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斯年与中国文化
  • 傅斯年与中国文化
  • 傅斯年与中国文化
  • 傅斯年与中国文化
  • 傅斯年与中国文化
  • 傅斯年与中国文化
  • 傅斯年与中国文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傅斯年与中国文化

10 1.7折 58 九品

仅1件

安徽阜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布占祥 编;马亮宽 主编

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3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E409

上书时间2023-01-06

梓轩书屋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布占祥 编;马亮宽 主编
  • 出版社 天津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03
  • 版次 1
  • ISBN 9787806963067
  • 定价 5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56页
  • 字数 452千字
【内容简介】
20世纪初叶,是人们观念中的现代中国文化形成时期。铸就现代中国文化,需要构建两座桥梁:一座是沟通中国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的桥梁,一座是沟通西方文明与中华文明的桥梁。一代学人傅斯年,背负起历史使命,倾尽一生心血投到这两座文化桥梁构建中。当然,参与这两座文化桥梁构建的诸多文化先驱,他们之间不乏学说、学派之争,甚至非常激烈。不过,历史告诉我们,正是这种论争,使现代中国文化的结构更加耐得起时光浸渍。

  “傅斯年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于2004年24日至27日在先生故里山东聊城举行。这次讨论会,是早在1991年召开的全国第一届“傅斯年学术研讨”会上,由先生在北京的诸弟子发起。
【目录】
序言(一)

序言(二)

众家弟子心中的老师傅斯年先生

忆傅斯年先生二三事

永远活在学生心中的傅斯年校长

傅斯年先生对国家的贡献

浮光掠影忆校长

怀念校长

中国研院史语所与北大文科研究所——兼忆傅斯年、郑天挺先生

重读傅斯年先生《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

傅斯年学术思想与史语所初期研究工作

试析傅斯年史学思想的现代性及其局限

略论傅斯年的历史语言研究

“回到傅斯年”:九十年中国内地史学的走向

中国考古学的“傅斯年特征”

1949年后傅斯年与其史料派对台湾史学教研的影响

“不以空论为学问”——有感于傅斯年先生的“史学就是史料学”

对傅斯年学术识见的思考

试论傅斯年的儒学观

傅斯年与清代学术

傅斯年的先秦诸子学研究析论

傅斯年对五四运动的反思——从傅斯年致袁同礼的信谈起

傅斯年的政治理念

要正确理解傅斯年

傅斯年炮轰宋子文评析

傅斯年与五四文学革命

傅斯年的民主政治观

试述傅斯年的抗日民族爱国思想

傅斯年品格散论

试论傅斯年的人格魅力

“兼收并蓄”下的“新旧之争”——1917—1919年北大内部国故派与新文化派的对峙

傅斯年在中山大学

试析傅斯年的考试观

傅斯年与郭沫若

傅斯年与吴晗

求真乎?经世乎?——傅斯年与钱穆学术思想比较

傅斯年与鲁迅

傅斯年与夏鼐

Re-forging the Western popular memory of China’s Past:Fu simian, Hushi and H G Wells

论傅斯年、朱希祖、朱谦之的学术关系

傅斯年与齐鲁文化研究

科学史与道德史的论争:以傅斯年与南高学者柳诒微的讨论为例

总结发言(根据2004年8月27日上午闭幕会上录音整理)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