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象范畴的流变
  • 意象范畴的流变
  • 意象范畴的流变
  • 意象范畴的流变
  • 意象范畴的流变
  • 意象范畴的流变
  • 意象范畴的流变
  • 意象范畴的流变
  • 意象范畴的流变
  • 意象范畴的流变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意象范畴的流变

11 6.7折 16.5 八品

仅1件

浙江温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胡雪冈 著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7

瓯香书店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胡雪冈 著
  •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2-01
  • 版次 1
  • ISBN 9787806473276
  • 定价 16.5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96页
  • 字数 21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中国美学范畴丛书
【内容简介】
《意象范畴的流变》以“意象”范畴为核心,以本体论为出发点,较为全面地考察了“意象”范畴形成的历史过程,观照其源流正变和文化积淀,从而对审美意象的建构及其主要特征作出系统的阐释,对与其相邻或相近的审美范畴,如“物象”、“兴象”、“形象”及“意境”等,也进行了界定和辨析,以期能在横向逻辑联系的层面上,探索相互融贯又各具形态的审美意识和感知方式,以辨其演变及深层的美学涵义。在对各种不同体式的审美意象特征方面,力图探寻其范畴的内在意蕴,追踪其发展轨迹,阐发了一些前人所未发的意见。故本书对所涉及的各美学范畴,力求推原其本,以探究其原有的美学内涵和审美动因,可为文艺理论和文艺创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作者简介】
胡雪冈,(原名胡焕光)1925年生,浙江省温州市人、原温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有《孔尚任和桃花扇》、《高则诚集》(合作)、《温州南戏考述》、《回评本注释》,并在《古代文学 理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戏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
【目录】
总序(蔡锺翔陈良运)
上编“意象”的滥觞和成熟
第一章“意象”说的滥觞
第一节从“铸鼎象物”说起
第二节老子的“象”说
第三节庄子论“言”、“意”及“象罔”
第四节《周易》“立象以尽意”
第二章“意象”说的孕育
第一节“赋”、“比”、“兴”与《诗经》的审美意象
第二节《淮南子》的“意”与“象”
第三节《论衡》的“意象”说
第三章“意象”说的形成
第一节王弼的“意象”观
第二节刘勰论“意象”
第四章“意象”说的发展
第一节唐人的“意象”说
第二节宋人的“意象”说
第五章“意象”说的成熟
第一节“意象”范畴的广泛使用
第二节“意象”说的演进和拓展
第六章“意象”说的总结
第一节王夫之的“意象”体系
第二节叶燮的“默会意象之表”(附沈德潜)
第三节章学诚的“人心营构”说(附纪昀等)
第四节方东树的“意象分大小高下”(附潘德舆)

中编“意象"的建构和形态
第一章诗歌意象
第一节诗歌意象的生成
第二节诗歌意象的组合
第二章词意象
第一节词意象与诗歌意象的区别
第二节词的审美意象的表现形态
第三章戏曲意象
第一节戏曲的人物意象
第二节戏曲的场景意象
第四章文章意象
第一节文章意象的创造
第二节文章意象的审美形态
第五章书法意象
第一节书法意象的建构特点
第二节书法意象的审美特征
……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