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国策
  • 第二国策
  • 第二国策
  • 第二国策
  • 第二国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第二国策

5 1.3折 39.8 八品

库存2件

浙江温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人民论坛》杂志社

出版社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4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5252

上书时间2024-05-25

永嘉老字号的书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人民论坛》杂志社
  • 出版社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4
  • 版次 1
  • ISBN 9787515000695
  • 定价 39.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2010年,中国GDP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

  大国,需要大国策,需要领先全球的战略思维。
  《中国策》,从各个侧面提出了当下中国改革发展历程中最富代表性、*价值、最探讨意义的全民性、时代性、战略性议题。既有《中国的政治优势》、《大国复兴与战略知识分子》等宏大叙事篇章,也有《中国官员的网络恐惧》、《谨防基础悬浮》等较具体的思辨;既有《后备干部之谜》、《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核心问题剖析》等制度性的阐释,也有《谁绑架了主流》、《弱势心态蔓延》等文化与社会思潮的集结。
  对上述问题做出分析解读的,是当代中国各领域各方面的一流专家学者,未来发展战略的脉络在他们的笔下渐渐清晰。
【目录】
政策

后备干部之谜

什么是后备干部?谁是后备干部?什么人能成为后备,什么人成不了后备?后备干部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有的人进了后备,数年得不到提拔,“备而不用”?为什么有时直接选用其他人选而不是之前的后备,形成“用而不备”?诸如此类的悬疑,有待回答。

再有,随着民主政治的不断进步,公推公选、公推直选领导干部春潮涌动,竞争上岗已成趋势,也就是说,从“选好接班人”到“第三梯队”,再到“后备干部”,不断改进的后备干部选任制度也面临着社会转型加快、公众参与度加强、透明度提高等诸多改革创新的挑战。后备干部制度如何创新,将向什么方向演进,如何将真正德才兼备者挑选出来,成为各级领导岗位的继任者、接班人,这是执政党永远的课题,今天尤其如此。

后备制度可否中止了许晓平

后备干部制度沿革吴德贵 苗月霞

与其后备 不如公选李中锋

“备”与“用”为何脱节蔡景生

“备而不用”有何不可林彦博

充分透明才能避免“暗箱”操作陆彩鸣

简析古今中外透明度困局刘俊生

有进有出才能保持动态平衡孙立樵

上楼梯口“凡升必争”程连昌

问责官员复出与问责制的系统思考

2010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行政监察法修正案草案》,草案对受行政处分官员的处分解除程序作了如下规定:受处分人的处分期限满了,要由监察机关及时解除处分,其今后的晋升、晋级不再受处分的影响。这意味着,问责官员的复出程序将通过立法加以规范,同时也表明备受争议的“官员复出”将得到法律认可。这一草案修正案在推出之后,引起了各方关注和激烈的讨论。一时之间,关于问题官员到底能不能复出的讨论又铺天盖地。那么,问责官员到底能不能复出?能否复出的界线在哪里?以法律的形式保证问题官员复出是否反映出中国特有的政治文化?一系列问题仍然值得探讨。

问责官员复出与问责制的系统思考杨庆东

问责官员复出规范化及其瓶颈沈 岿

问责制如何避免“问而无责”任建明 杜治洲

问责官员复出须确保程序正义毛昭晖

知错能改之谓善任剑涛

官员“怨气”背后

当前,社会大转型,时代大变革,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与冲突,在一些群体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种“怨天尤人”的情绪,干部队伍也不例外。

在一般人眼里,干部职业稳定,社会评价高,应该是“怨气”较少的群体,可在现实工作生活中,面对困难、问题、矛盾的时候,一些领导干部也摆不正心态、放不平心绪,由此生出“怨上级”、“怨下级”、“怨机制”等种种“怨”来。那么,干部“怨气”会带来些什么影响呢?除了主观原因之外,干部“怨气”背后到底还存在着怎样的逻辑链条?

只要有用心的领导,就有可爱的干部林彦博

环境冲击与心理异化李春苗

有情可“怨”的三种情状许晓平

消解“怨气”的体制机制因素常 青

“怨气”背后的官场文化探讨韩玉芳

中国官员的“网络恐惧”

当前,有多少官员患有“网络恐惧”症?恐惧到什么程度?最恐惧什么?哪一级别的官员最怕网络监督?官员患有“网络恐惧”症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是社会的进步还是“人肉搜索”对道德底线的挑战?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网络监督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俨然一张群众监督的“天网”。在看到和承认网络监督有着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应当防范网络被一些不怀好意的人所利用,恶意诬告、诽谤官员。

 “网络恐惧”八大症状剖析许光建

官员“网络恐惧”三种表现丁 红 陈丽影

“官心惶惶”背后的舆论生态范玉刚

网络“高压阀”的政治价值马庆钰

网络“围观”的社会心态秦 露

“官不聊生”与网络法治乔新生

官员只享有“有限”隐私权张立伟

奥巴马普京们的“网事”陶文昭

经策

新形势下中央与地方关系再调整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并将其列为“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当前,中央与地方之间还存在财权与事权不匹配,转移支付尚需规范化、透明化,纵向管理体制有待理顺等问题。这都要求进一步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科学合理地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职责权限。

重调整新形势下中央与地方关系,深入分析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现状,借鉴世界各国的经验教训,提出富有创新性的改革思路,以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非常必要。

条与块的游戏规则该怎么变郁建兴

进言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划分辛向阳

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的症结与应变冯兴元

发达国家中央与地方关系撮要董礼胜

中国地方竞争喜忧

中国经济增速为什么能长期独占鳌头?国内外许多人士都颇感好奇,不能理解,希望探寻这一“奇迹”的内在奥秘。据观察,“地方竞争”这一尚未被深入解读的巨大内生性发展动能,是观察中国强劲增长的另一种视角。

有经济学家指出:“不同国家间有激烈竞争不难明白,但一国之内的不同地区有像中国今天所见到的激烈竞争,历史上没有出现过。”正是这种激烈的竞争,推动了各地快速发展,但竞争过度的负面效应也在凸显,诸如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地区产业的结构趋同、市场的严重分割、招商引资的竞争混乱等问题已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得不面临的独特课题。如何规制地方政府的各类竞争行为,维护良好的地方政府竞争秩序,推动中国改革发展持续前进,亟待一套独特方法与工具。

地方竞争演变及当前态势周业安

竞争过度催生负面效应张文礼

地方竞争是一个中性概念魏后凯

地方竞争造就了高房价吗曾康华

从长三角一体化看政府竞争边界姚先国

官员晋升锦标赛与竞争冲动周黎安

地方竞争的未来方向迟福林 匡贤明

财税改革:国家治理转型的重点

预算是一国政府部门运转的动力,也是约束政府、遏制腐败的有力手段。我国目前的财税体制,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不断进行了改革,但基本还是沿袭苏联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财政预算框架,是一个偏重生产建设、行政管理的财税体制。

在现代国家建设史上,很多国家的治理转型和政治改革都是以预算为突破口的。那么预算如何实现透明?未来财政制度改革的取向怎样?能否推动更深层次的变革?这些都是力图破解的问题。 

提升预算透明度的挑战与出路许光建

公共预算改革应该如何推进蔡定剑

提高财政透明度应循序渐进白景明

中国式公共财政制度构想杨志勇

未来公共财政制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曾康华

财政改革:国家治理转型的重点郭小聪

民策

新底层公众

30多年来,中国社会快速转型。利益格局、社会关系、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深刻变动,推动中国社会阶层急剧分化。

“新底层公众”一无资本、二无权力、三无“关系”、四无声望,但大多怀有理想与希望。他们具有自由、平等、民主等价值观,渴望获得体面的工作、有尊严的生活,对社会公平正义需求强烈。从某种意义来说,他们是中国社会不断进步、民族复兴的重要推动力。然而,随着改革的快速推进,底层社会呈现出新变化、新趋势、新动向。“新底层公众”经济上更趋贫困,话语权越来越缺乏,向上流动的机会越来越少,几乎成为在激烈的社会竞技场上“无力还手”的群体。这一现象不仅值得执政者警惕,更需要全社会的关注。

中国社会底层新变胡建国

保住“底层知识青年”的流动梦想于建嵘

新底层社会的刚性化张劲松

为何多数人觉得“被底层”管 健

别放大底层的社会性愤怒龚维斌

精英主义束缚底层政治于建嵘

底层抗争的潜在危机王洪伟

100人个案解剖:底层何以“上流”朱光磊

印度底层社会有何特点尚会鹏

日本如何消解底层社会周维宏

法国底层青年骚乱之鉴雷 颐

弱势心态蔓延

当前,中国持续快速发展,国人的腰包越来越鼓了,腰板越来越硬了,可心灵却越来越“脆弱”了。甚至连党政干部、公司白领等“精英阶层”都觉得自己“弱势”。这一普遍情绪的存在及其背后原因值得深入研究。

中国正处于快速转型时期,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边缘与中心、弱势与强势、主流与边缘不断发生着转化。但因制度壁垒、权利缺位等种种原因造成的不公平的边缘化、弱势化现象值得我们高度警惕。 

官场“弱势”群体画像谢志强 姜飞云

不同群体地位变迁的动力逻辑李宗桂

“弱势心态”蔓延:矫情还是憋屈管 健

权利弱化下的安全感危机王 宁

警惕“非竞争型的弱势化”李 强

美国弱势群体如何迈向主流陈奕平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