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动脉炎王天2017观点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大动脉炎王天2017观点

10 1.5折 68 九品

仅1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天 著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6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41

上书时间2024-05-21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天 著
  • 出版社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6
  • 版次 1
  • ISBN 9787518924929
  • 定价 6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纯质纸
【内容简介】
  大动脉炎是一种临床并不少见但又容易误诊和漏诊,且不容易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的疾病。此疾病亚洲患者远多于欧美国家,又被称之为“东方病”,但我国大部分临床医师对该疾病不认识。由于该疾病的研究比较困难,在我国研究的也不多,故此病的诊治在我国一直是一个值得临床关注的问题。近些年,中国和世界的风湿病学研究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可喜的是国内有一些风湿科医师开始把关注的目光转向大动脉炎,对该疾病进行研究和探讨,王天医师就是其中的一位。
  王天医师从事风湿病工作是从我们协和医院起步的。那是1997年,他刚刚晋升主治医师,由于科室发展需要,他被所在医院派到我科进修。进修期间,他勤奋努力,认真学习,水平提高得很快。1998年回到原医院,开始将风湿病临床工作从其他学科独立出来。他本人也努力继续深造,先后攻读了硕士和博士。
  博士毕业后,王天医师来到北京安贞医院,创建了风湿免疫科。在工作中,由于大动脉炎的患者较多,王天医师开始将该病作为临床和科研的重点。几年来,王天医师逐步积累了一些对大动脉炎诊疗工作的心得体会,也发表了一些针对该病的中英文研究论著,部分研究成果在EULAR和ACR的国际会议上进行了学术交流。
  现在,通过“中国临床医学百家”丛书,王天医师把他对大动脉炎的感受写成一部简明扼要的专著,有助于国内学者对该病认识的提高,也有助于使更多的临床医师投身于这种东方人易患疾病的研究。本书的出版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我国这方面医学研究的空白,值得从事风湿病学和血管医学的同行一读!
【作者简介】
  王天,男,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风湿病学系系务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从事内科及风湿病临床工作20余年,有扎实的免疫学基础和丰富的风湿病临床诊治经验。主要研究方向为风湿病的心脏和大血管损害,主要研究疾病是多发性大动脉炎。担任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风湿病学专业委员会血管炎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免疫吸附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北京分会风湿病学分会委员,北京医师协会风湿免疫医师分会理事;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管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担任《风湿病与关节炎》杂志编委,《心肺血管病杂志》《中国医药》等杂志审稿专家。在国外专业期刊及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研究论著多篇,参编参译专著多部。
【目录】
 大动脉炎:稀罕的东方美女病 / 001
1. 多发性大动脉炎是主动脉及其分支的炎症性疾病 / 002
2. 大动脉炎是一个少见病 / 003
3. 大动脉炎是一种东方病 / 003
4. 大动脉炎是以青年患者为主的疾病 / 004
5. 大动脉炎是以女性患者为主的疾病 / 005
“窄”引起了大动脉炎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 007
6. 大动脉炎的临床表现体现在动脉血管和受累脏器两部分 / 008
7.“痛”和“窄”是动脉血管本身的临床表现 / 008
8.“窄”导致受累脏器引发的临床表现 / 010
炎症是大动脉炎最重要的实验室发现 / 014
9. 红细胞沉降率和 C 反应蛋白是大动脉炎最重要的两个实验室炎症指标 / 014
10. 其他炎症指标对大动脉炎可能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 015

11. 大动脉炎缺乏特异性的自身抗体 / 017
狭窄是大动脉炎影像学的“主旋律” / 021
12. 大动脉炎的影像学检查首选血管超声 / 021
13. CT 血管造影也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是心外科医生的“最爱”,
却是风湿科医生的“鸡肋” / 026
14. 核磁共振血管造影是较为理想的血管影像检查 / 028
15.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其他检查血管显影不理想时可以选择 / 030
16.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是一种“高大上”的检查 / 030
以古尺量今人:大动脉炎的诊断评析 / 032
17. 石川标准 / 032
18. 美国风湿病学会标准 / 033
19. 印度标准 / 036
20. 日本标准 / 037
21. 儿童大动脉炎欧洲抗风湿联盟标准 / 038
大动脉炎的诊断思路及鉴别诊断 / 040
22. 确定病变是多部位的大血管病变 / 040
23. 确定病变为自身免疫性炎症 / 041
24. 确定诊断为大动脉炎 / 042

医生的两个助手:大动脉炎的分型和活动性评估 / 047
25. 当前广泛使用的大动脉炎临床分型方法有两种:四分型法和
五分型法 / 047
26. 大动脉炎活动性评估有两个方法:一是 NIH 评分,二是 ITAS2010评分 / 048
坏透了的动脉炎:大动脉炎的病理学 / 052
27. 大动脉炎是多部位发生的全层动脉炎 / 052
28. 大动脉炎是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 / 053
29. 细胞免疫异常在大动脉炎的病理改变中起重要作用 / 053
30. 大动脉炎的病理改变可分成急性期和慢性期 / 055
瞎子摸象:大动脉炎的发病机制 / 056
31. 大动脉炎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 056
32. 细胞免疫紊乱是大动脉炎主要的发病机制 / 058
33. 免疫性炎症导致血管破坏 / 063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大动脉炎的治疗 / 069
34. 诱导大动脉炎缓解的首选药物当属糖皮质激素 / 070
35. 传统慢作用抗风湿药物是大动脉炎诱导缓解阶段的辅助,也是维持
缓解的基础 / 071
36. 大动脉炎的治疗生物制剂是新秀 / 074
37. 小剂量阿司匹林可抑制血栓形成 / 077

38. 难治和复发的大动脉炎病情可选择生物制剂 / 077
雾里看花:大动脉炎的预后 / 081
39. 并发症是影响大动脉炎患者预后的最重要因素 / 081
40. 疾病的活动性是影响患者预后的次要因素 / 084
41. 药物治疗和手术可以改善大动脉炎患者预后 / 085
42. 当前医学的进展可能并未使大动脉炎患者获益 / 085
出版者后记 / 091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