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文化传播理论研究(精)/新时代北外文库
  • 跨文化传播理论研究(精)/新时代北外文库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跨文化传播理论研究(精)/新时代北外文库

80 8.1折 99 九品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姜飞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9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10

上书时间2024-05-22

家伟书店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姜飞 著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1-09
  • 版次 1
  • ISBN 9787010236681
  • 定价 99.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8页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作者自2003-2019年发表的23篇学术文章,包含三大部分。
    “近代以来跨文化传播概述”篇,想要和读者特别交流的是,当今从事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传播研究,巨大的历史时代背景就是殖民主义和文化新殖民主义,对这个历史遗产的反思和批判,不是做得多,而是远远不够,否则无法开启平等对话和文明互鉴,遑论国际传播效果。
    “当代中国跨文化传播要略”篇,在系统了解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检视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历史。同时,也在理论“行行重行行”的过程中,渐行渐知远――愈发知道还有一个更远的远方,尝试勾勒了一个跨文化传播研究领域图谱。
    “中国跨文化传播理论探讨”篇,在批判的基础上予以吸收,在自主性的基础上更新创造。作者将跨文化传播研究对象界定为“文化他者”(cultural Other);将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变迁运用文化物理学的方法从信息(information)下沉到讯息(message)、数据(data);将大众传播学的“5个W”模式,在新媒体语境下更新为“5个A”;对历史上德国经济崛起后进行文化建构的路径进行反思以后,从中国当下全球文化处境出发,重新界定文化和文明关系,深度批判和摒弃文明一野蛮二元对立话语,并将亨廷顿的文明冲突实质予以解构;其他传播的灰色地带三重属性的界定;跨文化传播两类四种分野的廓清;中国政治文化因为社交媒体尤其是微博的出现导致了“权”与“势”的分野,作为研究中国政治传播的一个特别视角。
【作者简介】
姜飞博士,教授。现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教育部2017重大攻关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闻传播业历史与现状”首席专家。中国新闻史学会全球传播与公共外交学会副会长,外国新闻史学会秘书长。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咨询专家;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传播》副主编;《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年刊》主编,澳大利亚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美国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search期刊评审专家;瑞士卢加诺大学“中国媒体研究中心”讲座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安娜伯格传播学院福特基金高级访问学者(2007-2008);法国波尔多大学政治学院讲座教授(2017);加拿大皇家大学讲座教授(2018);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传播学研究室主任,世界传媒研究中心主任,所学术委员会委员,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中国社科院创新工程首席专家,“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与实践基地”主任。其主要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传播研究,新媒体观察,传播学理论,传播思想史。
【目录】
自序
第一编  近代以来跨文化传播概述
  一、十八世纪以来文化与文明的话语博弈
  二、跨文化传播的后殖民语境
  三、后殖民时代的话语陷阱
  四、后殖民视野中的“第四世界”
  五、马克思主义与后殖民主义批评
  六、东方学的变迁及其学说
第二编  当代中国跨文化传播要略
  一、中国对外传播的三次浪潮(1978-2019)
  二、发展中的中国传播学
  三、理解和践行“软实力”的中国视角
  四、试析跨文化传播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五、政治的传播与传播的政治辨析
  六、“传播灰色地带(Grey Zone)”与传播研究人文思考路径的探寻
  七、新媒体对中国“权势”文化的颠覆与重构
  八、从媒体(media)转向媒介(medium):建构传播研究内生话语系统
  九、如何走出中国国际传播的“十字路口”
第三编  中国跨文化传播理论探讨
  一、新时代中国跨文化传播思想及其世界意义
  二、如何以媒体融合促进对外传播能力建设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际传播的新思路
  四、网络社会多元安全感重组的传播视角
  五、新时代推动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理性思考
  六、从学术前沿回到学理基础――跨文化传播研究对象初探
  七、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30年探讨(1978-2008)
  八、对跨文化传播理论及理论研究分野的廓清尝试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