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检验工(高级技师)
  • 化学检验工(高级技师)
  • 化学检验工(高级技师)
  • 化学检验工(高级技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化学检验工(高级技师)

38 八品

仅1件

陕西西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永清、丁敬敏 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003-9-6

上书时间2024-05-21

二手批发书城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永清、丁敬敏 著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08
  • 版次 1
  • ISBN 9787122007810
  • 定价 24.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17页
  • 丛书 化学检验工系列
【内容简介】
化学检验工(分析工)高级技师培训和考核的重点在技能的创新和科学的管理方面。《化学检验工(高级技师)》主要内容包括有机化合物的定性、定量分析;分析测试方法的建立、分析检验中干扰因素的消除和新仪器设备的验收,以及如何开展培训和指导工作;在管理方面介绍了新实验室的设置和建立,如何保证检验工作的质量,开展检验工作的比对试验,产品标准制定的程序等知识。《化学检验工(高级技师)》既可以作为化学检验工(分析工)高级技师的培训教材,又可作为检验分析工作者的参考用书。
【目录】
1检验与测定1

11有机化合物定性分析1

111有机元素定性分析1

1111钠熔法1

1112氧瓶燃烧法6

112官能团检验8

1121烯烃的检验8

1122炔烃的检验10

1123芳烃的检验11

1124卤代烃的检验13

1125醇类化合物的检验16

1126酚的检验21

1127醚的检验23

1128羰基类化合物的检验24

1129羧酸的检验30

11210羧酸衍生物的检验31

11211胺基类化合物的检验34

113经典有机未知物定性分析与现代有机未知物定性分析对比38

1131经典有机未知物定性分析的一般步骤38

1132现代有机未知物定性分析剖析方法简介40

12有机定量分析41

121概述41

1211有机定量分析的特点41

1212有机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42

1213改进和建立有机官能团定量分析方法的途径51

122烯基化合物的测定54

1221概述54

1222氯化碘乙酸溶液加成法54

123羟基的测定58

1231概述58

1232乙酸酐乙酰化法58

1233邻醇羟基的测定66

124醛和酮的测定71

1241概述71

1242盐酸羟胺三乙醇胺肟化法71

1243二硝基苯肼法74

1244亚硫酸钠加成法76

13解决检验技术难题77

131检验中干扰物质的排除77

1311干扰的定义、种类77

1312消除干扰的方法78

132检验中准确度的保证89

1321抽样代表性的保证89

1322检测方法的保证90

1323化学试剂的保证90

1324器皿的保证93

1325分析仪器设备的保证96

1326实验室环境的保证101

1327分析人员操作技能的保证102

14新仪器设备的验收103

141验收仪器设备的一般程序103

1411了解、熟悉仪器所需要的环境条件103

1412仪器设备开箱、安装104

1413仪器设备的调试104

1414仪器设备的验收104

1415仪器设备档案的建立104

142验收报告的编写104

143验收仪器设备实例104

复习思考题107

2技术管理与创新108

21文献检索108

211分析化学中文文献种类109

2111期刊109

2112图书110

2113科技报告110

2114学位论文110

2115会议资料111

2116专利文献111

2117技术标准111

2118技术档案111

2119产品样本112

212中文文献检索的方法112

2121中文文献检索的工具113

2122人工检索的一般方法116

2123计算机检索的方法117

213文献信息调研124

2131概述124

2132文献信息调研的基本方法和步骤126

2133文献信息分析成果的表达127

22引进或建立检验方法129

221引进或建立检验新技术的一般程序129

2211调研工作与选择技术路线129

2212设计、编写试验方案130

2213进行条件试验或进行验证131

222总结报告或论文的编写136

2221论文的一般格式137

2222论文的写作要求137

2223总结报告与论文的差别139

23数理统计的应用139

231一元一次线性回归方法139

2311一元一次线性回归方程140

2312一元一次标准工作曲线的线性相关性检验142

2313例题143

232工作曲线的精密度与置信区间146

2321工作曲线的精密度与置信区间146

2322工作曲线中可疑值的检验146

复习思考题147

3培训与指导149

31培训高级工、技师的教育大纲的编写150

311编写培训大纲的目的和意义150

312编写培训大纲遵循的原则150

313编写培训大纲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格式151

3131培训大纲的说明部分151

3132培训大纲的正文部分151

3133培训大纲的格式152

3134实例——三级(高级)化学检验工培训教学大纲153

32培训计划的编写157

321培训计划的目的和意义157

322培训计划编写的基本格式157

323化学检验工——二级(技师)的培训计划实例158

3231培训目标158

3232培训对象158

3233培训内容158

复习思考题159

4实验室规划设计160

41质量检验实验室的规划160

411质量检验实验室的功能基本要求160

412质量检验实验室对环境的要求160

42不同分析实验室的主体设计161

421化学分析室的设计161

4211化学分析室的形式161

4212化学分析室的室内布置161

4213化学实验台的设计164

4214化学分析室的其他条件171

4215化学实验室的室内装饰171

422仪器分析实验室的设计172

4221仪器分析实验室的要求172

4222仪器分析实验室的组成173

4223仪器分析实验室的平面布置174

4224仪器分析室的室内装修177

423辅助实验室的设计178

4231高温室178

4232溶液配制室178

4233气瓶贮藏室179

4234制样室179

424实验室配套设施的设计179

4241水、电、气、照明的设计179

4242实验室“三废”处理的设计182

43中间控制分析方案的编制184

431中间控制分析的特点184

4311分析定位184

4312分析方法184

4313控制指标184

4314分析频次和准确度185

4315时效性185

432分析方案编制要点185

4321查阅资料185

4322试验验证185

4323最佳实验条件的确定186

433中间控制分析点的设置186

4331乙酸酐生产的中间控制分析方案186

4332合成氨生产工艺流程188

434中间控制分析方案示例188

4341中间控制分析方案编制要求188

4342裂化稀乙酸的分析──总酸含量的测定190

4343化学耗氧量(COD)测定190

435过程分析简介191

4351自动取样和样品处理191

4352过程分析仪器192

4353过程分析信息处理192

复习思考题192

5技术交流193

51组织质量分析会议193

511召开质量分析会议的目的和意义193

512会议的一般程序193

513会议通知的书写要求194

5131通知的标题194

5132正文194

5133署名和日期194

514开好会议的注意事项195

5141会议的准备工作195

5142会议的组织工作195

5143会议讨论(议论)时的引导195

5144做好记录195

5145抓好会议精神的落实和贯彻195

52参与比对试验196

521比对试验的目的和意义196

522比对试验的种类和方式196

5221测量比对197

5222实验室间检测比对197

5223分割样品检测比对197

5224已知值检验的比对197

5225部分过程检测的比对197

5226定性比对试验197

523比对试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198

5231定值的确定198

5232能力统计量的计算198

53编写质量分析报告201

531编写质量分析报告的目的和意义201

532质量分析报告的一般内容202

5321概况202

5322分析202

5323结论202

5324建议202

533写好质量分析报告的注意事项202

复习思考题203

6标准的制订204

61标准制订的原则204

611贯彻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204

612合理利用国家资源,推广科学技术成果204

613充分考虑使用要求,维护消费者利益204

614保障安全和人体健康,保护环境205

615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先进国家的标准,促进对外贸易205

62标准制订的程序205

621组织标准制订工作组,编制工作方案206

622标准草案的编制206

63标准的主要构成与内容206

631前言207

632范围207

633规范性引用文件207

634技术要求207

635试验方法207

636检验规则208

637包装、标识、贮运208

6371包装208

6372标识208

6373贮运208

638安全提示208

64标准的审查209

复习思考题209

附录1化学检验工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部分)210

附录2化学检验工一级(高级技师)技能操作考核内容结构表214

附录3化学检验工技能操作鉴定要素细目表(部分)215

附录4化学检验工一级(高级技师)技能操作考核试题名称(部分)216

参考文献217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