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子政治哲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老子政治哲学

正版书籍 高温消毒 放心购买 15点前订单当天发货 书名于图片不符时以图片为准

28.33 4.2折 68 九品

仅1件

广东东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叶自成 著

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8

版次1

装帧软精装

上书时间2024-05-17

孔龙书社A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叶自成 著
  • 出版社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8
  • 版次 1
  • ISBN 9787564227821
  • 定价 68.00元
  • 装帧 软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作者以国际关系研究者的身份,综采各家之长,补阙各家之短,主要从政道、德道、治道、术道、器道五个方面来全面理解、分析、解读老子的政治哲学,用现代学术研究话语,论述了老子的本体哲学、政治哲学和人生哲学以及其现代借鉴意义。全书共七篇27章,体例完整,语言朴实,内容精彩,兼具学术严谨性和内容可读性。
【作者简介】

叶自成,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华夏主义”倡导者。

 


【目录】
自序:2500年之憾:老子政治哲学竟无全解!
一、魏晋之前关于老子政治哲学的主要评述
二、清未及民国主要对老子政治哲学的论述
三、新中国以来关于老子政治哲学的主要评述
四、魏源之叹:老子政治哲学无全解
绪篇 老子:其人、其书、其心、其体及全书概述
一、   老子其人: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
二、《老子》其书:三个版本
三、《老子》其心:政治哲学
四、《老子》其体:天道、政道、德道、治道、术道、器道六维一体
五、本书体系及概述
第一篇 从恒道、天道、到人道、吃道
第一章 恒道永恒,非恒常变
一、一道两面,永恒无常
二、恒道玄奥,强为之说
三、道体道用,道性道德
四、微观之道,道之十喻
五、老子之道与希腊智慧
第二章   天道:天地无主宰,万物任自然
一、天地无鬼神,神权政治可以休矣
二、天道自然之宇宙生成论
三、天道自然之宇宙演化论
四、天道自然之宇宙秩序论
第三章  吃亦有道,人道则天
一、“吃”的“恒名”、“非恒名”
二、“吃道”与“吃德”
三、“吃”的“为学”:知识与伪知识
四、“吃”的“正道”和“奇道”
五、“吃”里面的政治:有道与无道
六、老子之道:治大国若烹小鲜
第二篇:老子政治哲学总论 认识论 方法论 无为论
第四章  四观识道,老子的认识论
一、推天道及人道
二、自然理性:为什么要推天道及人道?
三、四观识道:感性、知性、理性、悟性
四、四个误解:老子反“圣”、反“智”、反“知”、反“学”?
五、老子认识论的三大局限
第五章 一阴一阳:老子的方法论
一、阴阳思维
二、阴阳:不仅仅是矛盾、转化关系
三、《老子》的阴阳之道
四、阴阳之道:政治的本质、规律
五、阴阳:从治人身到治国家
第六章:老子的无为论:老子政治哲学的总原则
一、什么是“无为”、“无不为”?
二、什么是“无为而治”?
三、 “消极无为”与“积极无为”
四、道法自然中人的能动性
第三篇:政道  核心价值观
第七章 道法自然:自然而然与自由
一、老子关于“自然”的论述
二、“自然而然”与西方“自由”的共同之处
三、“自然中的自由”与西方“自由”的重大区别
四、老子的“无为”与哈耶克的“自发”
五、老子的“自然而然”与康德的“道德律令”
第八章  民心为心,百姓四自
一、老子说“民”
二、以百姓之心为心:天下是百姓的天下
三、以百姓之心为心:百姓是善治的唯一评价标准
四、“以百姓之心为心”必然体现为民四自
五、“民自富”创造经济的繁荣
六、“民自化”创造文化的繁荣
七、“民自正”创造和谐公正的社会秩序
八、“民自朴”创造安泰和谐的风俗民情
九、“民四自”皮毛,汉唐盛世之精要
十 “民四自”=中国式民治:与西方 “选票民主”的比较
第九章 圣人(得道者)损补抑举,与民共治
一、什么是“圣”?
二、谁是“圣人”?--庄子的回答
三、圣人做什么:公平正义,损补抑举
四、圣治与民治是什么关系?
五、 老子的“损补抑举”与罗尔斯的“社会正义”
第十章 平等包容: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
一、老子的平等观
二、老子的包容观
三、老子思想影响下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第十一章 道法有则,以法治国
一、道生法,法治是道治的必然
二、平等是法治之魂,法治为平等体现
三、法治在于诚信,无诚信就无法治
四、循名究理、公私分明是法治的关键
五、司法独立是法治的基本条件
六、法律制定:因应民心,与时迁移,简约去繁
第十二章 天下之道:以无事取天下
一、“天下”五解
二、和平、反战、自卫原则
三、道治国家是开放国家
四、大小国家平等互利
第十三章  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
一、天地万物就是自然
二、人法自然的五层关系
三、与西方自然哲学、自然法、自然主义、自然观的比较
第四篇:   德道  为官之德
第十四章 政治玄德
一、“道”与“德”
二、天道玄德
三、四不玄德与四无玄德
四、“无心”与“善下”
五、政制之玄德
六、为官之德:反官僚主义
第十五章  倡“恒有欲”之德,遏“可欲”之恶
一、“恒有欲”是天道的德性表现
二、冲突与灾难的根源:“罪莫大于可欲”
三、得道者之“欲不欲”之德
四、治身十守
第十六章  三宝之德:慈、俭、不先
一、慈善之德
二、节俭之德
三、“不敢为天下先”与“敢为天下先”
第十七章 无私、担责、诚信
一、民有私而官无私
二、勇于担责之德
三、诚信之德
第五篇  治道: 国家治理的制度、能力、体系
第十八章   老子论“治”
一、“治”字的含义
二、道家三治:无为不治、无为而治、南面而治
三、五种治制:道治、仁治、义治、礼治、霸治
四、老子的“道治”
五、老子治道中的重大阴阳关系
第十九章 道治国家的政府体系
一、有限-全能政府?小-大政府?
二、圣人-道治政府:三大职能
三、国防外交安全情报机构
四、立法司法机构
五、社会救助机构
六、国家财政税收机构
第二十章 道治国家的治理能力体系
一、执政者七善之力
二、价值吸引力---柔实力
三、对“势”的把执力
四、因循应变的创新力
五、当机立断执行力
六、以史为鉴,执道御今的能力
七、知人善任的能力
第二十一章  道治国家的治理体系
一、老子治人事的六个层次
二、事天—环境治理
三、治身—国家治理的基础
四、治家---慈俭为宝
五、治乡--甘美安乐
六、治国---无为而治
七、治天下---无事取天下
第六篇 术道:一正一奇 一柔一刚 一小一大
第二十二章 治国之术
一、老子治术不是“君王南面之术”
二、一正一奇之谓术
三、老子正奇之术与军事、经济
四、正向建构与反向建构
第二十三章  柔弱胜刚强:柔实力
一、老子“柔弱”的五种含义
二、“柔弱胜刚强”并非力量弱小战胜力量强大
三、从“柔弱胜刚强”到“柔实力”
四、中国历史上十种不同的柔实力
五、柔刚并济是正道
第二十四章  以小观大,防微杜渐
一、以小观大
二、图难于易,为大于细
三、防微杜渐,防范未然
第七篇  器道:道治国家如何建?
第二十五章 治国之器道
一、老子说“器”
二、“法自然”与“器”
三、治国之国器
四、治国之道器如何建?老子的千古难题
第二十六章 道器之建:改良路线
一、庄子学派的消极路线
二、老子的改良的思想
三、道治思想对越国政权的改良
四、黄老学派对齐国政治的影响
五、道治思想对汉初政治的影响
六、道家思想对唐政治的改良
七、改良的局限
第二十七章  道器之建:“介然之梦”与“群众路线”
一、老子的“介然之梦”
二、学与教:道治国家基础
三、向上:上层路线
四、向下:群众路线
五、上下如何结合:天下乐推?
结束语   “小国寡民”:道治理想,老子之梦
一、吕思勉之叹:淹晦数千年的“小国寡民”
二、“国小民少”说,违反“道法自然”的主题
三、“国小民少”说,违反“无为而治”的主题
四、“国小民少”说,违反老子的史官身份
五、“小国寡民”:“小国之权,寡民之可欲”
六 “小国寡民”:“三有四其”的自然家园
七 “小国寡民”:开放与和平的家园
八、“小国寡民”不是柏拉图的乌托邦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