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裕民、齐民、新民: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研究
  • 裕民、齐民、新民: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研究
  • 裕民、齐民、新民: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研究
  • 裕民、齐民、新民: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研究
  • 裕民、齐民、新民: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研究
  • 裕民、齐民、新民: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研究
  • 裕民、齐民、新民: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研究
  • 裕民、齐民、新民: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研究
  • 裕民、齐民、新民: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研究
  • 裕民、齐民、新民: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裕民、齐民、新民: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研究

28 7.4折 38 九品

库存3件

浙江温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韩剑锋 著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3-0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2-05

瓯香书店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韩剑锋 著
  •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时间 2013-02
  • 版次 1
  • ISBN 9787542640802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18页
  • 字数 200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以平民化的“裕民、齐民、新民”为研究视角,以社会整体“富裕、公平、文明”为价值诉求,来重新解读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思想内涵、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本书在充分研究孙中山民生主义形成的思想渊源、现实基础、历史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是孙中山民生主义的价值理念的观点;又以社会主义的价值理念为统领,重点剖析了孙中山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发展实业、普及教育”四大纲领,给予了孙中山民生主义以客观的历史评价;同时也着重探讨了孙中山民生主义关于土地、资本、实业、教育等问题的独到见解,对于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启示意义和实践价值。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韩剑锋:1969年7月出生,河北邢台人,南开大学博士。现任河北工业大学社会科学部副教授,河北工业大学MBA政治理论课教学组组长。主要从事孙中山研究、近代中国政治与经济思想史研究。发表过《日本占领台湾时期台湾总督府的殖民统治政策》,《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与中国传统的“均平”思想》,《孙中山民生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关系探析》,《天津崛起的历史逻辑》,《孙中山土地观渊源探析》等文章。
【目录】
绪论

  一 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二 学术史的回顾和思考

  三 创新观点

第一章 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孙中山民生思想形成的理论背景

  1.1.1 扬弃了中国传统的均平思想

  1.1.2 吸收了西方近代社会改良思想

  1.1.3 接受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资本垄断思想

 第二节 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提出的现实基础

  1.2.1 养民、新民是民生主义提出的现实要求

  1.2.2 裕民、齐民是民生主义提出的社会理想

  1.2.3 保民、聚民是民生主义提出的重要目标

 第三节 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

  1.3.1 民生主义思想的初步确立

  1.3.2 民生主义思想的基本确立

  1.3.3 民生主义思想的实践重挫

  1.3.4 向科学社会主义的转向

第二章 社会主义--民生主义思想的价值取向

 第一节 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

  2.1.1 补救天演之缺憾

  2.1.2 拥护国利民福者,实社会主义

  2.1.3 其事则在思患预防

 第二节 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的解析

  2.2.1 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

  2.2.2 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的性质

  2.2.3 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的特点

 第三节 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影响与当代价值

  2.3.1 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对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深刻影响

  2.3.2 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对建?厣?缁嶂饕宓牡贝?壑?br /> 第三章 平均地权--实现贫富均等的探索

 第一节 平均地权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3.1.1 文明有善果也有恶果:平均地权思想提出的现实依据

  3.1.2 最服膺者为亨利?佐治之单税论:平均地权形成的思想渊源

  3.1.3 由平均地权到耕者有其田:平均地权思想的继续发展

 第二节 平均地权思想的内容、特点和本质

  3.2.1 平均地权思想的内容

  3.2.2 平均地权思想的特点

  3.2.3 平均地权思想的实质

 第三节 平均地权思想的意义和缺憾

  3.3.1 平均地权思想的重要意义

  3.3.2 平均地权思想的历史局限和理论缺陷

第四章 节制资本--解决贫富不均的尝试

 第一节 孙中山节制资本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4.1.1 孙中山节制资本思想形成的现实基础

  4.1.2 孙中山节制资本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

  4.1.3 孙中山节制资本思想的发展

 第二节 节制私人资本以防止其控制国计民生

  4.2.1 发挥私人资本在发展经济中的积极作用

  4.2.2 避免私人资本操纵国计民生的消极影响

 第三节 发达国家资本以实现利国福民

  4.3.1 发达国家资本的途径方法

  4.3.2 破解国家资本经营的低效率问题

  4.3.3 利归于民,必民权主义实施

 第四节 节制资本思想的历史影响

  4.4.1 日寇侵略助推了发达国家资本的思想和实践

  4.3.2 国家资本的膨胀与垄断加速了国民党南京政,的崩溃

第五章 振兴实业--破解裕民问题的思考

 第一节 孙中山振兴实业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5.1.1 孙中山振兴实业思想的历史背景

  5.1.2 孙中山振兴实业思想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孙中山振兴实业思想的主要内容

  5.2.1 振兴实业的根本目的

  5.2.2 振兴实业的策略方针

 第三节 振兴实业思想的重要意义与历史启示

  5.3.1 振兴实业思想的重要意义

  5.3.2 振兴实业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历史启示

第六章 发展教育--突破新民困境的卓识

 第一节 孙中山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6.1.1 孙中山教育思想的理论渊源

  6.1.2 孙中山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孙中山教育思想的特色

  6.2.1 倡导普及教育、强调教育的公益性质

  6.2.2 突出教育救国、强调教育的工具理性

  6.2.3 重视人格教育、强调教育的价值理性

 第三节 孙中山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6.3.1 秉承教育公益性质的理念,发展普惠、大众、优质教育

  6.3.2 重视教育的工具理性功能,关注知识、思维、能力教育

  6.3.3 突出教育的价值理性作用,注重理想、道德、人格教育

结语 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的当代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