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有幸——幸福心理学的三种时间尺度
¥
19.68
5.5折
¥
36
九品
仅1件
作者李晓煦
出版社工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12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12-3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晓煦
-
出版社
工人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12
-
版次
1
-
ISBN
9787500868361
-
定价
36.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轻型纸
- 【内容简介】
-
本书采用多种研究方法,深入浅出地阐明了常识层面的深刻盲点。在理论方面,从时间尺度扩展了Daniel Dennett的多重草稿意识模型,对Mihalyi Csikszentmihalyi心流学说的“大我”体验和存在主义心理学的“使命”体验给出统一的操作化解释。作者对Martin Seligman的愉悦、专注、意义三层幸福生活模型做了新的解读,并将之应用于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用户体验分析,得到前瞻性的研究结果。
- 【作者简介】
-
李晓煦 北京大学国际金融专业本科、应用数学专业硕士。师从教育心理学名家侯杰泰教授,2010年获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集中于多元统计方法的社会科学应用,兼及积极心理学、移动互联网应用体验分析与教育技术,在教育学界学术年会AERA发表论文多篇。先后在北大心理系和复旦心理系讲授专业必修课《高级行为科学统计方法》。在复旦大学讲授的通识课程《幸福心理学》入选著名的“复旦蹭课地图”。曾应万门大学、雪晴数据网、知乎等平台邀请作在线公开讲座。
- 【目录】
-
第一章 幸福三维度/ 1
1.1学术史背景与地标事件/ 1
1956年9月11日发端的认知革命/ 1
1998年的夏威夷海滩救援/ 5
本节线索/ 8
1.2愉悦、专注、意义幸福生活模型/ 9
PEM 与PERMA模型/ 9
PEM预测生活满意度的实证研究/ 12
本节线索/ 14
1.3研究法议题:操作主义与单维近似/ 15
积极心理学如何回答“幸福的本质是什么”? / 15
风之结构? 幡之结构? 仁者心之结构/ 17
NIMH、DSM与VIA 的愿景/ 21
本节线索/ 24
第二章 体验四规律/ 25
2.1传播律/ 25
传球计数实验的第二个常识盲点:体验能否剧透? / 25
研究法议题:区分实证研究的不完全归纳范式与演绎范式/ 27
体验途径传达可能遇到的挑战/ 29
体验的传播律与批判性思维/ 30
本节线索/ 32
2.2参照律/ 33
红蓝药丸/ 33
生理舒缓与自伤行为、体育锻炼/ 34
体验的习惯化/ 36
研究法议题:财富变量的对数/ 37
本节线索/ 39
2.3峰终律/ 40
来自医学院的实证证据/ 40
冷暖自知与人生抉择/ 43
峰终律隐含的叙事结构/ 45
本节线索/ 47
2.4自珍律/ 48
敝帚自珍/ 48
研究法议题:不显著结果的点估计说服力/ 51
本节线索/ 52
第三章 因果与相关/ 53
3.1基因与家庭对幸福感的影响/ 53
Twin Cities的孪生研究(Twin Studies) / 53
如何理解“后天环境比先天基因还多解释了20%的变异” / 55
研究法议题:积极心理学怎么看童年对成年的影响? / 60
本节线索/ 63
3.2人格特质与幸福感的相关/ 64
Clifton的优势心理学/ 64
大五人格与主观幸福感/ 68
研究法议题:方差与相关系数的统计学常识/ 71
研究法议题:回归预测的常识/ 73
本节线索/ 75
3.3幸福感影响的实证研究/ 75
乐者寿、莞尔者宜家宜室/ 75
研究法议题:因果中的反事实参照与可干预程度/ 78
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的演化意义/ 80
本节线索/ 82
第四章 习得之自助/ 83
4.1条件反射与强化操作/ 83
Kanizsa三角形与神经网络的模式识别/ 83
巴甫洛夫的狗与条件反射/ 84
斯金纳的鸽子与操作条件作用/ 87
两类条件作用的同与异/ 90
本节线索/ 92
4.2行为习得与情绪、迷信、习惯、仪轨/ 93
恐高症的系统脱敏疗法/ 93
鸽子的迷信行为与船货崇拜/ 95
育儿中的强化与惩罚/ 97
习惯与仪轨/ 99
本节线索/ 102
4.3习得之自助/ 103
虎饲丰容犬罹抑郁/ 103
发达国家抑郁症发病率的十倍增长/ 106
本节线索/ 108
4.4内部归因倾向与乐观解释风格/ 109
行为科学第三波思潮:双进程学说/ 109
内部—外部控制量表与宗教心理学的研究反例/ 111
归因风格与学会乐观/ 113
本节线索/ 115
第五章 心流与大我/ 116
5.1最优体验与心流/ 116
25年实证研究参透的“最优体验” / 116
心流的八个要素/ 119
本节线索/ 123
5.2实证研究:高心流与活在当下/ 124
高心流的幸福感悖论/ 124
介于高心流与轻松愉悦之间的活在当下/ 127
本节线索/ 130
5.3自我与时间——心流的多重草稿模型解读/ 131
无脑肉身思想实验与多重草稿意识模型/ 131
心流大我与多重草稿模型的时间尺度拓展/ 137
本节线索/ 139
第六章 意义与自由/ 141
6.1心理学的幸福体验与伦理学的幸福本质/ 141
The Good Life在现代心理学的“实现” / 141
从自我实现到自我超越/ 146
本节线索/ 150
6.2自由即责任/ 151
Frankl的存在主义意义治疗/ 151
使命感与自由意志体验/ 154
本节线索/ 157
6.3从短时记忆的体验通往超越时间的意义/ 157
洞穴寓言与ABCD四层世界/ 157
普世语法学说与认知语法学说/ 160
本节线索/ 163
第七章 网络与幸福/ 164
7.1进步还是堕落,从铅纸墨到光电磁/ 164
两部奇书/ 164
富含超链接的电子教材是否有助于学习/ 166
多媒体是否比纯文本学习效果更好/ 167
一线教学工作者的主流观点/ 168
电子媒介与魅力型政治领袖的兴起/ 169
从游吟时代到书写时代/ 170
本节线索/ 171
7.2大脑可塑性与谷歌效应/ 172
中英文输入的不同活跃脑区/ 172
高频活动重塑神经网络/ 173
使用耙和钳子前后的猴脑变化/ 174
谷歌效应与李楠对《浅薄》的反驳/ 175
Dennett多重草稿模型视角的记忆外包/ 178
本节线索/ 178
7.3高频行为设计的降维攻击/ 179
行为设计/ 179
从Seligman三层幸福感框架解读“行为设计” / 181
研究法议题:交互作用的y变量/ 183
高频业务击败低频业务/ 184
“降维攻击”背后的经济史通识:运输成本、市场规模与分工效率/ 186
本节线索/ 187
第八章 手机与幸福/ 189
8.1主流在线生活方式的变迁/ 189
桌面互联网时代的身份解离障碍/ 189
从桌面互联网“虚拟社群”转向移动互联网“扩增生活” / 191
“扩增现实”相对于“虚拟现实”的商业优势/ 193
本节线索/ 195
8.2移动应用体验大于功能/ 196
反社交的App体验/ 196
移动设备的体验/ 198
用户体验不可还原为产品功能/ 200
本节线索/ 202
8.3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独处与倾谈/ 202
独处与倾谈/ 202
并行叙事与通信带宽/ 204
“扩增”独处——云端的幸福日志/ 206
本节线索/ 210
第九章 时间与幸福/ 211
9.1引入时间元素的幸福生活模型/ 211
四象限“汉堡包”模型及其困难/ 211
从现在看过去、未来和现在/ 214
愉悦、专注、意义三层幸福模型在本书中的时间尺度发展/ 217
本节线索/ 219
9.2自助自律与时间管理/ 220
成长思维定式/ 220
延迟满足背后的元认知/ 221
自制力耗竭的舒缓/ 223
艾森豪威尔矩阵/ 224
本节线索/ 226
9.3时间哲学议题/ 226
时间哲学的哥白尼/ 226
隐喻于空间的时间主题思想实验/ 227
隐喻于色彩波谱的时间方向思想实验/ 229
本节线索/ 230
附 录/ 232
附录A 试问“经济主体”/ 232
附录B 光阴交织万物几何/ 233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