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艺术家年度创作档案(绘画卷·2011):李洋
¥
10
1.3折
¥
76
九品
仅1件
作者李洋 绘
出版社荣宝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7
上书时间2024-09-1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洋 绘
-
出版社
荣宝斋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12
-
版次
1
-
ISBN
9787500312574
-
定价
7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8开
-
纸张
铜版纸
-
页数
63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内容简介】
-
艺术的词语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运用。比如“反映”这个词,如果指艺术的源泉离不开生活,艺术的创造终归以生活为原型,自然是不错的,但是至少要明确:“反映”决非镜子式的,因为“镜子式”的反映排除了艺术创造者的主体作用;还有,“反映”并非一个模式,无论从生活的多样与艺术的多样来说都是如此。
看过叶毓中同志“唐风系列”国画重彩,大家都觉得不同凡响。有人看重他那些大幅宏伟的作品,我个人更喜欢琢磨他的小品;需要说明,这并非我认为工笔重彩只能画小品。叙事与抒情,本来是互有区别又不能截然分开的。叶毓中的大幅宏伟构思的作品在叙事中有浓厚的抒情性,而我觉得小品画里的抒情性就格外纯净透明。他始终在追求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固然,工笔比之写意,重彩比之水墨或淡彩,应当说是不同的艺术语言,但具体到创作实践中仍然只是一种“共性”的区别,叶毓中看重的是从中找寻自己的个性,经过长期刻苦的临摹、写生、创造,形成自己特定的语汇系统。
它的一个重要特点,我以为是抒情。可是“工笔”“重彩”都是视觉感受,任何一个作者,在借工笔重彩抒情的时候,是不能排除视觉感受的特征的。而工笔重彩的视觉感受又常以装饰性为特点,我们从叶毓中作品里看到的,作者不是排除它,而是成功地运用、驾驭、发展,使得通常情况下不那么容易沟通、融合的装饰性与抒情性的矛盾,在作者的笔下处理得自然而贴切。
- 【作者简介】
-
李洋,1958年生于北京。1981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85年毕业并留校任教。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画院特聘画家。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