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论文规范写作与编辑(第4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科技论文规范写作与编辑(第4版)

正版书籍 高温消毒 放心购买 15点前订单当天发货 书名于图片不符时以图片为准

16.06 2.1折 75 九品

仅1件

广东东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梁福军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1

版次4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06-27

孔龙书社A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梁福军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1-01
  • 版次 4
  • ISBN 9787302564522
  • 定价 75.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12页
【内容简介】
本书共10章,涵盖科技论文基本知识、分类、概念链,科技论文体系(价值、结构、语言、质量),科技论文主体、辅体写作(各组成部分的内容、结构及写作要求、规则),以及蕴含其中的各种要素(量、单位、插图、表格、式子、参考文献、标点符号、数字、字母、术语等)的规范使用和表达,并辅以大量实例点评,给出较为规范的参考修改方案。 本书适于作高校和科研院所学生学术、学位论文写作教材、学习用书,研究人员、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科技论著写作参考、指导书,以及科技期刊、图书、新媒体编辑出版人员编审类工具书或培训资料。
【作者简介】
博士,编审/教授,资深编辑,民盟盟员。《机械工程学报》编辑部副主任,北京邮电大学兼职教授,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中国科协、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编辑培训班讲师,多次受邀到高校、科研院所和学术大会进行专题演讲和培训授课。出版了《科技论文规范写作与编辑》《SCI论文写作与投稿》《英文科技论文规范写作与编辑》《科技语体语法与修辞》等系列专著或教材,填补了我国同类文献对科技要素融入不够、内容较为零散的空白。
【目录】
第4版  序Ⅰ

第3版  序 Ⅲ

第1、2版  序一Ⅴ

第1、2版  序二Ⅶ

第4版  前言Ⅸ

第3版  前言Ⅺ

第2版  前言ⅩⅢ

第1版  前言 ⅩⅤ

 

第1章  绪论1

1.1  科技论文基本知识1

1.1.1  科技论文相关术语1

1.1.2  科技论文的特点3

1.1.3  科技论文的分类5

1.1.3.1  简略分类概述6

1.1.3.2  原创型论文7

1.1.3.3  综述型论文12

1.1.3.4  短文型论文13

1.1.4  科技论文概念链13

1.2  科技论文价值体系14

1.2.1  原创性15

1.2.2  新颖性16

1.2.3  巧妙性17

1.2.4  重要性18

1.2.5  交叉性19

1.2.6  可读性19

1.3  科技论文结构体系 20

1.3.1  科技论文总体结构20

1.3.2  原创论文主体结构21

1.3.3  综述主体结构22

1.4  科技论文语言体系22

1.4.1  语言要素23

1.4.2  消极修辞28

1.4.3  积极修辞31

1.4.4  内容和形式34

1.5  科技论文写作与编辑35

1.5.1  科技论文质量体系35

1.5.2  科技论文规范发表36

1.5.3  规范写作与编辑37

1.6  本书写作安排39

 

第2章  主体部分40

2.1  层次标题40

2.2  题名41

2.2.1  题名写作要求41

2.2.2  内容表达42

2.2.3  语言表达44

2.2.4  英文题名表达47

2.2.5  缩略语使用52

2.2.6  页眉53

2.2.7  系列题名53

2.2.8  中英文题名一致性54

2.3  引言54

2.3.1  引言内容及结构54

2.3.2  引言写作要求55

2.3.3  引言实例点评57

2.3.3.1  实例157

2.3.3.2  实例258

2.3.3.3  实例358

2.3.3.4  实例459

2.3.3.5  实例560

2.3.3.6  实例661

2.4  材料与方法62

2.4.1  材料与方法内容及结构62

2.4.2  材料与方法写作要求65

2.4.3  材料与方法实例点评66

2.4.3.1  实例166

2.4.3.2  实例269

2.5  结果与讨论71

2.5.1  结果的内容及结构73

2.5.2  结果写作要求73

2.5.3  结果写作常见问题75

2.5.4  结果实例点评75

2.5.4.1  实例176

2.5.4.2  实例277

2.5.5  讨论的内容及结构82

2.5.6  讨论的写作要求84

2.5.7  讨论的写作常见问题84

2.5.8  讨论的实例点评85

2.5.8.1  实例185

2.5.8.2  实例287

2.6  结论88

2.6.1  结论内容及结构88

2.6.2  结论写作要求89

2.6.3  结论实例点评91

2.6.3.1  实例191

2.6.3.2  实例291

2.6.3.3  实例393

2.6.3.4  实例494

2.6.3.5  实例595

2.6.3.6  实例696

2.6.3.7  实例797

 

第3章  辅体部分98

3.1  署名98

3.1.1  署名格式98

3.1.2  人名表达99

3.1.3  单位名称表达100

3.1.4  署名其他注意事项102

3.2  摘要102

3.2.1  摘要的作用103

3.2.2  摘要内容与结构103

3.2.3  摘要的类型105

3.2.3.1  报道性摘要105

3.2.3.2  指示性摘要108

3.2.3.3  复合性摘要109

3.2.4  摘要写作要求110

3.2.5  英文摘要语法111

3.2.5.1  摘要的时态111

3.2.5.2  摘要的语态112

3.2.5.3  摘要的人称113

3.2.5.4  摘要的句式113

3.2.6  英文摘要效能117

3.2.7  中、英文摘要一致120

3.2.8  摘要写作方法121

3.2.8.1  摘要写作步骤121

3.2.8.2  摘要各部分写作122

3.2.9  摘要实例点评123

3.2.9.1  实例1123

3.2.9.2  实例2123

3.2.9.3  实例3124

3.2.9.4  实例4125

3.2.9.5  实例5126

3.2.9.6  实例6127

3.2.9.7  实例7127

3.2.1  0摘要与结论比较128

3.2.1  0.1  理论对比128

3.2.1  0.2  实例对比129

3.3  关键词130

3.3.1  关键词使用依据131

3.3.2  关键词选用要求131

3.3.3  关键词选用方法132

3.3.4  关键词实例点评132

3.3.4.1  实例1132

3.3.4.2  实例2133

3.4  致谢133

3.4.1  致谢的内容134

3.4.2  致谢写作要求134

3.4.3  致谢实例134

3.5  作者简介134

3.5.1  作者简介的内容134

3.5.2  作者简介写作要求135

3.5.3  作者简介实例135

3.6  基金项目136

3.6.1  基金项目名称136

3.6.2  基金项目实例137

3.7  中图分类号137

3.8  文献标识码138

3.9  论文编号138

3.9.1  文章  编号138

3.9.2  DOI139

3.1  0日期信息139

3.1  1附录140

 

第4章  量和单位141

4.1  物理量141

4.1.1  量的概念141

4.1.2  量制142

4.1.3  量的单位和数值142

4.1.4  量的方程式143

4.1.5  量的量纲143

4.1.6  量纲一的量144

4.1.7  量名称和符号144

4.1.8  量名称中所用术语的规则148

4.2  计量单位149

4.2.1  单位的概念149

4.2.2  单位制150

4.2.3  国际单位制151

4.2.4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151

4.2.5  单位一154

4.2.6  单位名称和符号155

4.3  量和单位使用156

4.3.1  量及其符号156

4.3.2  单位名称及其中文符号159

4.3.3  单位国际符号161

4.3.4  词头164

4.3.5  法定单位165

4.3.6  量纲匹配165

4.3.7  行文统一165

4.4  量和单位使用常见问题165

4.5  常用领域量和单位使用注意事项167

4.5.1  空间和时间167

4.5.2  力学168

4.5.3  热学168

4.5.4  电学和磁学168

4.5.5  物理化学和分子物理学169

4.6  贯彻执行国家标准170

 

第5章  插图172

5.1  插图的作用和特点172

5.1.1  插图的作用172

5.1.2  插图的特点173

5.2  插图的简单分类174

5.2.1  单图和组合图174

5.2.2  坐标图174

5.2.2.1  线形图174

5.2.2.2  条形图176

5.2.2.3  点图177

5.2.3  构成比图178

5.2.4  示意图179

5.2.4.1  结构图180

5.2.4.2  原理图181

5.2.4.3  功能图181

5.2.4.4  流程图181

5.2.4.5  网络图182

5.2.5  记录谱图182

5.2.6  等值线图183

5.2.7  计算机输出图183

5.2.8  照片图184

5.2.9  地图185

5.3  插图的构成及表达185

5.3.1  图序186

5.3.2  图题186

5.3.3  图注186

5.3.4  标目188

5.3.5  标值线和标值189

5.3.6  坐标轴189

5.4  插图使用一般规则189

5.5  插图设计制作要求191

5.5.1  内容要求191

5.5.2  艺术要求194

5.5.3  版  式要求194

5.6  插图的设计制作195

5.6.1  图中线型选取195

5.6.2  图形符号使用195

5.6.3  图形布局设计195

5.6.3.1  图间布局设计195

5.6.3.2  图内布局设计196

5.6.4  插图幅面确定199

5.6.5  设计制作细节200

5.7  线形图的设计制作200

5.7.1  曲线设计制作基本方法200

5.7.2  线形图设计制作技巧201

 

第6章  表格204

6.1  表格的构成与表达204

6.1.1  基本术语204

6.1.2  表序和表题205

6.1.3  表头206

6.1.4  表身206

6.1.5  表注207

6.2  表格的类型207

6.2.1  按用线分类207

6.2.2  按语言分类209

6.2.3  按用途分类209

6.2.4  按串文分类210

6.2.5  按版  式分类210

6.3  表格使用一般规则211

6.4  表格设计制作要求212

6.4.1  内容要求213

6.4.2  版  式要求214

6.5  表格处理实例215

6.5.1  基本处理216

6.5.2  排式转换218

6.5.3  项目头设置220

6.5.4  复式表头使用222

6.5.5  栏目取名224

6.5.6  数值表达229

6.5.7  数据区分231

6.5.8  表中图232

6.5.9  优先用三线表233

6.5.1  0三线表项目栏配置234

 

第7章  式子237

7.1  式子的简单分类237

7.2  数学式238

7.2.1  数学式的特点238

7.2.2  数学式表达要求238

7.2.2.1  数学式对正文排式238

7.2.2.2  数学式符号注释239

7.2.2.3  数学式编号242

7.2.2.4  数学式前用语243

7.2.2.5  数学式自身排式244

7.2.2.6  数学式排式转换247

7.2.2.7  矩阵、行列式排式248

7.2.2.8  数学式转行250

7.2.2.9  数学式乘、除号表达256

7.2.2.1  0数学式标点257

7.2.2.1  1数学式字体257

7.2.2.1  2数学式完整性258

7.2.2.1  3数学式严谨性258

7.3  化学式260

7.3.1  分子式261

7.3.2  结构式261

7.3.2.1  结构式常用符号261

7.3.2.2  结构式表示方式262

7.3.2.3  元素和原子团排法263

7.3.2.4  位序排法266

7.3.2.5  改排或转行268

7.3.3  实验式270

7.3.4  化学方程式270

 

第8章  参考文献272

8.1  参考文献的概念272

8.2  参考文献类型和标识272

8.2.1  参考文献类型272

8.2.2  参考文献类型标识273

8.3  参考文献标注法274

8.3.1  顺序编码制274

8.3.2  著者-出版  年制275

8.4  参考文献表组织277

8.4.1  按顺序编码制组织277

8.4.2  按著者-出版  年制组织277

8.5  参考文献引用示例277

8.6  参考文献著录项目和格式279

8.6.1  专著279

8.6.2  专著中的析出文献281

8.6.3  连续出版  物283

8.6.4  连续出版  物中的析出文献283

8.6.5  专利文献284

8.6.6  电子资源285

8.7  参考文献引用规则285

8.7.1  引用基本原则285

8.7.2  著录信息源286

8.7.3  著录用文字286

8.7.4  著录用符号287

8.8  参考文献著录细则287

8.8.1  主要责任者或其他责任者287

8.8.2  题名289

8.8.3  版  本290

8.8.4  出版  项291

8.8.4.1  出版  地291

8.8.4.2  出版  者292

8.8.4.3  出版  日期292

8.8.4.4  公告日期、更新日期、引用日期293

8.8.5  页码293

8.8.6  获取和访问路径293

8.8.7  DOI294

8.8.8  析出文献294

8.9  新版  国标的不足295

 

第9章  标点符号297

9.1  标点符号分类及功能297

9.2  标点符号基本用法297

9.2.1  句号297

9.2.2  问号297

9.2.3  叹号299

9.2.4  逗号299

9.2.5  顿号300

9.2.6  分号301

9.2.7  冒号302

9.2.8  引号302

9.2.9  括号303

9.2.1  0破折号304

9.2.1  1省略号305

9.2.1  2着重号306

9.2.1  3连接号306

9.2.1  4间隔号307

9.2.1  5书名号307

9.2.1  6专名号308

9.2.1  7分隔号308

9.3  标点符号用法补充规则309

9.3.1  句号309

9.3.2  问号309

9.3.3  逗号309

9.3.4  顿号309

9.3.5  分号309

9.3.6  冒号310

9.3.7  引号310

9.3.8  括号310

9.3.9  省略号310

9.3.1  0着重号311

9.3.1  1连接号311

9.3.1  2间隔号311

9.3.1  3书名号311

9.3.1  4分隔号312

9.4  标点符号若干用法说明312

9.4.1  易混标点符号用法比较312

9.4.2  两个标点符号连用说明313

9.4.3  序次语后标点符号用法315

9.4.4  文章  标题标点符号用法316

9.5  标点符号新旧标准差异说明316

9.6  标点符号活用317

9.7  英文标点符号318

9.7.1  逗号319

9.7.2  分号325

9.7.3  冒号326

9.7.4  破折号329

9.7.5  连字符333

9.7.6  圆括号335

9.7.7  方括号337

9.7.8  引号339

9.7.9  斜线号340

9.7.1  0撇号341

9.7.1  1省略号342

9.7.1  2句号343

9.7.1  3问号344

9.7.1  4叹号345

9.8  中英文标点混用345

 

第10章  数字、字母和术语347

10.1  数字347

10.1.1  数字规范使用的依据347

10.1.2  数字形式的选用347

10.1.2.1  阿拉伯数字的选用347

10.1.2.2  汉字数字的选用348

10.1.2.3  阿拉伯数字与汉字数字均可选用349

10.1.3  数字形式的使用350

10.1.3.1  阿拉伯数字的使用350

10.1.3.2  汉字数字的使用354

10.1.3.3  阿拉伯数字与汉字数字同时使用354

10.1.4  罗马数字的使用354

10.2  字母355

10.2.1  字母类别355

10.2.2  大写字母使用场合356

10.2.3  小写字母使用场合358

10.2.4  正体字母使用场合358

10.2.5  斜体字母使用场合360

10.2.6  字体类别361

10.3  术语361

10.3.1  术语概论361

10.3.2  术语定名规则361

10.3.3  术语使用要求363

10.4  名词性词语364

10.4.1  日期和时间364

10.4.2  人名365

10.4.3  机构名367

10.4.4  缩略语368

10.4.5  型号编号372

10.5  中英文混用372

 

参考文献374

读者来信376

读者感言378

后记380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