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高考报告:2019:2019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高考报告:2019:2019

正版书籍 高温消毒 放心购买 15点前订单当天发货 书名于图片不符时以图片为准

9.45 1.0折 99 九品

仅1件

广东东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学为 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1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06-18

孔龙书社A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杨学为 主编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9-01
  • 版次 1
  • ISBN 9787520141284
  • 定价 99.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其他
  • 页数 436页
  • 字数 451千字
【内容简介】
高考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战略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1977年启动的高考改革,影响了千千万万个中国人,国家的命运亦为之改变。40多年来的高考改革实现了考试测量的标准化、考试管理的专业化和考试招生的多元化。2014年启动的新高考改革,着力于教-考-招等领域的全景式改革,探索出了一条分类考试、综合评价、阳光招生、多元录取的道路。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为新时代全面系统深化高考改革提供了方向指引。2018年9月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是中国教育发展目前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教育进入了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新高考改革要在认真总结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高考改革取得的积极进展和成效的基础上,对相关改革进行再认识、再设计、再深化、再推进。努力落实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要求,以立德树人为鲜明导向,重点突破考试内容改革,扎实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建立健全实现学生健康成长、国家科学选材、促进社会公平的高校考试招生评价体系。着力深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构建科学的招-考-教-学整链条联动的体制机制。考试内容改革是高考改革中永恒的主题,近年来,高考命题主要是按照教育部考试中心提出的“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来进行,从很近几年尤其是2018年的高考试题分析来看,主要在考查立德树人、主干知识、关键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创新思维等方面下功夫,为学生减轻负担。在教学领域,高考的核心功能之一是引导教学,新高考改革对高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模式、学科内容等要有相应变革,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和价值导向要跟上改革要求。从素养体系到评价体系,从课程建设到学科素养,从综合素质评价到多元录取,以及建立批判性创新思维,都深刻影响未来高中教学的生态。另外,新时代也对高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AI教学、大数据云分析、批判性思维教学和创新模式下的艺术教学,等等。 招生工作是此轮新高考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枢纽所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高考改革取得的积极进展和成效,标志性成果之一就是初步形成了以招促考、以考促教、以教促学的系统性改革的良好局面。在高考综合改革整体布局中,招生是龙头、是引擎。相比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次高考改革,2014年以来的新高考综合改革很大特色就是坚持顶层设计,以考试为抓手,以招生为引擎,以招促考,推动中国教育的深层改革与深度发展。多元录取、公开公正是此轮高考综合改革中招生工作的核心,目标是建立多渠道、多路径的立体化招生体系。高考与国运相连。高考改革既是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又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更是改革开放的助力者。如今,中国已经建成世界很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总体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置身世界各国教育发展之列,中国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堪称奇迹,与经济增长和国家综合实力提升相匹配。但是,因为教育有着很强的正外部性,教育无法以一般的市场机制来提供和达到均衡,需要政府这只“大手”来协调。未来将是以制度和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模式,在普遍性的制度竞争、成本竞争之外,创新水平将成为决定一个经济体综合实力的很重要因素。高考撬动教育改革,教育推动创新。
【作者简介】
杨学为 ,原国家教委考试中心主任,从事考试工作三十多年。1937年生于哈尔滨。1960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后留校任教。1978年调教育部,历任高校学生管理司招生处副处长、处长,管理司副司长,1987年至1999年任国家教委考试中心主任,1992年被评为研究员,1993年被国务院批准为享受特殊津贴的研究员。2000年退休,受聘为国家督学、教育部考试中心研究员。曾主持教育科学研究“七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高考标准化改革研究》,并获得一等奖,曾主编《中国考试史文献集成》、《中国考试通史》、《中国考试改革研究》等。
【目录】
Ⅰ总报告
  1 迈进高考新时代――2018-2019年中国高考改革实践分析与预测
Ⅱ 政策篇
  2 新高考综合改革的政策解读――2014-2019年高考政策分析与观察
Ⅲ 考试篇
  3 不忘初心、推进新高考改革面向未来、构筑现代化考试
  4 语文学科命题理论与实践张开
  5 数学学科命题理论与实践陈昂
  6 英语学科命题理论与实践
  7 物理学科命题理论与实践
  8 化学学科命题理论与实践单旭峰
  9 生物学科命题理论与实践杨帆
  10 政治学科命题理论与实践胡传勇
  11 历史学科命题理论与实践徐奉先
  12 地理学科命题理论与实践史辰羲
Ⅳ 教改篇
  13 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的机遇与挑战――2014-2019年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分析与观察
Ⅴ 升学篇
  14 多元录取与公开公正:构建合理科学的招生录取体系――2014-2019年招生政策实施分析与观察
Ⅵ 影响篇
  15 高考与国运民生――1977-2019年高考社会影响实证分析
Ⅶ 附录
  16 附录一  高考改革大事记(1977-2018)
  17 附录二  高考综合改革经典文献目录
Abstract
Contents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