其目的是检查学科课程目标、学科课程设计以及学科课程实施是否实现了预定的教育目的,实现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之成效,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之决策的过程。学科课程评价的内容是全方位的,评价的方法是多样的。从发展趋势看,学科课程评价强调评价的情境性、真实性以及过程性,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重视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调动师生参与课程评价的积极性。
范例  
宽美术:判定价值实现的学科课程群设计  

第七章  学科课程群的管理保障  
    细致、周密、严谨的学科课程管理是学科课程建设成功的根本保证。学科课程的建设不是自说自话的空中阁楼,学科课程建设是落地生根的常青树,是根植于学科教育实际的具体实践,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学科课程管理要进行多角度、多维度、多层次、全方位的管理和服务:坚持学科课程理念的指导性原则;坚持团队在学科课程管理中的主体性;坚持制度建构在学科课程管理的核心地位;坚持教研聚焦在学科课程中的深度管理;坚持评价导航在学校课程管理的支架作用以及建立多样化的服务系统为教师创造性地实施课程搭建平台。
范例  
指尖课堂:保障扎根落地的学科课程群设计  

后记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