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社会心理学系列教材:社会认知(了解自己和他人)
  • 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社会心理学系列教材:社会认知(了解自己和他人)
  • 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社会心理学系列教材:社会认知(了解自己和他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社会心理学系列教材:社会认知(了解自己和他人)

6 1.3折 46 八五品

仅1件

天津宝坻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黎岳庭、刘力 编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5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40

上书时间2023-11-18

夜上海书局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黎岳庭、刘力 编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5
  • 版次 1
  • ISBN 9787303107780
  • 定价 4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16页
  • 字数 372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社会认知:了解自己和他人》从社会文化发展的观点考察思维,对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神经机制、各种理论和中国特色的研究进行全面介绍。尤其以类属性思维的正确性与社会公平性为例,对社会认知过程中主客观交互作用的复杂性进行了深入分析,说理性强,给人以极大启示。《社会认知:了解自己和他人》是一本值得我们重视的心理学读物。
【目录】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开篇:姚明与林浩
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社会认知及其历史发展
第三节社会认知举例
一、唐朝诗人贺知章《回乡偶书》
二、战争、和平、正义与社会群体的认同
三、求对欲和是非曲直
第四节本书目的、结构和概述
结束语
专业术语
问题与思考

第二章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和特点
第一节建构理论
一、现象
二、关键共性
三、抽象性
第二节扶植理论
一、多方位思考
二、理论规范化
三、让理论成长
第三节理论的检验——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
一、科学观察的形式:对现象的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
二、描述性研究
三、解释性研究
四、对现象的预测和控制
第四节社会认知的研究重点和方法
一、认知革命对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影响
二、当代社会认知研究的特点
三、观察认知过程
四、区分不同的心理过程
五、测量意识无法控制的自动过程的方法
六、辨认高效率的过程
七、求证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实验方法
八、实验操控的效度
结束语
专业术语
问题与思考

第三章社会认知的生理和神经机制
第一节社会认知神经科学与“社会脑”
一、扣带前回对情绪认知起关键作用
二、杏仁核在情绪体验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第二节情绪的评定与情绪调控的神经基础
一、情绪评定的理论
二、情绪与情绪调控的神经基础
三、情绪障碍
第三节自我意识与道德
一、自我意识
二、道德的脑机制
第四节认知冲突
一、非社会冲突加工
二、社会冲突加工
第五节欺骗的动机及其结果反馈
第六节赌博的电生理证据
一、P300
二、OFC
三、杏仁核
四、腹侧纹状体
五、前额叶皮层和ACC
第七节经济决策的脑成像研究
结束语
专业术语
问题与思考

第四章中国古代文化及其社会认知思想
第一节中国上古时代的图腾认知以及华夏民族的认同感
第二节中国古代儒道佛的社会认知思想举例
一、儒家的“知”、修身、中庸与和谐相处思想
二、道家老子的“道德”和谐,修为,与“上善若水”的社会认知思想
三、佛教的“苦乐”智慧,“无我”认知和禅宗
第三节中国古代的“知人学说
一、“知人学说”的概述
二、中国古代“知人学说”的主要内容和表现
三、中国古代“知人学说”的主要策略和方法
结束语
专业术语
问题与思考

第五章社会认知在中国的研究
第一节社会认知在中国的前科学形态探讨:经验描述
一、谚语
二、思辨
三、教材评述
第二节社会认知在中国的科学研究(接轨取向)
一、内隐社会认知
二、社会知觉
三、自我价值定向理论
四、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
第三节社会认知在中国的科学研究(脱轨取向)
一、关于民间概念的研究
二、社会认知本土化研究
三、台湾和香港社会认知研究
结束语
专业术语
问题与思考

第六章社会知识结构和信息加工过程
第一节社会知识结构:类型、概念和基模
一、概念和理论模型
二、基模,知识结构的建立、激活和应用——类型概念和记忆系统的关系
第二节社会实践中的信息加工过程:认知的目标性和功能性
一、社会认知心理学对动机和行为目标性的认识
二、目标的确立、选择和调节——社会认知的受控过程和自动过程
三、目标性行为对认知过程的要求
结束语
专业术语
问题与思考

第七章人以群分:类属性思维的正确性与社会公平性
第一节什么是类属性思维
第二节类属性思维的不正确和正确性:对弱势群体和其他人的认知
一、类属性思维经受不正确性的指责和早期的公平性研究
二、类属性思维的正确性的近期研究和发展
第三节类属性思维的正确性:社会群体研究的证据
一、正确性意味着几个不同的群体对某一个群体进行群体外类属性思维的吻合
二、正确性意味着群体外与群体内类属思维的吻合
……
第八章归因理论与文化心理学的贡献
第九章社会表征
第十章认知与沟通:社会行为的知性与群性
第十一章群体动力:个人和群体
第十二章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
第十三章社会认知与经济行为
第十四章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