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朽遗产:为列宁主义辩护
  • 不朽遗产:为列宁主义辩护
  • 不朽遗产:为列宁主义辩护
  • 不朽遗产:为列宁主义辩护
  • 不朽遗产:为列宁主义辩护
  • 不朽遗产:为列宁主义辩护
  • 不朽遗产:为列宁主义辩护
  • 不朽遗产:为列宁主义辩护
  • 不朽遗产:为列宁主义辩护
  • 不朽遗产:为列宁主义辩护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不朽遗产:为列宁主义辩护

注:前面有章印字迹。

24 3.5折 68 八五品

仅1件

重庆九龙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济琛 著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5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V9

上书时间2024-06-26

枫丹书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实物拍照:请仔细看好图,品相自定。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济琛 著
  •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5
  • 版次 1
  • ISBN 9787511725608
  • 定价 6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96页
  • 字数 400千字
【内容简介】
  社会主义从概念提出,即从莫尔的《乌托邦》、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开始,到马克思、恩格斯的从空想变成科学,再到列宁的“十月革命”,直至今天的社会主义中国改革开放,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了。但是,成为现实运动的历史也就90多年,这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真可谓弹指一挥间。也就在这一挥间中应该思考、研究的问题多多——笔者花巨大的精力和宝贵的时间完成这部为列宁和列宁主义辩护、为列宁和列宁主义正名的著作,其目的之一是期望从社会主义成为现实的源头索本求源以拨乱反正、正本清源。
【作者简介】
  李济琛,博士。1965年四川江津县油溪初中毕业,中考名列全县榜首,却因“家庭政历不清”而失学且失业,饱经社会磋磨。1971年努力争取到“知识青年”身份而上山下乡,期间十次填写《入团志愿书》但未成团员。1978年参加高考,获得优异成绩,但遭遇“为反革命父母翻案”“嫌疑”而地方政府不报送本人档案之困,险些与大学失之交臂,幸而因相关政策而补录到江津地区五七大学。入学当月(1978年10月)父母亲被平反。大学时入党并留校任教。曾任重庆师专政史系党总支副书记、系主任,1993年调入四川大学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现任四川大学非公有制经济研究所所长、中组部民企党建专委会研究员。有700万言著述公开出版或发表。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一项,四川省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二项以及四川省政府的各类奖项十余个。先后为省内外党政企事业单位各级干部作各种专题讲座数百场。
【目录】
第一章 "十月革命"开启了人类历史新纪元
--"世界历史"构成再认识
第一节 "十月革命"开启人类历史新纪元
第二节 "十月革命""世界历史"的认识论意义
第三节 "不朽遗产"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继承与发展
第二章 跨越"卡夫丁峡谷"
-----不发达国家率先建立社会主义
第一节 列宁实现对"卡夫丁峡谷"的尝试性跨越
第二节  东欧各国对"卡夫丁峡谷"的跨越
第三节  朝鲜、蒙古、越南、老挝、古巴 对卡夫丁峡谷的跨越
第三章 列宁主义是20世纪人类最宝贵的财富
--不朽的遗产
第一节 列宁主义强大生命力与历史性贡献
第二节 列宁主义博大精深的理论内涵和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第三节 "列宁时代理论优势"认识
第四章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
第一节 战时共产主义简述
第二节 新经济政策
第三节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与启示
第五章 列宁的农业合作化思想、实践与评价
--"文明合作社制度就是社会主义制度"
第一节 列宁关于苏联农业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
第二节 农业合作化制度选择与实施
第三节 列宁《论合作制》一文的基本内容及其认识
第四节 对农业合作制的认识与评价
第六章 列宁的政治遗嘱
--"把斯大林从总书记的位置上拿下来"
第一节 列宁的 "政治遗嘱"
第二节 列宁与苏联政治体制关系简述
第三节 列宁与"伟人政治"
第七章 "列宁遗憾"(上)
--斯大林将列宁的"政治遗嘱"变为一张废纸
第一节 斯大林对列宁的背离
第二节 列宁几乎断绝与斯大林的关系
第三节 斯大林使列宁的"遗嘱"成为一张废纸
第八章 "列宁遗憾"(中)
--斯大林登上权力顶峰
第一节 斯大林的集权过程
第二节 斯大林实施干部委任制和等级授职制
第三节 斯大林实施监委会隶属制,领导职务终身制等
第九章 "列宁遗憾"(下)
--斯大林打倒列宁的所有亲密战友
第一节 斯大林打击托洛茨基
第二节 斯大林打击"新反对派"
第三节 斯大林扫除托季联盟
第四节 中止新经济政策以打倒布哈林
第五节 对1924-1929年苏共党内斗争及中止新经济政策的几点反思
第十章 斯大林的"列宁主义定义"再认识
--斯大林对列宁主义的无限拔高与恶意歪曲
第一节 关于"列宁主义定义"的论争
第二节 "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策略"
第三节 "特别是无产阶级革命专政的理论与策略"
第四节 关于列宁主义的基本问题
第五节 为列宁主义正名
第十一章 关于斯大林主义再认识
--斯大林主义不是列宁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第一节 斯大林主义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关于"一国建成社会主义"和"阶级斗争日趋尖锐论"的认识
第三节 斯大林的"贡税论"和"优先发展重工业论"
第四节 "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总危机论"和"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论"
第五节 斯大林民族理论的成为苏联解体的"攻城槌"
第十二章 斯大林工业化与计划经济体制的打造
--斯大林社会主义工业化体制解析
第一节 工业化与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巩固
第二节 信贷与税制改革
第三节 对斯大林工业化运动的反思
第十三章 斯大林农业全盘集体化
--农业全盘集体化不是农业合作化
第一节 斯大林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原因认识
第二节 斯大林与布哈林的"粮食收购危机"论争
第三节 斯大林农业全盘集体化进程
第四节 从"限制富农"到"消灭富农"
第十四章 社会形态"百慕大三角"的形成
--斯大林社会主义体制的成型
第一节 斯大林社会主义体制的形成过程
第二节 斯大林社会主义体制的主要特征及其弊端
第三节 对"百慕大三角"的理性思考(上)
第四节 对"百慕大三角"的理性思考(下)
第十五章 苏联、东欧葬身"百慕大"
--"人民的选择"和"世界历史"的回归
第一节 东欧剧变
第二节 苏联解体
第三节 对苏共瓦解、苏联解体的认识与见解
第十六章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初步破解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属性的时间关系认识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属性的空间关系认识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的世界性意义认识
第十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识
--社会主义中国成功冲出"百慕大"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识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精髓认识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实物拍照:请仔细看好图,品相自定。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